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還未深,我總喜歡出來走走,來北京好幾個月,習慣了路旁準時等待的月亮,也許最溫柔的就是夜色和月光了吧!那空曠的天際、不朽的星空總是散發(fā)出自然的力量,它們既包含了悠遠的時間,更舒展了廣袤的空間,輕輕陪伴著每個人前行的腳步,容納所有復雜的情緒。
我喜歡西什庫大街的市井煙火和質(zhì)樸平凡。春已將盡,飄飛起若隱若現(xiàn)的楊絮,在忽明忽暗的燈光下,有一路灰色調(diào)低矮的舊屋。西什庫大街原本是由于街上有明代皇城和紫禁城之間建立的甲、乙、丙、丁等十座皇家倉庫而得名,現(xiàn)在則是充滿了菜市、學校、醫(yī)院、便利店等生活的氣息。街道步行的區(qū)域不寬,來往匆匆,我多數(shù)時間會仔細地慢慢穿過流動的人群。與書頁里的文字相比,這里街道記錄的時間更加形象,一磚一瓦沉浸在燈光或是暮色里,坐在店里的人們推杯換盞,風里還不時傳來涮肉和麻醬交融的香氣,好像一百多年就是如此了。每次走過這里,總是在清楚和模糊之間,隱隱看見一幅慢慢展開的生活畫卷,可能在具體的生活中感覺不到時間的長度,時間只存在某些片段里。
故宮的角樓很受歡迎,無論白天還是夜晚,人們都喜歡與它隔河相望。方正的城墻從拐角向遠方伸展,像是角樓張開的強壯臂膀。黑暗中的角樓只剩下一個渾厚的輪廓,映襯著遠方的燈火閃耀,好似一尊靜定安謐的金剛單膝跪地,守護在須彌座上,肩負起他永世的職責。角樓沉默不語,只是護城河偶有微波拍打岸邊,時間在它身旁流過。我也沉默著從角樓旁走過,晚風舒適,霓虹柔和,角樓往里有最莊重美觀的建筑、最繁復綿密的浮雕,也有興衰勝敗。隨著腳步越走越遠,我和角樓像是在對方夢中不真實的幻想,沒有樣子,沒有名字,沒有記憶,只留下了一個模糊的背影。
故宮坐落在北大紅樓的西側,從這里往東,是繁華的王府井,它連接了過去和未來,時過百年,它依舊青春,依舊保有活潑、健康而年輕的生命力。它記錄著青春里真正的追求:大膽飛翔,飛去廣闊的世界,感受創(chuàng)造、燃燒、綻放的快樂,感受生命的美。
夜晚的風,穿過胡同里平凡的日子,也輕撫著宮墻的華麗和貴重。時間以同樣的方式經(jīng)過我們,我們則以自己的方式度過時間。
選自《重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