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時代的不斷進步,教育領域經歷了深刻的變革。在這樣的背景下,新課程改革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激發(fā)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引導他們掌握科學的閱讀策略,并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依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的指導原則,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擴充其詞匯儲備,還能夠提高其寫作水平。因此,教師需要將課程標準的理念融入閱讀教學實踐中,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文章探討了當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基于課程標準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提出了基于課程標準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以供參考。
一、當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落后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在創(chuàng)新性和多樣性方面取得了進步,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部分教師仍然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束縛,過分強調知識的灌輸和解題技巧的訓練,忽視了對語篇內容的深入分析,導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難以提高。同時,部分教師未能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缺乏分層次的教學策略,導致閱讀教學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
(二)教學目標單一
當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單一的問題,這些問題無形中制約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部分教師受限于傳統(tǒng)教學理念,通常將提高英語成績作為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這種單一的閱讀教學目標容易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同時,部分教師過分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應試訓練,忽略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此外,在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方面,部分教師未能提供充分的指導,沒有將德育與閱讀教學有效結合,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三)閱讀材料具有局限性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閱讀材料的局限性,這顯著影響了學生的閱讀效率和質量。目前,部分教師未能給予課外閱讀足夠的關注,除教材和試卷中的閱讀材料外,很少進行拓展和延伸,限制了學生進行深度閱讀的機會,導致他們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普遍不高。
二、基于課程標準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
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教學效率的提高意味著在有限的時間內,教師能夠高效地傳授并拓展知識內容。教師可以借助精心設計的問題和訓練,引導學生吸收所學知識,從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牢固掌握和靈活運用。以課程標準為指導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英語詞匯和語法知識,同時提高他們在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技能水平,為其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意識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意識是核心目標之一。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閱讀教學不僅應致力于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還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以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時代青年。教師基于課程標準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使他們在閱讀過程中感受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蘊,增強語用意識。
(三)有助于推進高中英語教學改革
高中英語學科是高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顯而易見。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成為一項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及文化意識的系統(tǒng)工程。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當前的教學方法更加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尊重并鼓勵學生主動探究。這種轉變不僅能推進高中英語教學改革,還能顯著增強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基于課程標準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一)強化基礎教學,增加詞匯積累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建立在堅實的基礎教學之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鞏固英語詞匯和語法知識,從而減少閱讀過程中的障礙,提高閱讀效率。
在教授外研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第五單元“Into the wild”中的語篇The Monarch’s Journey時,為了提高閱讀效率,教師可以在課前引導學生復習單元重點單詞,如destroy、movement、annual、migration等,以及重要短語,如feed on、cut down、raise awareness、seek a partner等。這個單元的主題聚焦人與自然的關系,在語篇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輔助閱讀材料進行詞匯拓展教學。例如,教師可以引入monarch butterfly、siberian crane、red panda、killer whale、atlantic salmon和african lion等單詞。當學生掌握了這些基礎單詞的含義,他們就能快速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此外,教師可以搜集與環(huán)境和動物相關的文章,挑選難度適宜的閱讀材料作為教學輔助。在學生自主閱讀之后,教師可以總結其中的高頻詞匯和語法表達,供學生學習和積累。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擴充學生的詞匯量,還能加深他們對英語文化的理解,滿足課程標準對拓展學習領域和深化知識理解的要求。
(二)尊重學生差異,設計教學內容
由于不同學生所處的成長環(huán)境有所差異,他們的學習能力、理解力、英語認知及邏輯思維等存在顯著差異,這使得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難以采取統(tǒng)一的教學方法。因此,教師必須充分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并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
在教授外研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二冊第一單元“Food for thought”時,學生需要了解中國及世界美食文化,并能運用英語表達對食物的看法。在完成這個單元閱讀部分的教學后,教師可以展示中國美食的相關圖片和視頻,讓學生初步了解家庭成員對不同食物的偏好。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拓展教材內容,提出“How do different family members think differently about food? Can you explain it briefly?”“What do you think of food around the world?”“What kind of food do you like? why?”等問題。同時,教師可以結合時代和文化背景提問,如“Many people now prefer fast food today, Does this represent a healthy lifestyle? why?”,引導學生根據個人興趣和實際情況回答,從不同角度深入探討閱讀主題。由于問題設計具有引導性,學生在自由選擇題目和回答的同時,能結合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補充,從而提高英語閱讀和探究能力,實現(xiàn)自主學習。
(三)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解
通過課前預習,學生能夠提前了解課堂上將要學習的內容,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參與學習活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地將思維導圖融入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通過布置預習任務,指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自主學習。
以外研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第一單元“A new start”為例,教師可以先發(fā)放預習任務單,明確預習目標與要求。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掌握這個單元的語篇篇章結構、關鍵詞匯及核心問題,如如何克服初到新環(huán)境的恐懼、新友誼的重要性等。然后,教師可以示范如何運用思維導圖軟件或紙筆繪制思維導圖的基本框架,涵蓋中心主題和分支主題(如文章結構、重要人物、關鍵詞匯、情感變化等)。隨后,學生可以嘗試運用思維導圖軟件或紙筆,邊閱讀邊思考,將關鍵信息整理至思維導圖中,嘗試通過思維導圖分析文章主題、人物關系、情感線索等。最后,教師指導學生分組展示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分享預習心得,特別是通過思維導圖發(fā)現(xiàn)的新問題或獨到見解。
這樣的預習過程能夠使學生完成預習任務,初步了解學習內容,激發(fā)他們對“A new start”這一單元主題的思考。同時,學生能在預習過程中初步學習新的詞匯和短語,為課堂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
(四)發(fā)揮視聽優(yōu)勢,增強英語語感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網絡視聽資源日益豐富的現(xiàn)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開展高中英語多元化閱讀教學。該方法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如視聽結合、圖文并茂、動態(tài)呈現(xiàn)等,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局限性。它能夠將英語教材中靜態(tài)、有限的內容轉化為動態(tài)、多元、豐富的形式,從而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引領他們探索豐富多彩的英語世界。此外,視頻跟讀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提高閱讀效率。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打造多元動態(tài)、內容充實的高中英語閱讀課堂。
以外研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二冊第六單元“Earth first”為例,教師可以先播放一段地球環(huán)境的演變視頻,配以簡短的英文旁白,引出“Earth first”的主題。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可以了解地球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問題,思考人類能采取的舉措。隨后,教師可以利用PPT展示這一單元的核心詞匯和短語,播放與環(huán)保主題相關的英文紀錄片或TED演講,要求學生邊聽邊看,注意演講者的語音語調、詞匯使用和表達方式。教師還可以提供配套的閱讀材料,鼓勵學生結合視頻內容進行閱讀,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傊?,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可以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與環(huán)保主題相結合,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培養(yǎng)他們的環(huán)保意識和英語運用能力。
(五)滲透文化意識,激發(fā)學生情感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不僅要掌握關鍵的語言知識點,還要了解豐富的英語文化背景。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講解閱讀材料中的相關文化背景,能增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在教授外研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第三單元“Family matters”時,這一單元的語篇聚焦人與自我的主題,旨在引導學生通過故事中的情節(jié)感受家庭間的深厚情感。作者通過描繪家庭關系與親情的轉變,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親情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與家庭相關的元素,用英語闡述家庭文化的內涵。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family ties?”和“How do you feel about your relationship with your parents? Why?”等話題分享個人的家庭生活,共同探討家庭文化,加深學生對家庭關系的理解,使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結語
為了滿足課程標準的要求,高中英語教師必須優(yōu)化教學策略,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通過拓展閱讀資源來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此外,教師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作者單位:陜西省城固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