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在櫝中求善價,釵于奩內待時飛?!贝司涫恰都t樓夢》中第一回賈雨村于中秋之夜有感于志向難酬,英雄無用武之地時吟出的一句詩,也是《紅樓夢》中的一個重要主題,即“時運人生”。
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賈雨村對冷子興表達了自己對世間萬人區(qū)別之看法。第一種可謂應時而生者,乃堯、舜、禹、湯之流;第二種則謂逆時而生,有蚩尤、共工、桀、紂等。順時者自昌且昌世,逆時者自毀且毀世。更有第三種,乃賦前兩種之氣所生,歷史上如許由、陶潛、阮籍、嵇康等皆如此,非至善亦非至惡,略有小才而寄身于世俗之間。《紅樓夢》描寫的即這一類人,秉天地精華而生的小才微善的女子和她們的時運人生。全書三百多位女性角色,似乎只有那位偶因一回頭而被賈雨村認為是紅塵中之巨眼,最終被納為妾室的嬌杏,可謂時運兩濟,為賈雨村誕下一子,在其嫡妻逝去之后被扶為正室,實現(xiàn)了從婢女到夫人的階層轉變。除嬌杏外,《紅樓夢》中的其他女兒皆是有命無運,或是命運兩難?!都t樓夢》的人物塑造是具有對稱美的,與嬌杏相對的即甄士隱的女兒甄英蓮,也即后來的香菱。甄英蓮,真應憐也,她的人生寫照即第一回一僧一道口中所言的:“慣養(yǎng)嬌生笑你癡,菱花空對雪澌澌。好防佳節(jié)元宵后,便是煙消火滅時。”從一個鐘鼎之家的小姐到被拐子拐賣,偏遇馮淵,一段夢幻情緣恰逢薄命兒女,于是被呆霸王強拉硬拽了去,最后“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xiāng)”,甄英蓮的一生真可謂時運兩難也!
《紅樓夢》中的兩位女主人公薛寶釵和林黛玉也是時運人生的形象化表現(xiàn),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
林黛玉本生于鐘鼎書香之家,雖自幼孤僻,但習文斷字,天性靈敏,又生得極好,堪稱佳人。大約在十二歲時,因其母親逝世,父親林如??紤]到林黛玉上無親母教養(yǎng),下無兄弟姐妹扶持,故應了賈母之請送林黛玉進了賈府。進入賈府后的林黛玉雖然時時留意,步步留心,但“還淚”的命運已然開始牽動。于是,木石在俗世相會的第一眼便各自落了淚。此后雖然攜手成長,情深意重,于榻上爭枕談笑,于沁芳橋頭共讀西廂,你證我證,心證意證,但最終仍是落了個黛死玉瘋,美夢難全。黛玉真可謂得其時而不得其運也。
薛寶釵是四大家族中珍珠如土金如鐵的千金小姐,薛家雖以財貨之富足而著稱,但也重禮尚文,因此薛寶釵知書達理,聰慧得體,一開始便是為了進宮當秀女而入都中的。進入賈府后,更是憑借親和美麗的相貌和大度周全的處事方式贏得了一眾人心。薛寶釵的為人之美,幾番使林黛玉有一種危機感,甚至百年來的讀者亦多稱其鄉(xiāng)愿,以之與林黛玉對比,常有爭吵,增添了不少讀《紅樓夢》的樂趣。但無論從與賈寶玉的愛情還是薛寶釵自己的人生來看,她都是難求其美。首先,在賈寶玉心里,一方面林黛玉出現(xiàn)得更早,姑表親也比兩姨親更親,另一方面他們自幼共處,心意早已互通,可謂木石前盟也,而薛寶釵和他只不過是世人眼里的金玉良緣罷了,賈寶玉最厭惡的便是世人眼中之世物。故而,最終薛寶釵雖在續(xù)書中嫁給了賈寶玉,卻難與其相守,自己只能如更香一樣,煎心日日復年年。一言以蔽之,薛寶釵可謂得其運而不得其時。
與“釵黛”的“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相似,無論是三春爭及初春景的元春、金閨花柳質的迎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春,還是勘破三春景不長的惜春,又或是霽月光風耀玉堂的湘云、桃李春風結子完的李紈等,所有的紅樓女兒幾乎都是時運兩難共濟的。曹雪芹給予她們“千紅一窟,萬艷同杯”命運的同時,實則也是對自己人生時運弄人之無奈的表達。其家自高祖創(chuàng)業(yè),幾代人守業(yè),本是地位顯赫、財貨富足的江寧織造,更是康熙帝在江南的親信,他本可以襲先祖之官,蔭于榮耀之下度過一生,但偏偏生于末世,家道中落,時運兩難。遷往北京后,舉家食粥酒常賒,最終徘徊于蒜市口,著書于黃葉村,淚盡而逝。
紅樓一夢,萬境歸空,此皆時也、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