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電寶行業(yè)普遍存在借還困難、計費標準方式不合理、質量性能差異大、管理維護不到位等問題一直為消費者所痛斥,此前消費電子也發(fā)布了相關報道。近日,廣東省消委會向包括街電、美團充電寶、怪獸充電、小電、搜電等10家企業(yè)進行了通報并要求整改。但其中搜電、街電、電飽飽等3品牌所屬的兩家企業(yè)尚未回應。
據中國電子商會旗下的消費服務保障平臺消費保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平臺共收到共享充電寶相關投訴15,732件,涉訴金額為151萬元,有效投訴解決率為71.47%。
2020-2022年期間,共享充電寶投訴量上升趨勢明顯,2022年投訴量增長至6,454件,同比增長超三倍,涉訴金額為74萬;2023年投訴量為3,942件,同比下降38.92%;2024年1-7月累計投訴量為2,862件。
在投訴量方面,小電、街電和怪獸充電位居前三,三者共占總投訴量的34.02%。投訴解決率方面,小金充電、包小電、怪獸充電和小電的投訴解決率均超85%,而美團充電寶、美小電、速綠的投訴解決率相對較低。
近日,黃先生在消費保平臺投訴稱,他在街電App上租借了充電寶,并在臨近1小時進行歸還。然而,街電的計費系統(tǒng)并未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扣費操作,導致黃先生在未被告知的情況下被多扣了一個小時的費用。他通過街電客服渠道進行了投訴,但問題并未得到及時解決。
據統(tǒng)計,共享充電寶的主要投訴問題涉及收費問題、退款糾紛、押金退還、客服電話難接通、系統(tǒng)故障和霸王條款。其中,收費問題投訴占比高達31.82%,位居榜首;退款糾紛占比為17.60%,排第二。
消費者郭女士在消費保平臺投訴稱,自己租借了美團充電寶,只用了一分鐘就被扣6塊,疑似計費時長與實際使用時長不符。同樣,消費者林先生也表示,自己在掃描搜電品牌的充電寶后,不到一分鐘就歸還了,卻被直接扣39元。
根據涉訴金額分布情況可知,金額在50-100元以內的投訴占比66.69%;其次是金額小于50元的投訴,占比為21.07%。
投訴用戶畫像顯示,男性占比53.72%,女性占比46.28%;00后投訴占比最高,為52.49%,90后占比為35.93%。
地域分析顯示,共享充電寶相關投訴中,成都市的用戶以6.53%的投訴占比位列第一;廣州市、深圳市占比分別為5.07%和4.92%,排名第二、第三。
針對共享充電寶相關消費投訴,消費保研究院專家建議如下:
首先,明確告知消費者充電寶的使用費用,包括計費標準、計時方式等,避免因信息不透明導致的誤解。
其次,確保計費系統(tǒng)的準確性,避免因系統(tǒng)錯誤導致消費者支付額外費用。
第三,定期檢查和維護共享充電寶設備,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減少因設備故障給消費者帶來的不便。
第四,通過App或服務點的提示,教育消費者如何正確使用共享充電寶,包括歸還流程、注意事項等。
首先,在使用共享充電寶前,仔細閱讀服務條款,了解計費方式和使用規(guī)則;同時,查看其他用戶的評價和反饋,選擇信譽好的服務商。
其次,使用完畢后,及時歸還充電寶到指定地點,避免因超時產生額外費用;如果遇到計費問題或設備故障,保留相關證據,如截圖、視頻等,以便投訴時使用。
第三,如果遇到商家的不法行為或服務質量問題,要及時與客服協(xié)商解決。如果協(xié)商不成,可以向相關部門或第三方平臺投訴,維護自身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