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一種旅行感受:回程總比去程快。這恰好證明了哈蒙德和巴瑞特的研究,“大腦是會偷懶的,它判定相同的場景和事物,是不需要一遍一遍儲存的”。小時候感覺時間過得慢,因為小時候我們都是一張白紙,每天接觸的東西都是新的,每天都能發(fā)現(xiàn)不同的東西,獲得不同的感受,大腦需要吸收和儲存的信息很多。而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對生活的熟悉程度越來越高,每天接觸的信息高度趨同,被大腦大段大段地整合刪并了,于是我們感覺時間變快了。
所以,你越是覺得時間過得快,說明你的人生越蒼白。一個人的一輩子,其實不是由一天天的吃飯、睡覺……這樣的事情堆積組成的。我們的大腦硬盤,根本不會記得這樣的日子。你還記得30天前的晚上吃了什么飯嗎?但你可能一輩子都記得,某一年的夏天你在迪斯尼看了一場盛大的煙花表演。所以帕斯捷爾納克說:人不是活一輩子,不是活幾年幾月幾天,而是活那么幾個瞬間。
如何才能對抗時間加速?哈蒙德有兩個研究結(jié)論:“有共性的回憶趨向于合并刪減,而標(biāo)志性的回憶傾向于鶴立雞群?!薄霸绞怯蟹欠惨饬x的事情,我們對它的記憶就越深刻?!彼?,對抗時間加速,要不斷地發(fā)掘一些新鮮的事物,不斷去領(lǐng)略一些從未見識過的東西,不斷去做一些有非凡意義的事情,當(dāng)記憶點增加了,你的這一月這一年也就變慢了。
翻譯家許淵沖有句名言:“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你要使你過的每一天,都值得記憶?!绷糇r間的唯一方式,就是把它變成珍貴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