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補益藥材。但您知道嗎?除了人參,名字里帶有“參”字的“參字輩”中藥材其實還有很多,它們個個身懷絕技。人參、黨參屬于補氣藥,太子參、西洋參除了補氣之外還能養(yǎng)陰……今天,讓我們一起揭開“參字輩”藥材的神秘面紗,了解它們的功效與適用人群。
人參:百草之王
人參又被譽為“百草之王”“神草”,堪稱“參字輩”藥材家族的“元老”,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養(yǎng)血等功效,適合乏力、氣短、畏寒、貧血、食欲不振等患者服用。《本草綱目》記載:“(人參)治男婦一切虛證”?!渡褶r本草經》記載:“人參味甘微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久服,輕身延年?!备鶕?jù)生長環(huán)境的不同,人參可分為野山參、林下山參、園參等;根據(jù)加工方法進行區(qū)分,可分為紅參、糖參、生曬參等。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人參含有人參皂苷、多糖、揮發(fā)油、氨基酸等成分,具有抗疲勞、促消化、增強免疫力等作用。人參煎服的常用劑量為3~9克,可根據(jù)病情酌情增減。
黨參:最佳“備胎”
黨參因產地主要在山西省長治市(古稱上黨)而得名,功效和人參類似,可補中益氣、養(yǎng)血生津、健脾益肺,可以替代人參使用?!侗静菡x》記載:“凡百證治之應用人參者,亦無不可以潞黨參投之。”相比人參,黨參的價格相對便宜,但補氣的藥效稍弱,且不具備復脈救脫、安神增智等功效。因此,病情較重的患者選用人參為宜。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黨參含有黨參多糖、黨參苷、植物甾醇等成分,具有調節(jié)腸胃運動、保護胃黏膜、增強免疫力等作用,適合乏力、氣短、食欲不振等患者使用。黨參的煎服常用劑量為9~30克。
西洋參:“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西洋參原名西洋人8cc3514eac148011824ace900b8ebd00參,原產于北美,傳入中國后被大范圍種植。西洋參兼有補氣、養(yǎng)陰、清熱、生津之功效,適合有氣短、乏力并伴有口燥咽干等氣陰兩虛癥狀的患者服用。清代的《本草綱目拾遺》記載:“(西洋參)味類人參,惟性寒……虛而有火者相宜?!?/p>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西洋參含有西洋參皂苷、多糖、黃酮類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疲勞、增強免疫力等作用。西洋參的煎服的常用劑量為3~6克。
太子參:小個頭也有大能量
太子參的個頭比較小,又名“孩兒參”“童參”,其味甘、微苦、性平,可益氣健脾、生津潤肺。與西洋參一樣,太子參也適合氣陰兩虛的患者服用。由于藥性平和,因此十分適合虛不受補的患者。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太子參含有氨基酸、多糖、皂苷等成分,具有抗疲勞、降血脂、增強免疫力等作用。太子參煎服的常用劑量為9~30克。
苦參:治療皮膚病最擅長
苦參因其苦澀的味道而得名,《本草綱目》記載:“(苦參)苦似味名,參以功名,槐似葉形名也。” 苦參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之功效,是治療皮膚疾病的要藥,內服、外用均可。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苦參含有苦參堿、氧化苦參堿、異苦參堿等成分,對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肝炎病毒等具有抑制作用,可抗菌消炎。苦參煎服的常用劑量為4.5~9克,外用可取適量藥液清洗患處。
丹參:婦女之友
丹參是一味活血化瘀藥,因其根皮呈紅色,形狀似人參而得名,是活血調經的重要藥材。丹參味苦、性寒,可活血祛瘀、通經止痛,常用于治療血瘀導致的痛經、胸痹心痛等癥。《本草綱目》記載:“(丹參可)破宿血,補新血?!贝送?,丹參還能夠涼血活血、除煩安神。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丹參含有丹參酮、丹參醇、丹參酚等成分,可以增加冠脈的血流量、調節(jié)血脂、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其煎服的常用劑量為10~15克。
玄參:咽痛克星
玄參又名黑參、元參,因其斷面呈黑色而得名,屬于清熱藥。玄參具有涼血滋陰、瀉火解毒、解熱除煩、利咽消腫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療咽喉腫痛、舌絳煩渴、溫毒發(fā)斑、津傷便秘等癥。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玄參含有哈巴苷、哈巴酯苷、桃葉珊瑚苷等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玄參煎服的常用劑量為10~15克。
拳參:打得“一拳開”,腫瘡莫要來
拳參屬于清熱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血之功效,因其鮮切片的斷面呈紫紅色,又名“紫參”。拳參內服外用均可,常用來治療熱瘡、蟲蛇咬傷及血熱所致的出血、肺熱咳嗽等癥。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拳參含有鞣質、有機酸及酚類化合物等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枯草桿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拳參的煎服的常用劑量為5~10克。
南、北沙參:肺、胃陰虛很常用
南、北沙參雖然名稱很相似,但其實是兩種不同植物的干燥根。南、北沙參均屬于養(yǎng)陰藥,都具有養(yǎng)陰清肺、益胃生津之功效。此外,南沙參可化痰、益氣,對于干咳、有黏痰的患者尤為適宜。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北沙參含有多糖、香豆素、香豆素苷等成分,可調節(jié)免疫功能。南沙參含有羽扇豆烯酮、蒲公英萜酮等成分,具有免疫調節(jié)、延緩衰老、保護肝功能等作用。煎服的常用劑量分別為:北沙參5~12克,南沙參9~15克。
華山參:服用需謹慎
華山參因其主產地為華山而得名,其味甘、味苦,性溫,具有平喘止咳、安神鎮(zhèn)驚、溫肺祛痰之功效,可用于治療寒痰喘咳、心悸失眠等癥。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華山參含有阿托品、東莨菪堿等生物堿,具有鎮(zhèn)靜、平喘、解痙等作用,但過量服用會導致中毒,使服用者出現(xiàn)口干、心率加快、瞳孔擴大等中毒反應。華山參煎服的常用劑量為0.1~0.2克。青光眼患者禁服,否則可能加重病情。
由此可見,雖然名字里都有一個“參”字,但不同“參字輩”藥材的藥性、適應證有所區(qū)別。患者用藥前,須經中醫(yī)師判斷病情、進行藥材配伍,才能保證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