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節(jié)選)
[唐] 李 白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
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絕頂,下窺天目松。
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馀蹤。
大意
黃山聳立四千仞,有三十二座蓮花峰。
丹崖夾著石柱,有的像蓮花苞,有的像金芙蓉。
回憶往昔,我曾登臨絕頂,向下遠(yuǎn)眺天目山上的青松。
仙人煉仙丹的遺跡還在,他羽化升天處還留有遺跡。
旅行鏈接:說說黃山
黃山位于安徽省黃山市境內(nèi),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是“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奇松、怪石、云海、溫泉是黃山“四絕”。
在中國,具有氣勢的大山才能稱為“岳”。中國有“五岳”之說,而黃山卻能集“五岳”的雄偉、險(xiǎn)峻、煙云、飛瀑、峭石于一身,展現(xiàn)出它卓然的風(fēng)姿。
奇松。松是黃山最奇特的景觀,百年以上的黃山松數(shù)以萬計(jì),它們大多生長在巖石縫隙中,盤根錯(cuò)節(jié),傲然挺立,顯示出極為頑強(qiáng)的生命力。松不僅為黃山披上了綠裳,還為黃山增添了一份靈動(dòng)。玉屏峰東側(cè)的迎客松成為黃山的象征,年年歲歲迎接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們。
怪石。黃山的怪石以奇取勝,以多著稱。處處可以看到險(xiǎn)峰林立,危崖突兀,山頂、山腰和山谷等處廣泛分布著花崗巖石林和石柱,巧石怪巖猶如神工天成,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態(tài)各異,構(gòu)成了一幅幅絕妙的天然山石畫卷。
云海。許多從黃山歸來的游客都會(huì)對黃山的云海贊不絕口?!包S山自古云成?!保S山是云霧之鄉(xiāng),以峰為體,以云為衣,其瑰麗多姿的“云?!币悦馈?、奇、幻享譽(yù)古今。
溫泉。黃山溫泉,古稱“靈泉”“湯泉”“朱砂泉”,它由紫云峰下噴涌而出,和桃花峰隔溪相望。傳說,軒轅黃帝就是在此沐浴后羽化升天的。
故事鏈接:黃帝煉丹升仙
傳說,遠(yuǎn)古時(shí)期,浮丘公推薦黃帝到安徽黟山修道。黃帝領(lǐng)著眾臣子踏遍黟山七十二峰,采得千百味藥材,用丹井之水在煉丹臺(tái)上煉丹。這一煉便是四百八十年。丹成之后,黃帝服用了七粒,便可騰空,須發(fā)也由白變黑,滿面紅光。之后,他又在黟山下的溫泉中連泡七天七夜,全身的老皺皮膚隨流水漂去,頓時(shí)返老還童。
黃帝浴罷,溫泉的上空祥云縹緲,且有白龍出現(xiàn)。等到云霧散開后,空中徐徐降下珠函、玉壺各一件,函內(nèi)有寶冠、霞衣、珠履,壺中是甘露瓊漿。黃帝戴寶冠,披霞衣,躡珠履,飲甘露瓊漿,乘著飛龍上天去了。
后來,唐玄宗為了紀(jì)念黃帝,于天寶六年(747)下旨改黟山為黃山。
(改編自《跟著詩詞去旅行》和《講給孩子的詩詞中國 藏在古詩詞里的名山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