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人生如戲,那么我說書就是戲中的中流砥柱。跳出生活的苦澀和勞作的疲憊,走進書的海洋,感受文化的氣息,得到肉體和靈魂的洗禮。品幾分詩意,賞幾篇美文,陶冶情操!
—題記
懵懵懂懂的時候,我的祖父就經(jīng)常告訴我,毛澤東主席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笔前。≌绺郀柣f的:“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像沙漠里的指南針,又像黑夜里的北斗星,默默地為人們導航,為人們指引正確的生活方向。
記得小時候,我最愛聽爸爸講故事,每天晚上都要聽爸爸講一個故事,有《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傳》《聊齋志異》……里面的故事十分精彩。特別是到了冬天,一家人圍坐在火炕上剝花生,媽媽給我和妹妹分配好任務,每完成一個任務,爸爸就講一個故事。雖然手剝花生是一件挺辛苦的差事,但是為了聽故事我必須干勁十足。我也會看一些連環(huán)畫,如《雙槍李向陽》《智取威虎山》《地雷戰(zhàn)》《鐵道游擊隊》……每一本連環(huán)畫我都看得津津有味,看著看著就進入連環(huán)畫的故事里,和游擊隊員們一起打敵寇……有時在鄰居家借書看得入迷,我經(jīng)常忘了回家吃飯;有時在夢里,我會變成李向陽,雙手各拿一把盒子槍帶領大家沖鋒陷陣,那是相當威風凜凜。我也曾想著法子向爸媽要錢,撒潑耍賴,哭鼻子的事也沒少干。但是,由于當時家里十分貧窮,即使哭完鼻子也要不出一分錢,所以說那時候買書成了一種奢望。
有一天趕集,爸爸帶回一本書皮發(fā)黃的《西游記》(后來聽媽媽說,爸爸看到我十分喜歡看書,去幾十公里外的一個遠房親戚家借來的),我高興極了,愛不釋手。不過,書里面有許多字都不認識,我會一一查字典或者請教爸爸。
如今,書已經(jīng)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如果哪一天我完全閑了下來,我會把支配身體的權力交給雙腳,我敢肯定的是,我的雙腳一定會帶我下樓走進圖書館或新華書店,走進書的海洋,去品味書韻墨香!
平日里,工作之余我只要一有空,就會讀讀書,看看詩歌、散文和小說。在我家書柜里、書桌上、茶幾上,隨處可見都是書,家里的每個角落都能看到書的蹤影。當然,書的種類也是五花八門:有四大名著,有散文集、詩歌集,有工具書、漫畫書、故事書……在這些書中,小時候的我最喜歡讀的是《西游記》,因為從《西游記》中我知道了做人要勇敢、善良,要像孫悟空一樣敢于承擔責任,勇于克服困難,讓我明白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有時間,我最喜歡的事就是鉆進新華書店或圖書館,從書架上選一兩本書,找個靠窗的位置坐下,享受書店獨有的安靜和溫馨。
沒有任何一種享受比靜坐在書店里更加美好,沒有一種滿足比沉入一本書感受著書店特有的安靜和柔軟更幸福。
畢業(yè)后,我來到威海這座濱海小城工作。公司離市里新華書店大約四十里路,周末的時候我常常騎著自行車去市里的新華書店看書,早上第一個到,晚上在服務員下逐客令時才戀戀不舍地離開。
結婚后,每逢周末或節(jié)假日,我和愛人一起去市里逛街,大多數(shù)情況是兩個人逛著逛著就散了群,她去逛她的商場,我則溜去了新華書店。我愛人逛商場和超市特有耐心和毅力,而我進了書店就像快餓死的流浪漢掉進了面包堆里一樣,如饑似渴地咀嚼著那些文字。結果是,每一次都是愛人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黑著臉喊我,我才想起回家這檔事。
正如古人所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發(fā)現(xiàn):從愛讀書的家庭氛圍中走出來的孩子都是知書達理的好孩子。父母愛讀書,孩子也愛讀書。
讀好書!讀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