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的天平
又是一年夏末秋初。明玉像從前一樣,獨自走在校園的林蔭路上。上海潮濕的氣候刺激得她打了個噴嚏。第一次離家,一切都是未知數(shù),一切嶄新又陌生。
明明是魂牽夢縈的校園,明明是自己夢寐以求的專業(yè),可想象中的歡愉在只身一人的陌生中被一點點碾碎,直至消失不見。
夜深人靜,她伏在桌上,除了室友均勻的呼吸聲之外,只有黑碳素水性筆在紙頁上摩擦得沙沙作響,筆鋒在紙面刻下輕微的印記,娟秀的字跡在日記本上匆匆走過,“入學(xué)以來,我像是一架失衡的天平,沉甸甸地撐起不曾想象的負擔(dān),天平的一端,是陌生的環(huán)境與叢生的荊棘,高高在上的寂寞和百孔千瘡的想念;另一端,則是我只身一人漂浮于此,身似浮萍……原以為大學(xué)總勝過高中的忙碌,如今看來,卻多了一份煩瑣與落寞。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總有一道陰影。明玉想家了,很想很想……”
這樣的日子以二十四小時為周期輪回,轉(zhuǎn)眼歲末將至,她卻始終像是春的遺孤??v使如今已走了很長的路,縱使世人稱贊她的不屈服,可她不愛眼前的荒蕪。這片土地上有常綠的麥冬和二球懸鈴木,有車水馬龍的人潮和長燈萬盞的弄堂老屋……可這里對來自東北的她,對生性內(nèi)斂的她,更是一個全新的,強有力的沖擊—執(zhí)拗,偏激,迷茫,焦慮,惶惑……她一直在徘徊,踟躕在畏首畏尾的不前,與頭破血流的莽撞之中。
在周圍人看來,她這一個學(xué)期總有使不完的勁兒—她的專業(yè)幾乎滿課,她的日程幾乎被上課、實驗與報告填滿,可她總能擠出任何可能的時間將自己藏匿在圖書館的人影之間。最早出門,閉館方歸,她的室友一天也見不到她幾面。
熟悉的同學(xué)開玩笑似的說她“卷”—面對別人這樣的評價,她實在打心底里討厭。她看起來那么隨和又那么安靜,可幾乎沒有人知道,她埋在心底最深處的,最真切又最撕裂性的崩潰。
這里是全國頂尖的學(xué)府,是繁華熱鬧的大都市,這里的每個人看起來都能毫不費力地獲得成功??伤?,好像耗盡心力也抵不過別人的一星半點兒……
好多個不眠的深夜,她躺在床上,閉著眼,不知是夢境抑或幻想,她感覺自己好像掉入了一片無限循環(huán)的大海,不斷地往下墜落。她嗆了很多水,眼前是朦朧與迷茫,伸手卻抓不到一根稗草。逐漸地,眼前那淡藍色的海面消失不見,剩下的只有面對深海的恐懼與絕望。
好像,每一瞬間的呼吸,風(fēng)都是苦的。
每一天的任務(wù)都那么瑣碎又繁重,那種壓力讓她感覺自己像是沙灘上被厚重的沙土深深埋沒的塑料袋,哪怕別人想要拉上一把,卻也只能扯下她一星半點兒的殘骸。
她想起了自己的初高中時期,彼時的她,只要自發(fā)地、無限地將規(guī)定的截止日期向前提,只要給自己設(shè)立一個盡早完成任務(wù)的目標(biāo),然后盡力達到,好像一切都能變得井井有條。于是,“忙中有序”成了她的代名詞。彼時的她,周圍盡是家人的關(guān)心與呵護,老師們的關(guān)照與信任,她怎么也忘不掉。她多想在低血糖時仍然有人隨時遞上一顆糖,嗔怪她又不好好吃飯,好好休息;多想自己仍然是那個在愛和擁抱里長大的孩子;多想再見一面那些她愛的、愛她的老師們;多想再聽他們說,她是能“hold住”的最后一個;多想像從前那樣在自我否定時總有人告訴她,她永遠被無條件信任……
可是,現(xiàn)在不一樣。繁雜又毫無頭緒的事情突然壓上肩頭,定好的計劃隨時被打亂,日程不再烏托邦似的規(guī)整,沒有想象中大塊的自由支配的時間,好像成了如今的常態(tài)。她不知道如何調(diào)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似乎每天都是上課、吃飯、睡覺、洗衣地重復(fù)著。陌生的課程和周圍人的優(yōu)秀,讓她開始懷疑自己是否能力不足,自己的努力究竟算得上什么,自己幾個月以來都做了什么?又做成了什么?
支教之行
明玉出生在一個教師世家,自幼就是老師眼中的模范標(biāo)桿,自然得到老師的喜愛。她從小就是課堂上那個心無旁騖的女孩,老師能從她的眼神中看到她對知識的渴望和努力學(xué)習(xí)的態(tài)度,哪一個老師看到這樣的學(xué)生都會不由自主地感到高興和滿足。所以,每每看到明玉的時候,可以說每一位老師都會不遺余力地支持和鼓勵她,這是一種深深的憐愛和珍愛之情。
正是因為在成長的路上遇到的恩師,明玉也向往并崇拜著教師行業(yè),期待著有朝一日將那份師者大愛傳遞。于是,她報名參加了學(xué)校的假期支教活動。
轉(zhuǎn)眼寒假。明玉隨自己所在的支教團踏上前往銀川的路。飛機上,她的座位正巧靠窗,飛機穿梭在云層之間,天空逐漸從鴿灰絨質(zhì)化作了蔚藍,午后的日光斜斜地透進來,她的睫毛上也閃著金色的碎光。
落地。明玉提著沉重的行李下了飛機。路上,她抬眼,不經(jīng)意間瞥見顯眼的標(biāo)牌—“河?xùn)|機場歡迎您”。
初見那群孩子,他們可是散漫之至,有的在活動室鬧作一團,有的坐在座位上一言不發(fā),卻也不配合任何一次互動。他們年齡各異,小到一年級,大到六年級,卻幾乎無一例外,都十分調(diào)皮。
作為開營儀式的主持人,明玉硬著頭皮強裝鎮(zhèn)定地站上講臺,如果不是因為周圍的喧囂,她幾乎可以聽到自己的心跳?!捌诖谖磥淼膬芍芾?,我們會一同創(chuàng)造更多的故事,謝謝大家!”可是她太內(nèi)向了,在后續(xù)的游戲中,她一次次木訥地報幕,而后便躲在人群中為孩子們拍照。在最終的分組選老師環(huán)節(jié),孩子們蜂擁而上,圍在其他熱情洋溢的老師身邊—她的身前,竟沒有一個小朋友。她是唯一一個孤零零的身影,也是歡樂喧囂中唯一的落寞。
明玉最終被邀請到最受歡迎的那組,同最受歡迎的老師一起,帶領(lǐng)那些孩子們。終于確定了自己的任務(wù),可這“施舍”來的任務(wù),讓她怎么也高興不起來。
明玉的第一次課是在一個午后的最后一節(jié),是她的語文課。她穿著志愿活動的紅馬甲站在講臺上,旁邊的屏幕上是幾天前早早備好的課件?!拔淖值囊饬x,在于記錄,更在于用平實的語言定格值得記憶的東西,我們的過去、所思與展望,人類的歷史、發(fā)展與遠方。這是語文,以及文學(xué)最深層次的價值?!彼暻椴⒚刂v述著自己和語文的故事,腦海中是她從前的恩師站在講臺上的模樣,和曾經(jīng)教會他們的,對文字的熱愛。
可是,臺下的小孩子哪里耐得住連續(xù)三堂四十分鐘的課。他們嘰嘰喳喳,像是凳子上凸出了釘子般絲毫無法安分,吵鬧著宣告出自己的頑皮和浮躁。任憑兩位助教老師怎么管教,任憑明玉在臺上傾盡所能,他們,無動于衷。唯有鮮少幾個高年級的孩子認真聽著,眼中的求知欲望讓明玉幾乎落下淚來。
放學(xué)了,明玉強迫自己掛著微笑目送孩子們離開。待到學(xué)生幾乎散盡時,一個乖巧安靜的女孩悄悄走到明玉身側(cè),拉拉她的袖口—“老師!”稚嫩的聲音軟軟地響在耳際,她低頭,對上女孩澄澈的目光,“老師你好漂亮呀,可是……老師你能多笑笑嗎?”眼前的孩子低了低頭,猶豫片刻后說道。
明玉一愣,微笑著開口:“謝謝你呀,那老師以后多笑笑好不好?”
“好!”女孩抬起頭,迎上她的目光,“那,老師明天見!”說罷,揮揮手轉(zhuǎn)身離去。
明玉記得她。她是開營式上邀請明玉進組的那個孩子,也是明玉并不成功的第一堂課上為數(shù)不多認真聽講的孩子?!败邸保麅?,默默記下女孩的姓名。
第二日,明玉提著大包的零食糖果走進教室:“大家看到了嗎?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了很多小獎品!我們今天會有自己動筆練習(xí)的環(huán)節(jié),做得好的同學(xué)、上課表現(xiàn)好的同學(xué)都會有獎勵。所以,大家等下上課時積極配合,認真完成任務(wù),就有拿到獎勵的可能!”
他們到底都是孩子,這番話的作用出乎她的意料。這堂課上,幾乎所有的孩子們都睜大了眼睛,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卮饐栴}時舉起的手,像是一片剛剛長成的小樹林。課堂最后的十幾分鐘,她給他們布置了“盡可能詳細地描述教室中任意一個人”的小練筆,而后,她逐個收了上來,一張一張批閱,寫下三十余份獨一無二的批語。
“比喻生動,觀察仔細,很棒!”
“稍微有點兒簡單,可以再細致一些,加油!”
“觀察很細致,寫得也很豐富,你的寫作角度與眾不同,特別棒!”
……
她記得最清楚的一份練筆,來自一個六年級的女孩子—“陽春”。她第一天就記住了這個名字,因為陽春三月的溫暖,也因為陽春白雪的底蘊。
“當(dāng)我第一眼看到她,她是那么美麗動人;當(dāng)她走上來一開口,她的聲音是那么溫柔可愛;當(dāng)她給我們講第一堂課的時候,她的心是那么純潔。她的性格比較內(nèi)向,剛開始我覺得她很難接觸,但當(dāng)她在給我們上課的時候,我才知道她也在很努力很努力地和我們?nèi)谌搿!?/p>
讀到這里,明玉覺得像是有人終于提著燈坐在她身旁,將她的孤獨和內(nèi)斂一并照亮。人如其名,她想,陽春,真的和陽春一樣,溫暖而富有力量。
終于,面對純粹的孩童,真心換來的,是更多的不摻雜質(zhì)的喜歡。課下的十分鐘,只要她在,便會有一群小孩子圍過來,和她談天說地—
“老師你知道嗎,我昨天做了一個夢……”
“老師,我作業(yè)寫得可快了,我還有四張卷子就寫完啦!”
“老師你們平時住在哪兒呀?”
“老師,我好喜歡你的課呀,也喜歡語文!”
“老師……”
……
她愛那些孩子們,她感動于他們的熱烈,更感動于他們在自己的課上終有所學(xué)。她終于在步入大學(xué)后的半年以來看到自己點點星火般的價值,看到校園里渺小的自己,也能成為孩子們眼中很厲害的人,看到從前的自己,被老師呵護與關(guān)心的樣子。
“或許,這就是支教的意義吧,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去看見曾經(jīng)的自己在愛里成長,去看見自己作為教育的一環(huán)將知識與熱愛接收與傳遞?!庇忠淮畏_日記本,她靜靜寫下:“每一朵花的綻開之路都艱巨又漫長,也都需要時間的打磨和耐心的滋養(yǎng),但請放心,他們的開放,有我們守望。”
“兩天很短,我們方才初見。兩周的時間,足夠我們教學(xué)相長與彼此陪伴。我們相信,教育的意義在于喚醒而非塑造,只要有愛與時間,花苞們終將初綻?!蓖9P,合上本子,她對著鏡子中的自己笑了笑,仿佛一抬頭,就能看見不遠處的希望。
很快,一周過去。相處得久了,孩子們沒有了最初的拘謹(jǐn),甚至開始和這些大不了他們太多的老師開起了玩笑,也敞開了自己的心扉。
這天課上,明玉講到了她求學(xué)路上的經(jīng)歷,講到她狀態(tài)不佳時下滑的成績,講到步入大學(xué)后她所感受到的落差感,講到從前她遇到的良師,和他們對她的愛如何支撐她走了過來……
課后,一個有些“假小子”氣的女孩走到明玉身邊,明玉也記得她,一個叫云熙的女孩,她會在課上積極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會在課下拉著老師說東說西,會在老師問到她的愛好時不假思索地說出“打籃球”,會在手工課上輕而易舉地做出惟妙惟肖的小玩意兒……
“老師……”云熙開口,拉著明玉的手,“我好羨慕你,能遇到好多好老師。我們班的老師總覺得我不夠淑女,還總因為我喜歡玩而批評我?!?/p>
她聽得心里一陣酸澀。的確,她從小到大都是老師眼中的好學(xué)生,是所謂的“別人家的孩子”,比起大多數(shù)人,她實在幸運太多?;剡^神來,她的目光凝聚在女孩眼中:“寶貝,你做得很棒,你有和多數(shù)女孩不一樣的天賦和愛好,這都很正常。老師其實特別羨慕你的動手能力,也羨慕你能夠在運動和探索中長大,這在如今是一種很難得的成長方式。所以,老師希望你能快樂地享受這樣的生活,享受成長的過程?!?/p>
“嗯!謝謝老師!”女孩眼中又恢復(fù)了平日里的開朗笑意,說罷,蹦蹦跳跳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深夜,宿舍的書桌前,明玉再次攤開了日記本,她寫道:“孩子,多希望你永遠這么快樂,永遠不被內(nèi)耗困擾,永永遠遠,野蠻生長。”與其說這是對那個叫云熙的孩子的祝福和期待,不如說這是明玉在自己成長中留下的一點點遺憾吧。
又過了幾天,支教隊為孩子們舉辦了趣味運動會。游戲中,她看到云熙一個人坐在座位,把玩著一個藍色的氣球。見明玉過來,云熙抬起頭,笑著走向她。
“寶貝,你怎么不去玩呀?”明玉攬過女孩的肩,“想跟別的小朋友一起嗎?”
“算啦,他們都有伴兒了?!痹莆跽f著,一副滿不在意的神色。可她畢竟是個孩子,藏不住眼中的期盼。這是一個雙人配合的游戲,不巧其他的孩子們或是投身游戲,或是鬧作一團,沒有一個落單的同伴。
“那,老師和你一起好不好?”
“嗯!”瞬息間,云熙眼中閃爍起星星,嘴角揚起的弧度重又彎彎。
她們配合得很默契,盡管沒有拔得頭籌,卻也玩得開心。
春化作用
與孩子們在一起的日子是繁忙的,也是快樂的??聪蛩麄?,明玉便望向了初入大學(xué)的自己—懵懂,內(nèi)耗,迷茫不知歸處。
可是內(nèi)耗有用嗎?自我貶低又能帶給我什么?
沒有絲毫好處。它們帶來的,只有遞減的能量、更深的絕望和無盡的死循環(huán)。
內(nèi)耗,不過是弱者一戳就破的紙盾牌。她不想做一個這樣的弱者。但長久以來的行為,正在把她拖入這樣的無底深淵。此時,正是這群天真的孩子讓她重新認識了自己,是時候自救了?!斑^去的昨天已經(jīng)過去,未來的明天仍未到來,你能把握的,唯有每一個現(xiàn)在?!比沼洷旧蠈懴碌倪@句話是她對自己又一次擲地有聲的宣告,只是與以前不同的是,這一次沒有人指導(dǎo)她如何做,她的宣告源自她發(fā)自內(nèi)心的警醒。這才是內(nèi)驅(qū)力應(yīng)該發(fā)光發(fā)熱的地方?!安粫?,就去問,就去學(xué)習(xí);做不完,就取舍,有舍有得;抓大放小,無非也是執(zhí)行力的一種體現(xiàn)?!本晷愕墓P跡透出的是不屈和倔強。
此時的明玉,重又想到高中生物書上的那段話,“有些植物必須經(jīng)歷一段時間的持續(xù)低溫才能由營養(yǎng)生長階段轉(zhuǎn)入生殖階段生長的現(xiàn)象,我們把這一現(xiàn)象稱為春化作用”。她甚至還能清晰記得自己在聽到這句話時候內(nèi)心的感動。植物生物學(xué)中說,“花粉管內(nèi)部壓強極大,但花粉管要保證不破裂,并且能夠向前伸展”。何不學(xué)學(xué)花粉管,學(xué)學(xué)那種逆境中的野蠻生長。
“縱然痛苦,也許麻木,但,希望我會是那株具有春化作用的植物?;蛟S,一段時間的持續(xù)低溫后,馬上就要見亮了吧?!闭缢拿忠粯樱饔竦膬?nèi)心重又燃起了希望。就好像經(jīng)歷過錯綜復(fù)雜的煩擾和迷茫的人,在某一天早晨思緒突然被一股清流沖刷,感覺心如止水,留下的只有深沉的平靜和明澈,繼而看到了生命的本質(zhì),看到了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真實。這種通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經(jīng)過時間的積淀和蕩滌心靈后的頓悟。此時的明玉站在風(fēng)中,感受著微風(fēng)拂面,心中只有一種莫名的輕盈和自由。
明玉知道自己的的確確容易陷入焦慮。其實她也知曉,焦慮是一列沒有軌道的過山車,飛馳在人生這片曠野。焦慮的人在車上,也應(yīng)該在操作室里。
那就再震動億萬次萬念俱灰的心臟吧。謹(jǐn)以此發(fā)愿,找回自我,不為外界裹挾,不為情緒左右。踔厲,篤行,干好手頭的事,站好當(dāng)下的樁。
唯愿,“草木蔓發(fā),春山可望,輕鰷出水,白鷗矯翼,露濕青皋”。
思緒至此,明玉又一次看到那些稚嫩的笑臉在眼前綻開……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魚
轉(zhuǎn)眼間,兩周的支教活動即將進入尾聲。明玉買了很多明信片,準(zhǔn)備發(fā)給這里的孩子們。她一字一字親筆寫上他們的名字,為每一個人送上獨一無二的祝福和期許。
最后一堂課的主題,是“后會有期”。明玉沒有像往常一樣安排練筆,而是給他們講起自己的故事,講起自己面對一次次離別時的感受,也告訴他們離別亦是一堂必修課?!拔磥淼穆泛荛L,這一路上也必定少不了挫折與磨難,但我衷心希望你們潛心讀書,勇敢地面對重重苦難,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去看看更廣闊的世界?!彼哪抗馔T谂_下每一個孩子臉上,像是想要將他們悉數(shù)收進自己的記憶。從前的記憶縮影與如今形成閉環(huán),那個坐在講臺下,聽著老師“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魚”的期盼的女孩,如今走上講臺,將相仿的期許托付給那些大漠中的孩子,她看到自己的成長,看到自己終于在教育的路上發(fā)光發(fā)熱,也看到自己終究成了教育承上啟下的一環(huán)。
“你們的名字,有的被老師定格在筆端;你們的樣子,老師都記在心間。感謝遇見,有幸走進你們的童年,同時,更感謝你們讓老師蛻變!”明玉說著,將厚厚的一摞明信片悉數(shù)取出,一一念著孩子們的名字,盡數(shù)分發(fā)。
最后一個下午,是結(jié)營儀式。告別贈言過后,云熙悄悄跑來,從背后拍拍明玉,待明玉轉(zhuǎn)身,云熙將一幅拼鉆畫塞到明玉手里,便徑自跑開了。
明玉一怔,低頭端詳手中的畫,那是一只小兔子,手中拿著盛開的郁金香,嫩粉色的背景,周邊是針織得整整齊齊的字,“未來見”。
“謝謝你呀,寶貝,這一千多顆鉆呢,你一顆一顆貼,要好久吧?”
“還好吧,這是我們上課之前幾天我媽媽給我買的,我貼了一點點,但是太麻煩了,后來就不想拼了……”云熙頓了頓,旋即抬首,認真地對上明玉的目光,“但是后來我遇到了老師你,我就想拼完了送給你?!?/p>
這番話,明玉怎么也想不到。她上前,張開雙臂,將眼前的孩子摟在懷里,久久,久久……
“謝謝你!”明玉還想說些什么,卻抵不住喉嚨已然哽住,眼角濕潤,未落的淚珠掛在睫毛上,“我們,未來見……”
無論如何不舍,終于還是到了真的說再見的時候。明玉捧著厚厚一沓收到的賀卡和禮物,目送孩子們回家。
“老師……”明玉低頭,茗慧便撲進她懷中,“老師以后還會來嗎?”
彼時明玉再也無法像初見時那樣說出一句“我們以后很難再見”,她眨眨眼,收住眼眶中的濕潤:“如果我們以后還組織銀川支教,我就還來這里,好不好?”
“我們走了,也要好好學(xué)習(xí),我們也要回去讀書了,我們以后會在更高的平臺再見的……”
“老師,那我走了。”懷里的茗慧仰起頭,背著書包轉(zhuǎn)身向老師們揮手。明玉拍下茗慧回首的背影,那雙澄澈的眼里,閃著瑩瑩的淚光。
終于,明玉踏上返程的車,仰頭,她再一次看見同樣的標(biāo)牌—“河?xùn)|機場歡迎您”。這一切,都好像是一場長長的夢,夢里有笑有淚,有苦有甜。在銀川的日子,她終于醒悟,哪里是她溫暖了孩子們呢,分明是這群純粹的孩子們治愈了她,終于讓從前渺小破碎的她,成長為如今的自己。
教育的意義在于彼此照亮。學(xué)習(xí),教育,傳遞,閉環(huán)。
致我銀川的孩子們
在候機大廳里,明玉寫下這樣的文字:
“我們是兩周的支教師生,是語文課上的文字相碰,是上海到銀川的山海相逢,是短短寒假的偶遇與好夢……
“我的幾十個孩子,我想,對你們說……
“我愛你們,愛齊刷刷舉手的你們,愛小麻雀一樣圍著我談天說地的你們,愛在我午休時放低聲音、放緩腳步的你們,也愛最后一天放學(xué)后不肯回家,在我上車時紛紛跑過來和我揮手說再見的你們。
“我愛你們,同樣愛有時有點兒吵鬧的你們,愛上課悄悄吃零食、打游戲的你們,愛悄悄改了我電腦屏幕的頑皮的你們,也愛常常在上課時跑過來找我要水喝的你們。
“因為我知道,你們的調(diào)皮搗蛋,無非因為你們是個孩子;因為我知道,我愛的是你們,不只是聽話的你們。
“或許你們不記得,第一天上午的開營活動中,過于內(nèi)向的我身前沒有一個小朋友;第一堂課上,沒有規(guī)矩的約束,你們七嘴八舌,吵吵鬧鬧,肆意打亂著我聲情并茂的講解;第一次走上講臺的我,并不知道如何與小孩子相處,這讓我陷入自我懷疑,于暗夜中無聲垂淚。
“或許你們不知道,我也曾經(jīng)在助教時板起面孔提醒過整堂課一直吵鬧的小孩兒;我也曾經(jīng)在你們吵架甚至打架時下意識地慌亂煩躁;我也曾經(jīng)在帶著微笑挨過疲憊的一天過后,一見宿舍的床便立刻癱倒。
“可你們好像只記得我的好。
“第一次課堂小練筆時,有十余張描寫我的紙條,稚嫩字跡寫下的‘溫柔’與‘微笑’,間或在課間或是手工課后送給我的小東西,以及最后離別時一個個眼含淚花的擁抱……
“我承認我對你們很用心,從每一節(jié)提前準(zhǔn)備并認真?zhèn)浜玫恼n,盡力記住每個同學(xué)的名字,到每次練筆時認真地批改和評語,給每個同學(xué)獨一無二的明信片贈言,和哪怕沒課也盡量多去陪陪你們的決心與行動。
“但你們的純粹的愛,始終讓我意想不到。我不知道自己何德何能,有幸遇到這樣天真又熱烈的你們,有幸被你們的陪伴與依賴溫暖,被你們的童真與歡笑治愈。
“你們問我,為什么看向你們時的目光和平時的我不一樣。那是因為,我望向你們,便望向了不摻雜質(zhì)的熾熱。那種熾熱,像是雪天的木屋里,坐在壁爐前烤火,將我的心與目光一并烤得溫?zé)帷?/p>
“你們問我,何時還能再見我,可這個問題的答案實在難說。我們的緣分本就是一期一會地走過,過度的念念不忘只會讓彼此徒增折磨??晌也蝗绦目茨銈兪洌缃褡詈笠淮握驹谥v臺上的我,再也不能像第一次那樣坦然說出,我們只是兩周后再也不見的過客……眼角溫?zé)?,心也皺縮,我于是將自己的聯(lián)系方式打在最后一頁的幻燈片上,我于是答應(yīng)你們再有支教的機會還來銀川上課……
“可我們究竟能否再見,何時再見,只讓我憶起一首老歌—‘你問我何時歸故里,我也輕聲地問自己,不是在此時,不知在何時,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
“兩周很長,長得占據(jù)我五分之二的假期;兩周很短,短到我們才剛剛熟悉便又要分離。不過還好,兩周的時間里,我有幸與你們這樣鮮活的生命碰撞,與各異的靈魂共鳴,與我獨一無二的孩子們教學(xué)相長,共撥云翳。
“學(xué)校里,我只是再普通不過的學(xué)生,只是教育閉環(huán)上一個不起眼的質(zhì)點,可當(dāng)我站在這里,我終于明白了教育的意義,‘所謂的分?jǐn)?shù)、學(xué)歷甚至知識都不是教育的本質(zhì),教育的本質(zhì)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我是那么幸運,在比你們大不了多少的年紀(jì)幸遇良師,我于是暗下決心,想將這份師者大愛傳遞下去。最后的下午,我對你們說,作為曾經(jīng)被搖動的樹、被推動的云與被喚醒的靈魂,我想,這份視野與知識的傳遞,就是教育的最高意義。彼時,我腦海中是我的老師教書育人的模樣,是她對我的日漸月染與教化。她教會我寫作要追求真情實感,她在我高考前夕祝福我‘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魚’……她教會我的我所記得的一切,我也會一一向你們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