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入課文,用人物的高尚情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師在導入課文時,可結合作家或其作品中人物的介紹,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在導讀《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時,筆者先簡單地給學生們介紹了這篇課文的作者沈重,他在抗戰(zhàn)時期作為《晉察冀日報》特派記者,其通訊作品大多是武裝斗爭的題材。隨后,我設計了這樣一段導語:“同學們,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有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戰(zhàn)爭年代,日本侵略者對我們的祖國進行了殘酷的侵略,祖國遭受了巨大的苦難,人民生活在戰(zhàn)火紛飛、生靈涂炭的環(huán)境里。但是,我們中華兒女是英勇無畏的。有這樣五位英雄,他們身處抗日戰(zhàn)場,面對數(shù)倍于己的敵人,毫不畏懼。他們?yōu)榱搜谧o群眾和部隊轉移,毅然把敵人引向了狼牙山的絕路。在戰(zhàn)斗中,他們奮勇殺敵,子彈打光了,就用石塊砸。最后,在面臨絕境時,他們寧死不屈,縱身跳下了懸崖。他們的壯舉表現(xiàn)出了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這五位英雄是誰呢?他們又有著怎樣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經(jīng)歷呢?請同學們認真閱讀今天要學習的課文《狼牙山五壯士》,從中去尋找答案吧!”由于我在導語中滿懷激情的敘述和設問,起到了投石激浪的作用,學生們馬上進入了認真閱讀和思考中。
二、分析課文,讓學生在思想上受到啟發(fā)和感染
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要有意識地結合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進行有效的教育。例如,在分析《司馬光》這篇課文時,我先幫助學生認識文中的生字詞、理解文言文的簡潔表達形式。然后,著重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及背后的含義。
這篇文言文篇幅簡短,生動地描繪出了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課文講述了司馬光小時候,看到小伙伴掉進大水缸的緊急情況,別的孩子都驚慌失措,而司馬光卻能沉著冷靜,用砸破水缸的辦法救出了小伙伴。學生在理解了這個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上,我因勢利導地對他們進行了思想政治教育。我對學生說:“同學們,司馬光在面對危險和突發(fā)情況時,能夠冷靜思考,積極想辦法去解決問題,這是非常值得學習的品質。在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就像故事里小伙伴掉進大水缸的這種緊急情況一樣,我們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樣驚慌害怕而無所作為,而是要像司馬光一樣,保持冷靜,開動腦筋,運用自己的智慧去克服困難。每一個勇敢面對困難、積極解決問題的人,都是生活中的小英雄?!?/p>
我結合課文的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課文故事內(nèi)容的自然引導,很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弄懂課文的同時,思想上也能受到啟發(fā)和感染。
三、作文教學,緊密聯(lián)系實際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教師在給學生命題及指導作文的過程中,不但要考慮把讀和寫有機地結合起來,還要考慮聯(lián)系當前形勢,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貫徹“文以載道”的原則。
比如,在今年的學雷鋒活動中,我教的六(3)班涌現(xiàn)出了一名拾金不昧的典型。陳仁欣同學在一天放學后拾到了一個小皮包,內(nèi)裝有50 元人民幣,她毫不猶豫地把皮包交給了學校,最后尋找到了失主。為了讓典型引路,使學生們更好地學習和發(fā)揚雷鋒精神,我在作文課上講述了這一優(yōu)秀事跡,并就這一事件布置了一篇命題作文題。由于學生們被陳仁欣的優(yōu)秀事跡所感動,又有事實可寫,絕大部分同學在四十分鐘內(nèi)就完成了習作。但有一名學生在作文中寫出“學雷鋒也得憑機遇”的觀點。
在講評作文時,我表揚了思想和語言兼美的文章,也引導大家對“學雷鋒也得憑機遇”這一觀點展開了討論。大家認為學雷鋒只要認識正確了,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好事為人民服務。比如,主動打掃衛(wèi)生,能使大家有一個清潔的環(huán)境;幫助老人和小孩,體現(xiàn)了助人為樂的美德;在學校里和公共場所使用文明禮貌語言,會使人與人之間充滿溫馨……我抓住時機,發(fā)動同學們將當天討論的問題寫成廣播稿。一個同學以《學雷鋒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為題寫的稿子在廣播室播放后,受到了全校師生的一致稱贊,校園內(nèi)學雷鋒活動的內(nèi)容更加豐富和具體了,真正起到了“一花引來萬花開”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