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點評 巴黎奧運會,中國健兒們在賽場上各展英姿,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盛李豪、黃雨婷、全紅嬋、陳芋汐等00后,如雨后春筍,紛紛冒頭,在大賽上張揚出青春的激情與活力。
中國古時雖然沒有奧運會這樣的運動大賽,但在一些特殊時令,也會有類似于運動會的全員狂歡。宋末元初人周密所著的雜史《武林舊事》曾提到:宋朝時,每年八月十五錢塘江大潮涌來之際,杭州會組織水性較好的本地少年數(shù)百人,披散著頭發(fā),身上刺滿花紋,手持大旗,爭先恐后迎著潮頭,在萬丈波濤中泅泳騰飛,做出各種姿勢,旗幟卻一點都不會沾濕。這樣的少年即被稱為“弄潮兒”,這樣的活動,也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極限運動”。
宋代詞人潘閬這首《酒泉子》,描寫的便是他在杭州觀看弄潮兒表演之后,留下的深刻記憶。詞的上闋寫八月十五,人們聚集在錢塘江邊圍觀弄潮的盛大景象,從“滿郭人”與“萬面鼓聲”可知,觀潮的現(xiàn)場人山人海,氣氛熱烈而歡騰。下闋寫弄潮兒們手執(zhí)紅旗在洶涌的波濤中出沒,卻一點水都沒讓旗幟沾上,其勇敢的身手、高超的技藝,成為他念念不忘的驚險回憶,以至于好多次做夢夢到這個場景,醒來后還覺得膽戰(zhàn)心寒,為健兒們捏一把汗。
這首詞氣勢雄渾、粗獷豪放,把弄潮兒們敢于和自然搏斗的大無畏精神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而盛贊這種精神的潘閬本人,也是一個狂野不羈的“詩人弄潮兒”。他的人生曾兩度卷入皇室的立儲事件,被以“謀反罪名”通緝,但他卻依然活得任性逍遙,生生把人生劇本寫成了傳奇。這樣的詩人,作這樣的詞,似乎也就不足為奇了。(文/常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