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新生》的開篇頗具懸疑感,構思像極了英國女偵探小說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無人生還》:5個身份迥異的陌生人都收到一封來歷不明的追思會邀請函,因而齊聚一座孤島。在風雨交加的夜晚,在昏暗的燈光下,他們講述了一個個“羅生門”式的故事,一起拼湊出他們所認識的一名叫“費可”的人的多面人生。
這五個人分別是:被乘龍快婿費可騙錢并導致女兒被害的煤礦老板,遭遇兄弟好友費可背叛騙錢的金融高管,被情人費可騙錢騙色的女財務總監(jiān),被校園戀人費可哄騙和利用繼而出賣自己的女大學生,還有神秘莫測、知曉費可來歷的女記者。他們的共同點是都曾經(jīng)被費可傷害、欺騙或利用過。
五個身份,五個騙局。如是,“費可”可謂一名詐騙高手。他虛構出名校學子、行業(yè)精英、海歸官二代、溫柔戀人等不同身份,精心布下龐大騙局,以家人、愛人、友人等角色在多人間游走,騙得錢財之后又帶著所有人的秘密徹底消失。他深諳人性,能夠洞察他人的弱點和欲望,鎖定那些既有貪欲又防范意識薄弱的對象;他敏銳機警,具有很強的心理素質(zhì)和時間管理及資源調(diào)配能力,能夠利用一切可供利用的資源,把信息差打到極致,即使在危急時刻也能鎮(zhèn)定自若地編織出可以自圓其說的謊言來化解危機。也正是基于此,這些老謀深算的商界老手、行業(yè)精英、白領麗人們才會在與費可的交往中,不自覺地處于被掌控的地位,甚至在被欺騙后還幫著數(shù)錢。這種心理層面的把控,正是費可作為騙子的“過人之處”。
有評論把這部電視劇稱作高智商詐騙預防指南。的確,這部劇通過一系列復雜的情節(jié)設計,展現(xiàn)了一個個“量身定制”的騙局,讓觀眾深刻體會到高智商犯罪的隱蔽性和危害性。
煤礦老板為了攀附權貴逼迫女兒嫁給費可;金融高管為了內(nèi)幕交易非法牟利,主動接近費可;財務女總監(jiān)為了情感需求,婚外出軌費可;女大學生自甘墮落,為了一己私欲滿口謊言;女記者貌似客觀中立,但在關鍵時刻卻總是吝于伸出援手……這幾個人內(nèi)心深處無法面對的部分,也恰恰是被費可利用的弱點,人性中的貪婪、好色、自私自利等導致她們在關鍵時做出了錯誤選擇,進而墜入陷阱。
通過研究各類騙局,人們就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騙子不僅設計騙術套路,更會研究人的心理。一些騙局在實施之前,騙子們通常會持續(xù)關注某一個或某一類受害人,從受害人的生活細節(jié)中了解其興趣愛好習慣等個人信息和性格特點,投其所好訂制“腳本”,實施“精準”詐騙??梢?,從某種程度上講,騙子不是為受騙者設了個局,他只是篩選了被騙對象,只要他打造好符合某一類人群需要的人設,拿捏好被騙對象的軟肋和弱點,便可坐等受害者自投羅網(wǎng)。這才是這些騙局的可怕之處。
觀劇至此,觀眾會發(fā)現(xiàn),這不僅僅是一個有關詐騙的故事,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劇情講述之中,更揭示了人性的幽暗和復雜。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