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90 歲的劉奶奶出現(xiàn)了胸悶并伴有全身不適,為此撥打了120 急救電話。我們接到救治單后,立即趕到現(xiàn)場為劉奶奶進行檢查。心電圖結果顯示,她的心率只有39 次/分(緩慢性心律失常),表現(xiàn)為心房顫動(慢心室率)、III 度房室傳導阻滯、房室交界區(qū)逸搏心律。詢問她有哪些不適時,她表示渾身不舒服,但無法具體描述。我們進行了對癥處理后,立即將其送往醫(yī)院進一步檢查以明確病因。
湊巧的是,沒過多久,我們的救護車再次接到了劉奶奶。劉奶奶說,上次在醫(yī)院檢查后,醫(yī)生建議她安裝心臟起搏器,但是她沒裝。在車上,她兒子很疑惑地問我,劉奶奶這種情況是否真的必須安裝心臟永久起搏器,口服藥物是否可以替代心臟永久起搏器?
緩慢性心律失常是指以有效心率低于60 次/分為特征的各種心律失常,其發(fā)病機制是心臟起搏功能障礙和(或)傳導功能減退,包括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停搏、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竇房傳導阻滯、房室傳導阻滯等。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臨床表現(xiàn)多樣化,從毫無癥狀到嚴重的功能障礙均可出現(xiàn)。當心率不是很慢時,有些患者可能沒有任何癥狀,如生理性的竇性心動過緩;當心率減慢引起外周動脈供血不足時,患者會出現(xiàn)心悸、胸悶、頭暈眼花、活動后乏力等癥狀;嚴重的心動過緩可能出現(xiàn)嚴重的腦供血不足的癥狀,如黑蒙、暈厥,甚至阿斯伯格綜合征的發(fā)作,嚴重威脅生命。
在臨床中,緩慢性心律失常在老年人群中更為常見,可能與其自身機體功能的衰退有關。患此病后,患者的心臟功能會顯著下降,心率過慢可造成心室射血功能下降,心排血量減少,不僅不能滿足機體組織細胞代謝需要,而且靜脈血回流受阻可使靜脈系統(tǒng)淤血,從而引發(fā)心力衰竭、心絞痛等并發(fā)癥。所以,必須盡快予以有效治療。
引起老年人緩慢性心律失常的常見原因主要分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
●心源性
以老年人傳導系統(tǒng)退行性病變最為常見。另外,冠心病和心肌梗死也會引發(fā)緩慢性心律失常。
●非心源性
服用降低心率的藥物或藥物過量:如老年患者過量服用β受體阻滯劑引起心率過慢,服用地高辛者出現(xiàn)地高辛中毒引發(fā)心率過慢。
電解質紊亂:如老年心衰患者服用螺內(nèi)酯或腎衰患者出現(xiàn)的高鉀引發(fā)的III 度房室傳導阻滯。
非心源性嚴重疾患:如嚴重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毒素作用、免疫復合物沉積等。
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如嚴重的迷走神經(jīng)功能亢進等。
病因治療:老年緩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多繼發(fā)于其他心臟器質性疾病,在治療時應首要考慮治療原發(fā)病。如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則應積極進行血運重建以改善血供;如確診為高鉀血癥,則積極利尿降血鉀。
藥物治療:目前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藥物治療效果相當有限,常用阿托品、異丙腎上腺素等抗膽堿能藥物或者腎上腺素能藥物。但這些藥物因副反應多而復雜,僅僅在患者出現(xiàn)嚴重心動過緩癥狀時作為短期提升心率的手段,并不能長期使用。目前臨床上沒有療效確切且能長期應用于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藥物。當時,劉奶奶的心率只有39次/分,所以我臨時用異丙腎上腺素為劉奶奶暫時提升心率。
心臟永久起搏器治療:對于癥狀性心動過緩有確切療效的治療為心臟永久起搏器植入。永久起搏器治療的有效適應證為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全身血流灌注不足的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房室傳導阻滯的患者。
結合上述的病因和治療方法,劉奶奶和兒子終于明白了醫(yī)生為何要建議她安裝心臟永久起搏器。
冷靜面對,及時撥打120 急救電話,并詢問老人有無特別不適的癥狀。若無特殊癥狀,家里有制氧機的可以先給予患者吸氧治療。若老人表示有不適癥狀,在撥打120 急救電話后,120 調(diào)度人員在派出車輛的同時,會根據(jù)患者的癥狀(有無胸痛、呼吸困難、神志改變等)開展遠程醫(yī)療指導。若記不清患者既往疾病和平素服用藥物,可提前找出患者就診卡和所服用藥物,方便120 醫(yī)生到場后查看、辨別原因,以進行針對性治療。
對于無癥狀的緩慢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不能激烈運動,以免心臟供氧不足而引起暈厥現(xiàn)象。在飲食方面,老年患者應合理膳食,補充營養(yǎng),清淡飲食,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避免飲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
緩慢性心律失常多起病隱匿,一般在老年人群中較為常見,多見心悸、頭昏頭暈、倦怠乏力、胸悶憋氣、黑蒙等癥狀,嚴重時患者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因此,早期識別病因和治療,加強對該病的認識,對于控制病情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