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文章旨在探索新媒體交互語境下,紅色文化主題展館如何進行科學的展示傳播設計。方法:文章采用文獻研究法,梳理相關課題研究,并形成初步認識。同時結合案例分析法,以八一南昌起義為例,進一步印證新媒體交互語境下紅色文化主題展館展示傳播設計的有效性與科學性。結果:新媒體交互語境下,紅色文化主題展館展示傳播具有交互性、非線性、虛擬性等審美特征,具體可采取遺址保護、場景還原、科技表達等設計方法。結論:新媒體交互語境下,紅色文化主題展館展示傳播具有顯著的審美特征,應開展科學的展示傳播設計,以傳承與弘揚紅色文化。
關鍵詞:新媒體;交互語境;紅色文化;主題展館;展示傳播設計
中圖分類號:G2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4)13-0-03
0 引言
新媒體交互語境對人們的思維習慣、工作節(jié)奏及生活方式產生了深遠影響,人們對文化的認知與需求也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這在紅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中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1]?!秶椅奈锸聵I(yè)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指出,“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橋梁,在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方面具有特殊作用”。部分學者對此展開了探討,丁夢如(2023)提出,交互設計在新媒體藝術展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可以滿足展示傳播的需求,增進與用戶的交流[2]。昌意鈞(2021)以婁底經開區(qū)雙創(chuàng)成果展示中心為例,探討其在新媒體語境下的展示設計,提出其有效調動了參觀者探索的主動性[3]。
在新媒體交互語境下,紅色文化主題展館面臨新的傳播機遇與挑戰(zhàn),如何促使紅色文化永葆青春,并推動紅色文化主題展館站在潮流前端,對紅色文化進行合理有效的展示傳播,是當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課題。
1 新媒體交互語境下紅色文化主題展館展示傳播的優(yōu)勢
1.1 輕松便捷,優(yōu)化體驗
與動輒數(shù)小時的長視頻相比,短視頻和以H5為代表的新媒體傳播模式,更符合用戶的碎片化閱讀習慣。新媒體互動語境下,傳播形式大致可以分為3類,即品牌自媒體(如微信公眾號等)、短視頻、電商平臺直播。雖然新媒體交互語境下紅色文化主題展館展示傳播形式多樣,但本質上順應了碎片化瀏覽傾向,新媒體交互傳播更加輕松便捷,優(yōu)化了用戶體驗,使紅色文化主題展館中蘊含的紅色文化價值意蘊得以高效地傳遞給受眾。
1.2 成本低廉,高效推廣
新媒體交互傳播主要發(fā)生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與傳統(tǒng)電視廣告、紀錄片相比,短視頻、H5雖然制作成本低,但并不意味著文化性與藝術性差。新媒體交互傳播要適應網(wǎng)民的審美趣味與使用習慣,合理調節(jié)內容時長和畫面切換速度,從而吸引受眾的注意力,使其主動轉發(fā)。紅色文化通過二次傳播,取得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展示傳播效果。
1.3 迎合趨勢,實現(xiàn)定制化
新媒體傳播紅色文化實現(xiàn)了定制化與個性化。例如,在傳播初始階段,當用戶通過微博、抖音等各種渠道接收紅色文化相關推送時,可根據(jù)自身偏好,篩選感興趣的紅色文化類型,平臺接收到用戶反饋后,下一次便能實現(xiàn)精準推送。用戶進入新媒體交互作品瀏覽頁面后,還可通過互動渠道與其他用戶溝通交流,進一步提高紅色文化的傳播效率。
2 新媒體交互語境下紅色文化主題展館展示傳播的審美特征
2.1 交互性
交互性是新媒體創(chuàng)作的主要特點。在新媒體交互傳播中,紅色文化主題展館和參觀者可以進行雙向的信息交換。新媒體互動傳播并非以紅色文化的傳播而告終,其指引參觀者深入思考,持續(xù)深化參觀者對紅色文化的認識;參觀者反饋自己的參展體驗,紅色文化主題展館則基于此不斷優(yōu)化自身。因此,新媒體互動語境的獨特之處,不僅在于運用各種現(xiàn)代技術傳播紅色文化,更在于使紅色文化主題展館深入人心,彰WcYJ1lETIriCxm66dIGI4fRFw/BDZ3XiwzLvTYArnrU=顯互動性[4]。
2.2 非線性
新媒體互動語境突破了傳統(tǒng)媒體在敘述方式上的線性順序,這種多重敘述的架構是以往的藝術形態(tài)所無法比擬的。新媒體互動語境的非線性還表現(xiàn)在紅色文化主題展館展示傳播的美學價值創(chuàng)造上,即根據(jù)參觀者的反饋和評價對展館進行及時更新和動態(tài)調整。這意味著新媒體互動不是價值意蘊對參觀者的單向傳遞,參觀者獲得了一定的參與權與主動權,從而在本質上解構了對紅色文化的認知與了解。
2.3 虛擬性
新媒體互動語境具有虛擬性,許多紅色文化主題展館常用新技術手段“再現(xiàn)”不同的時空情景,讓參觀者產生身臨其境般的美妙體驗。虛擬是新媒體互動語境最主要的表達方式,與傳統(tǒng)媒體提倡的真實不同,虛擬場景只是簡單“再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實場景,無須任何修飾,就能讓紅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3 新媒體交互語境下紅色文化主題展館展示傳播的設計方法與實踐案例
3.1 設計方法
3.1.1 遺址保護
紅色文化遺址是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歷史見證。對紅色文化遺址的重新使用應以保護為主,同時對其進行傳承和弘揚[5],賦予其新的活力。例如,利用新聞客戶端、視頻網(wǎng)站以及社交媒體平臺,為紅色文化傳播提供廣闊的空間,通過虛擬現(xiàn)實技術,廣泛傳播英雄事跡、歷史故事,激發(fā)大眾對紅色文化的興趣,讓參觀者在紅色文化主題展館中身臨其境般地感受黨的革命歷程與崢嶸歲月。
3.1.2 場景還原
可采用兩種手段進行場景還原。一是利用虛擬現(xiàn)實技術恢復場景,如利用Unity3D技術,對紅色文化主題展館進行交互式設計,重現(xiàn)歷史情景和英雄事跡,讓參觀者與其深入互動,從而優(yōu)化觀展體驗。二是利用實體建筑復原歷史情景。在這一過程中,要融入交互式設計,以增強參觀者的參與感(見圖1)。
新媒體交互語境下的紅色文化主題展館展示傳播設計有如下特征:一是真實性,呈現(xiàn)的空間場景可信,還原出革命年代的真實場景與英雄故事;二是交互性,這是紅色文化場景還原的關鍵,不僅因注重場景的重現(xiàn),還應融入交互設計,讓參觀者能與場景互動;三是體驗性,要使參觀者產生身臨其境般的感覺,引發(fā)其情感共鳴,優(yōu)化其觀展體驗。
3.1.3 科技表達
一是虛擬現(xiàn)實技術。為使參觀者與虛擬環(huán)境更真實自然地交互,應利用可視光學裝置將顯示屏上的影像放大,使參觀者產生身臨其境般的感覺[6]。此外,還可利用虛擬信息生成相應的氣味,增強臨場感。
二是人機交互技術。首先,沉浸式數(shù)字交互可通過佩戴式顯示器(HMD)、投影儀等,營造沉浸式體驗,參觀者可通過扭頭或擺動身體來操控觀看角度。其次,實體交互式虛擬展示。要將互動裝置按展示陳列形式或與陳列內容有關的對象組合,形成一種半浸入式的虛擬陳列,可通過操作實體互動裝置進行互動體驗,讓人直接感知到展覽的實物資料,從而深化對展覽的認識。最后,實體交互式虛擬展示。將虛擬的場景或對象和現(xiàn)實的場景或對象混合在一起,通過彌補或者加強,讓參觀者在沒有其他設備的輔助下,既能看到現(xiàn)實世界中的事物,又能看到投影出的二維或三維虛擬影像。
三是人工智能技術。首先,三維虛擬空間展示。通過3D軟件構建一個虛擬空間,其主要特點是互動性強、真實感強,能真實地再現(xiàn)視角變化與空間結構。在這個虛擬的紅色文化主題展館展示空間內,參觀者可隨意游覽,感受到與真實展示陳列幾乎相同的氛圍。其次,網(wǎng)頁嵌入式三維展示。將三維展示對象嵌入網(wǎng)頁,觀者可通過鼠標放大、旋轉,觀看紅色文化主題展館展示的信息。
3.2 實踐案例
以八一南昌起義為例,分析新媒體交互語境下紅色文化主題展館展示傳播設計,具體如下:
采用互動魔法壁來展示黨史、軍史部分,將乏味的書籍閱讀變成有趣的電子互動體驗,參觀者用手指輕輕觸碰書籍,將文字放大,即可進入閱讀狀態(tài)。在閱讀過程中,其可以對內容進行評論,也可以通過點贊等方式與其他用戶交流互動。在這面互動魔法壁中,不僅有軍事新聞、黨史書籍以及軍史,還有各種真實的場景圖片。參觀者可以通過瀏覽相關內容,體驗紅色文化和八一精神。
三維幻象技術武器展柜是一種新型的數(shù)字陳列方式,采用光學等相關理論,對被測對象進行3D成像,不需要佩戴眼鏡就能直接觀看。通過三維幻象技術展示中國軍隊的最新武器,包括潛艇、裝甲車輛、航空母艦以及戰(zhàn)略導彈等,能使觀眾獲得沉浸式體驗,培養(yǎng)其家國情懷。
通過數(shù)字技術,增強紅色文化主題展館展示傳播的交互性,能更好地吸引參觀者的注意力,使其對紅色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還可通過游戲等多種交互方式,提升參觀者的參與度,使其在愉悅、放松的氛圍中進一步了解紅色文化和八一精神,在心中種下一顆紅色文化的種子。
4 結語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新媒體交互語境得以出現(xiàn)在紅色文化主題展館中,呈現(xiàn)出一種全新的展示傳播方式,即沉浸式互動體驗,使參觀者真正參與到展示傳播活動中。未來,應深入研究紅色文化主題展館展示傳播設計方法,促進紅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參考文獻:
[1] 馬笑天.新媒體技術在博物館展示設計中的應用探析[J].美與時代(城市版),2021(3):84-85.
[2] 丁夢如.交互展示設計在新媒體藝術展中的沉浸式體驗研究[J].美與時代,2023(10):21-24.
[3] 昌意鈞.基于新媒體語境下的婁底經開區(qū)雙創(chuàng)成果展示中心設計[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21.
[4] 秦百惠.新媒體藝術環(huán)境下的展示設計研究:以《一雪·異世界》作品為例[J].聲屏世界,2022(7):61-63.
[5] 王小璐.基于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品牌展示設計研究[J].營銷界,2020(35):15-16.
[6] 劉丹丹,趙鑫.新媒體影像技術下沉浸式體驗館展示設計研究[J].文化產業(yè),2020(8):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