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探討馬遠《水圖》的鮮活感。首先對鮮活感進行定義,并將其與“氣韻生動”的美學要求相聯(lián)系,其次分析《水圖》中鮮活感的表現(xiàn),包括水形象的線條處理和層次的染墨表現(xiàn),線條的提按、戰(zhàn)顫、動態(tài)感和節(jié)奏感,以及墨色的深淺、濃淡和干濕。這些表現(xiàn)手法不僅增強了畫面的立體感和空間感,還深刻體現(xiàn)了馬遠對水的深入觀察和理解。
一、鮮活感的定義
中國畫一直有“氣韻生動”的美學要求,畫作需要表現(xiàn)出生動活潑、富有靈性的藝術特點。鮮活感的定義是鮮靈活潑,一般用來形容食物新鮮、生物活潑的特性,這一點與“氣韻生動”的表述是較為相似的。對于大多流傳至今的中國人物、鞍馬名畫,人們都能體會到其鮮活感,如《簪花仕女圖》《五牛圖》等傳神生動,又充滿鮮活的生命力?!端畧D》中的畫面雖為非生物——水的姿態(tài),卻也體現(xiàn)出強烈的鮮活感。
二、《水圖》中鮮活感的表現(xiàn)
馬遠《水圖》共十二段,分別為“無名圖、洞庭風細、層波疊浪、寒塘清淺、長江萬頃、黃河逆流、秋水回波、云生滄海、湖光瀲滟、云舒浪卷、曉日烘山、細浪漂漂”。此作品主要描繪的是不同時期、不同意境下水的姿態(tài),少數(shù)畫面中也描繪了岸邊巖石、太陽等景物。馬遠對水的觀察已經(jīng)達到細致入微的程度,加之精妙的用墨用線,以及其對整體畫面的把握能力,作品《水圖》的鮮活性令世人驚嘆。
(一)水形象的線條表現(xiàn)
古今以來總結出的中國畫中水的畫法有染水、皴水、勾水及留白。在《水圖》中,馬遠主要采用勾水法,運用不同粗細、長短、濃淡的線條,成功地呈現(xiàn)出水姿態(tài)的變化。這些線條或細膩如發(fā)絲,或粗獷如狂草,或輕柔如流水,或剛勁如山石,每一種線條都準確地對應水的不同形態(tài)和特質。《水圖》中描繪水的線條大致可以分為兩組,一組是水波較為激蕩的,一組是水紋較為平緩的,“層波疊浪”“黃河逆流”“云生滄?!薄霸剖胬司怼睔w為第一組,余下則為第二組。
不論是哪種水紋面貌,馬遠處理勾勒水紋的線條時都大膽表現(xiàn)了線條的提按、戰(zhàn)顫。在大多勾水法的繪制中,描繪水的線條都是較為平緩的,目的是表現(xiàn)水本身“柔軟細膩”的質感,這種方法固然沒有問題,但是水本身的力量感較難體現(xiàn)出來。在《水圖》中,馬遠更多通過提按變化體現(xiàn)出水的力量感與生命力,如“層波疊浪”為大幅度起伏的波浪,“湖光瀲滟”為湖水的柔波,這兩段中水的線條都具有提按的變化。馬遠這樣繪制水紋不是無端的發(fā)揮,而是因為他把握住了水的特質,且加入了情感表達。水本身的變化是相當豐富的,不同情況下水紋的表現(xiàn)不同,給人的感受也不同,鑒于此,畫水的線條自然也要靈活變化。馬遠進行了十分細致的觀察,感受深刻,因此其畫作中的線條更能夠體現(xiàn)出水的真實、鮮活性。
除了線條本身的戰(zhàn)顫與變化,馬遠還通過線條的動態(tài)感和節(jié)奏感使畫面充滿生機和活力。其通過線條的起伏、轉折和變化,生動地表現(xiàn)了水的流動和波紋。這些線條或曲折蜿蜒,或盤旋翻滾,或急速奔流,或悠然自得,每一種線條都傳達出了水的不同動態(tài)和節(jié)奏。這種動態(tài)和節(jié)奏使得畫面中的水仿佛有了生命,呈現(xiàn)出一種鮮活而靈動的狀態(tài)。并且,馬遠通過不同粗細、濃淡的線條的疊加和交織,使畫卷形成了層次感。這種層次感不僅使畫面中的水更加立體和真實,還使觀眾能夠感受到水的深度和廣度。例如,對“秋水回波”(見圖1)的遠處水紋(上)與近處水紋(下)進行對比,可以明顯感覺到濃淡、虛實的變化,這樣的處理在每一段中都有所體現(xiàn)。如此一來,《水圖》的鮮活感、生命感得到了充分的展現(xiàn)。
(二)層次的染墨表現(xiàn)
在《水圖》中,馬遠巧妙地通過墨色的深淺、濃淡和干濕,以及層次豐富的染墨技法,將不同情境下的水面空間和質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诹舭追?、皴水法等畫出的水大多是無或者少量墨色,但《水圖》中每一段的染墨基本都不少,從深邃的潭水到淺淺的溪流,從激蕩的浪頭到平緩的水流,墨色的濃淡干濕如同水的波紋,每一種形態(tài)都給人以不同的視覺感受。比如,“寒塘清淺”的畫面是平靜的水塘和臨近水邊的小岸,但染墨方面一點也沒馬虎對待,水岸用墨色染就,采用沒骨的技法,在墨色上覆以寥寥幾筆水波紋線條的勾勒,簡單又明確地展現(xiàn)出被清水覆蓋的岸底、岸邊石塊與流動的水的關系。畫面中部即水塘漸深漸遠處染上了淡墨,一方面表現(xiàn)出寒塘平靜的水平線,另一方面給觀者提供了無盡的空間想象。總體來說,水岸的墨色要深于水平線的墨色,這是為了表現(xiàn)出前后的空間,這種生動鮮活的空間表現(xiàn)方法在其他幾段中也有體現(xiàn)。在“云舒浪卷”中,馬遠在水頭處進行留白,其他地方墨色染深,凸顯出浪頭的精彩變化與水面的起伏變化之大。而“云生滄?!保ㄒ妶D2)中的水面基本都是稍濃的墨色罩染,云的部分進行留空處理,邊緣用淡墨色細微染出。這種巧妙的處理手法,不僅增強了畫面的空間感和立體感,還使水與云的鮮活感都躍然紙上。
在染墨方面,馬遠對技法的使用鮮活到位,對墨色的控制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精妙地結合線條,使畫面中的水更加生動和立體。他通過染墨技法對富有變化和鮮活的線條進行填補,使水的形態(tài)更加飽滿和真實。這種線條與染墨的結合,不僅增強了畫面的表現(xiàn)力,還進一步突出了不同情況下水的鮮活感。
(三)情感的豐富表達
鮮活感是畫家情感的真實流露和個性的獨特展現(xiàn)。畫家需要對事物或主題對象進行詳細的觀察了解,在這個過程中畫者會形成對事物的情感感受并將其投注畫面。馬遠深刻體會到不同的水面形態(tài)給他帶來的感受,通過富有層次的染墨、獨特的勾水線條和巧妙的構圖等手法,將這種感受轉化為畫面上的鮮活感。這種鮮活感能夠直觀地傳達畫家的情感狀態(tài),使觀眾能夠感受到畫家的內心世界,從而產生情感共鳴。
在“無名圖”中可以感受到清風徐來、波光粼粼的靜謐感,“洞庭風細”傳達出平靜浩渺之感,“層波疊浪”體現(xiàn)出激昂滂湃之感,與“層波疊浪”同樣描繪激蕩水頭的“黃河逆流”則更多是交錯往返的水浪,讓觀者能夠深切體驗到黃河的生命力,以及黃河奔騰向前的氣勢。在“寒塘清淺”中,馬遠通過寥寥幾筆對水面進行勾勒,加上墨色的渲染,讓觀者仿佛身處天氣寒涼的小溪邊,能聞到帶著寒意的空氣,心生安寧?!皶匀蘸嫔健币草^為獨特,其中額外描繪了半輪紅日與山間景象,水面波紋不多,而是靈活地進行了點染,讓觀者感受到安靜寧逸??傮w上,《水圖》因馬遠的“悉其精能,造于簡略”,整體都充滿鮮活感,能夠讓觀者體會到“水”承載的豐富情感。
《水圖》中的鮮活感還能夠引發(fā)觀者對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與感悟。觀者在欣賞這幅畫作時,仿佛置身于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水域世界,能夠感受到水與生命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這種情感表達在馬遠的另一幅作品《踏歌圖》中也十分突出。馬遠對于表現(xiàn)事物鮮活的特點和表達豐富的情感是非常拿手的?!短じ鑸D》通過四個老農在群峰中“踏歌而行”的情景,體現(xiàn)出鮮活的生活氣息。人物的線條頓挫有力,布衣用簡短的線條勾勒而出,表明了百姓的身份,體現(xiàn)了他們動作的隨性,同時用群山襯出人們生活的恣意,這樣的畫面十分打動人心。
三、結語
如今,對于《水圖》的研究越來越多?!端畧D》引人矚目的原因在于其繪制水紋的精妙,線條的選擇與內容相得益彰,染墨到位而不死板,再加上情感的傳達,整個畫面都鮮活起來,故其成為傳世經(jīng)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