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童年居住的小區(qū)里,有一面墻上長滿了爬山虎。每當看著這一片爬山虎,我都會想:想出“爬山虎”這個名字的人真是個奇人,這種植物的確長得像在山壁上攀爬的壁虎。不過,爬山虎不像壁虎那樣行動敏捷,它披著厚重的青綠色大衣,肩上扛著寬大的葉片,笨拙地一步一步向上攀爬。有時,我會搬來一張凳子,坐在墻角的陰影中觀察爬山虎。我發(fā)現(xiàn),這片爬山虎不是人為精心栽培的,而是自己從墻角下的土地里長出來的。不知長了多久,它才慢慢將莖伸向不遠處的墻體,努力地向上攀爬,最終長成一墻綠畫。沒長大的爬山虎顏色是綠中帶紅的,細小的紅色葉片如鑲嵌在墻上的紅色瑪瑙,點綴在一墻翠綠之中。到了冬天,爬山虎的葉片干枯了,只有黑色的莖還倔強地緊貼在墻上。遠看,一整面墻上爬滿細密的莖條,或彎曲或直挺,構(gòu)成了一幅錯綜復(fù)雜的抽象畫。莖在風(fēng)中輕輕擺動,仿佛是跳動的脈搏,與我的心跳同頻共振,傳遞著生命的不屈和堅韌。
長大后,我離家到外地學(xué)習(xí)。每次從學(xué)?;丶椅叶紩?jīng)過一棟廢樓,那里有一面墻,墻上還有一個小洞。有一次,我蹲下身子從洞口往里看去。洞后面竟是一面爬滿了爬山虎的墻!在這個無人照料的角落里,爬山虎默默地茁壯生長。清風(fēng)吹過,爬山虎不斷起伏,掀起一陣陣綠色的波浪,向上伸出的枝條仿佛要觸碰到天邊的云朵。陽光化作一張張細網(wǎng),像細密的蜘蛛網(wǎng)一般交織、纏繞,籠罩著爬山虎。幾只麻雀闖入了這一片光暈中,站在屋檐上嘰嘰喳喳地叫著。
回到家,我看著墻上貼著的作業(yè)筆記和便利貼陷入沉思,身后的電風(fēng)扇不斷送來涼風(fēng),掀動著便利貼和紙張。我又想起了一片片向上攀爬的爬山虎。我相信,只要像爬山虎一樣堅持不懈,我的努力也一定會有回報。我鐘愛爬山虎,愛它的頑強向上,愛它教會我的一切。
(指導(dǎo)老師 曾江保)
【點評】王雪珊同學(xué)運用豐富的比喻修辭,如“厚重的青綠色大衣”“墻上的紅色瑪瑙”“跳動的脈搏”等,生動而具體地描寫了爬山虎的形態(tài)特征,既增強了文章語言的美感,又展現(xiàn)出爬山虎蓬勃的生命力。文章層次分明,從童年的回憶到長大后的觀察,再到內(nèi)心的感悟依次展開,結(jié)尾處通過爬山虎的頑強向上,表達了對堅持和努力的認同,升華了文章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