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允濟,青州北??h人,隋朝時擔(dān)任武陽縣令,致力于以仁德感化、教導(dǎo)民眾。在其所轄區(qū)域內(nèi),民風(fēng)樸實,路不拾遺?!杜f唐書》將張允濟列入“良吏”之列。
張允濟在擔(dān)任武陽縣令時,有一天,一名男子委屈地找他斷案。有意思的是,這名男子并不是武陽縣人,而是相鄰的元武縣人。張允濟不解地問對方:“你的事情自有元武縣令作主,怎么跑到我這里來告狀?”男子十分難過地回答道,自己很早以前帶了一頭母牛寄居在岳丈家中,時間長了,那頭母牛產(chǎn)下了10多頭小牛。不過到了夫妻要分居時,岳丈家卻不肯歸還母牛。在古代,牛是重要的生產(chǎn)工具,產(chǎn)奶、耕地、運輸都離不開它,一頭牛對于小農(nóng)戶來說是寶貴的財產(chǎn)。男子稱,自己曾去元武縣令那里告狀,然而,當(dāng)?shù)乜h令對此事束手無策,以“清官難斷家務(wù)事”為由將他打發(fā)了。走投無路之際,他聽聞張縣令智慧過人,于是大著膽子前來請求張縣令的評判。
看到男子委屈的樣子,張允濟不忍心拒絕對方,思忖片刻,心生一計。他命令手下人將告狀男子五花大綁起來,再用衣衫蒙住腦袋,送到其岳丈家所在的村子里。
到了之后,張允濟一邊大聲喊著他們抓住了一個“盜牛賊”,一邊說要在村子里找出他的“同伙”,順勢讓村民們把自家的牛全部牽出來,讓手下一一詢問每頭牛的來歷。
男子岳丈家不知其中緣故,擔(dān)心受到連累,于是便指著那頭強占來的母牛老實交待:“這頭牛是我女婿家的牛,我不知道它的來歷,這事只能問我的女婿。”聽到這話,張允濟隨即揭開男子蒙頭的衣衫,指著該男子說:“此人就是你的女婿,既然你不知道這頭牛的來歷,現(xiàn)在就將這頭牛物歸原主?!痹勒杉乙姞睿雷约覔屨寄概5氖虑閿÷读?,一連聲地請求張允濟寬大處理。見對方已承認(rèn)錯誤,張允濟便不再為難他們,事情最終得到完美解決。
很快,此事傳到管轄元武縣的官員那里,他們一個個心生慚愧。而張允濟因為辦事果斷又富有謀略,不僅在民間聲名大噪,還得到朝廷賞識,成為高陽郡的郡丞。
“清官難斷家務(wù)事”是現(xiàn)實情況不假,但若官員都以這句話為借口,消極避事,勢必失去民心。為官之道,不管是家務(wù)事還是國家事,關(guān)系到黎民百姓,便無小事。
編輯 高塬 / 美編 苑立榮 / 編審 許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