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關注到閱讀對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性。高中英語整本書閱讀是對教材內(nèi)容的一種有效補充。本研究以經(jīng)典文學作品《夏洛的網(wǎng)》為例,聚焦于閱讀圈模式下高中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研究發(fā)現(xiàn),閱讀圈模式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讓學生在小組協(xié)作中探究文本的深刻內(nèi)涵,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研究還發(fā)現(xiàn),基于閱讀圈模式的整本書閱讀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和局限性,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圈;整本書閱讀
作者簡介:王蘭,漳州臺商區(qū)第一中學。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 》指出,除了實施課堂教學活動外,教師還應積極鼓勵和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活動,以確保學生能夠達到每周1500詞的課外閱讀量。鼓勵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學生能夠輸入真實地道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豐富其精神世界并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品質。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多數(shù)教師不知道如何在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有限,學習時間緊張的情況下,有效開展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閱讀能力。本文旨在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探討如何在閱讀圈模式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小組共讀中提高閱讀素養(yǎng)和能力。
一、閱讀圈模式下高中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目標的制定
“閱讀圈”又稱作“文學圈”,是用于閱讀教學的一種活動,鼓勵學生選擇相同的讀物進行閱讀,在小組內(nèi)進行分工和合作,共同探討和分析文本,建立與文本的聯(lián)系。每一個角色在活動中都可以進行獨立思考,并在小組討論分享中加深自己對文本深刻內(nèi)涵的理解。
作為對教材內(nèi)容的有效補充,閱讀圈模式下高中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應與高中英語課程總目標保持一致,包括但不限于達成以下目標:一是增強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讓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中進行有效溝通和表達,體驗共讀的樂趣;二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包括詞匯、句型、修辭等,積累寫作素材;三是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使其能夠深刻理解文本內(nèi)涵,推測作者態(tài)度以及分析文本結構和寫作手法等 ;最后豐富學生的人文知識,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以多元的視角觀察和認識世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閱讀圈模式下高中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探索
(一)讀物的選擇
選擇適合于高中生認知發(fā)展水平的閱讀讀物是整本書閱讀教學有效開展的前提保證。
教師在進行書目選擇的時候首先要考慮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避免讀物難度過高或者過低而影響學生的閱讀體驗。其次,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閱讀動機和閱讀喜好等,在課程開展初期,盡量挑選貼近學生認知特點的讀物,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另外,讀物的選擇應有深刻的立意,盡量涵蓋不同的主題,豐富學生閱讀體驗的同時,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精心挑選適切的閱讀素材,有助于保證后期的閱讀效果和閱讀質量。
(二)創(chuàng)建閱讀圈
根據(jù)哈維·丹尼爾在《文學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室里的呼聲與選擇》一書中推薦的任務設置,學生可以分別承擔以下六種角色:①討論引領者(Discussion Leader),針對閱讀內(nèi)容,提出幾個高質量的問題,引發(fā)小組成員思考,并就問題進行討論,確保活動持續(xù)進行。②概括者(Summariser),對文章主要內(nèi)容和主要情節(jié)進行概括。③生活聯(lián)系者(Connector),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聯(lián)系生活實際,建立文本與現(xiàn)實世界的關聯(lián)。④詞匯大師(Word Master),負責從文章中找出關鍵詞,并且通過查閱字典了解其含義。⑤篇章大師(Passage Master) ,找出文章中最重要的五句話或者五段話,并分析為什么重要;⑥文化使者(Culture Co7yNA7uR5Jn47zwP+VjVztw==nnector), 關注文章中的文化元素,思考與本國文化或習俗的異同點。
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讀物的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對閱讀圈的角色進行創(chuàng)新和調整,如簡化和增加角色。另外,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特定角色的分配,或小組商議對角色進行輪換。靈活地調整閱讀圈的角色,有利于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提高學生參與閱讀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討論合作中產(chǎn)生思維碰撞和情感共鳴。
除了對閱讀圈角色的靈活調整以外,活動的有效開展,還需要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每一個角色在閱讀中需要承擔的任務,因此,在指導學生開展整本書閱讀的初期,建議教師針對每一個角色設計相應的閱讀任務單,以任務作為驅動,指導學生逐個掌握角色應當具備的閱讀技巧和策略,承擔閱讀任務,以便在后期的活動開展中游刃有余,保證后續(xù)閱讀交流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閱讀教學實踐——以《夏洛的網(wǎng)》為例
下面以《夏洛的網(wǎng)》(Charlotte's Web)為例,對閱讀圈模式下高中英語整本書閱讀進行具體闡述。
1.導讀課。
《夏洛的網(wǎng)》是一部富有深意的兒童文學作品。作者埃爾文·布魯克斯·懷特是美國當代著名散文家,曾獲普利策特別文藝獎,他的童話作品《精靈鼠小弟》《夏洛的網(wǎng)》《吹小號的天鵝》深受兒童與成年人的喜愛。特別是《夏洛的網(wǎng)》,曾被列為“美國十佳兒童文學名著”中的首位。這本書蘊含著深刻的主題,關于友情,關于生命價值,關于希望。其講述了一只要被做成熏肉火腿的小豬,在蜘蛛夏洛的幫助下,改變了命運。夏洛在柵欄上織出的字被看作奇跡,飽含著人生的真諦。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細膩的角色情感,深刻的主題意義都能夠帶給學生深刻的思考。
導讀課的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授其正確的閱讀方法,為后續(xù)的深入閱讀打下基礎。在導讀課中,教師可以對《夏洛的網(wǎng)》的作者埃爾文·布魯克斯·懷特進行介紹,讓學生了解故事創(chuàng)作的背景和主題意義;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書籍的封面和瀏覽目錄,預測故事情節(jié);也可以根據(jù)故事的簡介對學生進行提問,如“你對這個故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你覺得哪個角色可能會最吸引你”。通過一系列的導讀設置,調動學生想要深入了解作品的欲望。
2.交流課。
為了能夠讓學生在閱讀圈模式下達到理想的閱讀效果,針對《夏洛的網(wǎng)》的前面章節(jié),教師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和學生特點對角色進行適當調整,并設計相應的任務單,指導學生分別從文本語言、章節(jié)情節(jié)梳理、角色分析、對現(xiàn)實的啟發(fā)等角度對作品進行深入解讀。角色任務如下:
在閱讀圈實施的過程中,小組任務的分工不能操之過急。在學生沒有充分了解閱讀圈角色任務的情況下,交流活動容易流于形式,討論質量不高且不夠深刻;部分參與者相對被動,體驗感不佳。因此,建議教師在幫助學生組建閱讀圈時,優(yōu)先從每一個閱讀圈的角色入手,引導學生運用相應的閱讀策略分析作品。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教師指導之后,再在小組內(nèi)進行共讀和分工,讓小組深入交流真正發(fā)生,每一個小組成員都能夠在交流中積極發(fā)揮作用,提高學生的參與感和成就感,進而讓學生主動閱讀,并以合作的方式主動探究。
以Character Traits Finder (角色特征發(fā)現(xiàn)者)為例,有的小組選擇小說里的小豬威爾伯為分析對象,認為威爾伯是一個純真聰慧的小豬,它渴望友情,關心著谷倉里的其他動物,在夏洛的幫助下,從依賴到獨立,感受到了生命的成長和友誼的重量;有的小組選擇夏洛為分析對象,夏洛是谷倉里一只不起眼的小蜘蛛,卻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幫助了威爾伯,也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唱響了一曲生命的贊歌。以Connector (聯(lián)系者)為例,有的學生會把威爾伯和自己聯(lián)系起來,不自信的自己,如何在家人朋友的鼓勵和支持下,一步步變得自信,也讓學生再一次思考夏洛用蜘蛛網(wǎng)編織的奇跡“Some Pig (一只了不起的豬)”“Terrific (太棒了)”“Radiant (光彩照人)”以及在生命最后一刻編織的“Humble (謙遜)”。學生在共讀中與作品產(chǎn)生共鳴,滌蕩心靈,豐富精神世界。
3.生成課。
在整本書閱讀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作品主題進一步思考,呈現(xiàn)并展示共讀成果??梢耘e行讀書報告分享會,暢談閱讀體悟;也可以運用所學語言,對作品進行劇本創(chuàng)作;還可以制作海報,以圖文結合的生動方式將作品呈現(xiàn)。
《夏洛的網(wǎng)》故事情節(jié)簡單易懂,充滿童趣;人物角色個性鮮明,極富表現(xiàn)力。因此,在作品閱讀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熱烈討論,選取作品某一章節(jié)內(nèi)容,根據(jù)人物特點進行劇本再創(chuàng),進行彩排,并在全班面前進行展示,制定評價量表對各小組的展示進行評價,選出最佳表演獎。
生成課不但能夠讓學生在合作共讀后進一步加深對文本主題的思考和理解,也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升。
三、閱讀圈模式下高中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反思
以閱讀圈模式開展英語整本書閱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積極運用閱讀策略理解作品,但也存在著一定挑戰(zhàn)和局限性。
首先,閱讀材料的選擇除了需要兼顧學生的能力水平和閱讀喜好以外,還要注意話題的深刻性。另外,閱讀圈模式更適合于虛構類文學作品,對于非虛構類的讀物,其操作上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這就弱化了閱讀模式在其他語篇類型中的作用。
其次,教師需要更加深入地研讀材料,精心組織設計課堂活動,靈活應對學生討論交流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這對教師的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由于閱讀圈涉及小組合作,每個學生需要在小組中承擔不同的角色和任務。在實施過程中,由于學生能力水平的差異性,會給個別學生造成較大的壓力,一定程度上影響這部分學生的閱讀動機,能力發(fā)展出現(xiàn)不均衡。
四、閱讀圈模式下高中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實施建議
針對閱讀圈模式在高中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在未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適當?shù)恼{整。一是豐富閱讀材料的語篇類型并根據(jù)不同的讀物進行角色的調整。如科普類說明文本,教師可以將角色調整為提問小組長、篇章結構分析者、意義分析者等。二是優(yōu)化閱讀圈小組分工并制定多維的評價方式和標準。在實施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特點,適時對角色進行輪換,多給予學生正向的鼓勵和評價,讓學生能夠收獲成就感,進而提高參與閱讀的積極性。三是在實施過程中,根據(jù)閱讀內(nèi)容,將閱讀圈教學模式與其他教學方法相融合,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
五、結語
閱讀圈模式旨在讓學生在共讀的氛圍中,通過小組分工和合作增強閱讀興趣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英語整本書閱讀作為對課內(nèi)教學的補充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雖然閱讀圈模式在實施操作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挑戰(zhàn)性,如學生能力的個體差異、閱讀語篇類型的局限性等,但通過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資源優(yōu)化和教學設計的不斷調整,我們有理由相信閱讀圈能夠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魅力,在探究深刻主題意義的過程中,提升語言能力,實現(xiàn)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苗興偉,羅少茜.基于語篇分析的閱讀圈活動設計與實施[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0(9):1-5.
[3]莫提默·J.艾德勒,查爾斯·范多倫.如何閱讀一本書[M].郝明義,朱衣,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4]史惠中.我國中小學英語閱讀圈教學研究綜述[J].教育視界,2020(6):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