從孔子的“不學詩,無以言”觀點,到葉圣陶先生的:“閱讀是吸收的過程,就是吸收精神上的營養(yǎng)料。寫作是表達的過程,是將頭腦里的東西拿出來讓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說,或者用筆寫”,都在強調(diào)閱讀與寫作有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閱讀對寫作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跟著課文學表達:
一、“信息型”的課文梳理與探究類的表達
“信息型”的表達,需要我們通過閱讀來提取、梳理、整合有價值的信息。閱讀、獲取、整合課文中有價值信息的過程,是深入學習和理解課文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也是我們向課文學習的重要途徑。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積累語言材料,學習寫作技巧等,這些都有助于提升我們的表達能力。
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寫作練習中推薦了“摘錄、刪減、概括、改寫”這四種比較常用的縮寫方法。對于一些篇幅較長的民間故事,如果一字不漏地講述,不僅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可能因為信息量過大而讓聽眾感到疲憊或難以抓住重點。而“縮寫”作為一種有效的信息梳理和整合方式,能夠幫助我們言簡意賅地講述這些故事。例如,在縮寫《田螺姑娘》這個民間故事時,我們可以摘錄其中重要的內(nèi)容,如“田螺姑娘的來歷、她為謝瑞做了哪些事、為什么要幫助謝瑞”等,進行概括,或者進行適當?shù)母膶懀瑥亩构适虑楣?jié)簡潔明了。請看這位同學的縮寫:
古時候有個叫謝瑞的孤兒,他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非常勤勞。而且,他也非常樂意幫助別人,不管誰來找他幫忙,他都滿口答應,是遠近聞名的好人。
一天,謝瑞看到田溝里有一只漂亮的大田螺,滿心歡喜地將其帶回家,把它放在水缸里,而且每天都為它換水。每天早上,謝瑞出去時,都會依依不舍地跟田螺告別;傍晚回家后,他第一時間到水缸邊看田螺,告訴它自己回來了。
就這樣,三個月慢慢過去了。
一天傍晚,謝瑞從田里勞動回來,推開門,一陣飯菜的香味撲鼻而來。仔細一看,飯桌上已經(jīng)擺上了熱氣騰騰的飯菜。他忍不住嘗了嘗,很好吃。后來一連好幾天,謝瑞回家都能吃上可口的飯菜。他以為是從小照顧他的鄰居桃大娘給他做的,就連忙跑去向桃大娘道謝。然而,桃大娘卻責怪他娶了好媳婦也不告訴她。
謝瑞聽了直犯糊涂,為了弄清真相,第二天,謝瑞提前一小時回了家,發(fā)現(xiàn)原來是田螺姑娘為了報答他的救命之恩,特地為他做的。
通過詞句的摘錄、內(nèi)容的刪減、長段長句的概括和改寫,我們可以使原本的長故事變得精煉、簡潔,這樣可以讓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一目了然,便于讀者或聽眾快速抓住故事的中心。
二、“運用型”的語言形式與手法類的表達
吸收文字與文章的力量,深入領悟其中的思想精髓,并將其內(nèi)化于心、遷移運用于實際,這樣我們能不斷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如在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輕叩詩歌的大門”的綜合性學習中,我們可以學習詩人選取典型意象、高度概括,并運用優(yōu)美的語言進行表達的方法,然后進行詩歌再創(chuàng)作。一同學根據(jù)《鄉(xiāng)下人家》一課的內(nèi)容,這樣寫詩:
看/鄉(xiāng)下人家門前/那一道別致的風景/碧綠的藤葉襯托下/青的、紅的瓜……
這瓜前藤下/芍藥、鳳仙、大麗菊、雞冠花……/依著時令/一個接著一個有序地開著/樸素中帶著幾分艷麗……
還有同學學詩人艾青《綠》的寫法,對老舍的《貓》進行詩意的表達:
好像古靈精怪的小孩子一樣/貓的性格變化無常/老實、乖巧、盡職、溫柔、勇敢/貪玩、固執(zhí)、冷漠、膽小……/自然地表現(xiàn)出來/由不得你/不喜歡它們……
對于課文中出現(xiàn)的精彩語段,我們可以對其進行仿寫,這樣不僅能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原文,還能在實踐中逐漸提升表達能力。
例如,統(tǒng)編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四單元、第七單元中呈現(xiàn)了一系列“借助想象寫具體”的課文,在閱讀這一類課文時,我們要仔細探究作者是如何將文章寫清楚、寫具體、寫生動的,然后嘗試運用這些表達技巧自己寫作。如第七單元《月光曲》一課中,作者通過想象和聯(lián)想,運用虛實結(jié)合的方法,將抽象的音樂作品《月光曲》轉(zhuǎn)化為具體可感的文字畫面,讓讀者仿佛親耳聆聽到了那美妙的旋律。通過閱讀發(fā)現(xiàn),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實實在在的聲音+與之相對應的想象聯(lián)想”這樣的表達句式,并且以“好像、仿佛、好似”等詞來引出與之對應的想象內(nèi)容。在平時的練習中,我們也可以運用這樣的方式去描述,如寫聽了鋼琴曲《牧童短笛》想到的情景:
我好像看到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悠閑地吹著歡快的小曲兒。道路兩旁的大樹上,嘰嘰喳喳的小鳥似乎在為他伴奏,花叢中穿行的蜜蜂、蝴蝶,似乎在伴舞。牧童越吹越興奮,牛兒似乎也沉醉其中,腳步愈加輕快起來,嗒,嗒嗒,嗒嗒嗒……
三、“體驗型”文本情感與觀點類的表達
入選語文教材的文學作品,都是經(jīng)過精心挑選的經(jīng)典之作,不僅語言優(yōu)美、結(jié)構(gòu)嚴謹,更蘊含著作者深刻的思考、真摯的情感和獨到的見解。這些作品是我們學習如何表達觀點的優(yōu)秀范本。如統(tǒng)編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17課《盼》一文,作者通過一系列具體而細致的描寫,表現(xiàn)了小女孩對新雨衣的渴望和期盼,使讀者仿佛親眼看到了那個天真可愛的小姑娘。這種“做法表現(xiàn)+內(nèi)心獨白”的表達方式,很值得我們借鑒學習。如一同學圍繞“承諾”這一主題,運用這一寫作方法,設計了如下故事情節(jié):
十五天,十天,五天……哎呀,不好,只剩下一天了!
還有一天,就是好朋友的生日了。我答應過她,在她生日這天送她一幅畫,可是我還沒畫呢!
畫一幅畫要花費好長時間呢,尤其是像我做事這么認真的人。是畫,還是不畫?我心中展開了激烈的斗爭。一個聲音說,還是畫吧,不然的話,就不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了。另一個聲音說,只剩下一天了,來不及了,還是不畫了,我可以給她做一張賀卡,或買一支鋼筆……一個聲音說,別浪費時間了,快畫吧。另一個聲音說,明天她就過生日了,我今天還要做作業(yè)、彈古箏,哪里還來得及呢!
這時,媽媽進來了,她看到我愁眉苦臉的樣子,就問我:“你的好朋友就要過生日了,你應該高興才對啊,怎么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啊?”我焦急地說:“只剩下一天了,我曾答應過要送她一幅畫呢?!眿寢屄犃?,笑著說:“答應過朋友的事就應該做到啊,你還記得那個修車爺爺?shù)氖聠???/p>
哦,我記得?。壕驮谇疤焱砩希覀兗译娖寇嚨妮喬]氣了,爺爺請一個修車的師傅來幫忙。修車的師傅答應六點鐘過來,可是五點多外面竟然下起了大雨。爺爺說,這么大的雨,修車的人應該不會來了。話剛說完,家里的電話響了,我連忙跑過去接電話,正是那位修車師傅打來的電話。雖然雨下得那么大,但是他還是冒雨準時到達,他真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想到這里,我果斷地拿起筆,展開了畫紙,最終畫了一幅小女孩在草地上奔跑的畫。雖然,畫這幅畫讓我晚睡了一個半小時,但我非常高興,因為,我信守了自己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