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中通過理論研究與實際案例相結合,深入剖析了當前瀝青攤鋪技術實施過程中存在的材料不均勻、攤鋪機操作不穩(wěn)定、溫度控制不當等主要問題及其成因,提出了相應的技術改進措施與策略,以提高施工效率和道路質量。研究成果展示了新技術應用的有效性,為市政道路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預期將顯著優(yōu)化市政道路施工的質量與性能。
【關鍵詞】市政瀝青路面施工;攤鋪技術;效率優(yōu)化;道路質量
【中圖分類號】TU99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6028(2024)08-0149-03
0 引言
瀝青路面作為市政道路施工的核心部分,其質量直接決定道路性能和壽命。城市化進程加速對市政道路質量和耐用性的要求不斷提高,瀝青攤鋪技術的優(yōu)化因此成為提升道路質量和延長壽命的關鍵。研究深入剖析當前該技術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應用現狀,如材料不均勻、攤鋪機操控不穩(wěn)和溫度控制不當等問題,分析探討技術創(chuàng)新和工藝改進,進一步提高攤鋪效率與質量,為市政道路施工提供更科學實用的技術支持。
1 瀝青攤鋪技術概述
1.1 瀝青材料的選擇與特性
瀝青作為路面建設的主要材料,其性能直接關乎道路的質量與耐用性。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常用的瀝青材料有熱拌瀝青和改性瀝青。熱拌瀝青因具備良好的工作性和成本效益而被廣泛應用,適用于各種交通條件下的道路,改性瀝青則添加聚合物等改性劑提升了瀝青的高溫穩(wěn)定性和低溫抗裂性,致使路面更為耐磨且抗老化性能更強[1]。選擇恰當的瀝青材料需考量路面設計的使用壽命、預期交通載荷以及氣候條件等因素,以確保材料的性能能夠契合道路工程的需求。
1.2 現行攤鋪技術的工藝流程
瀝青路面的攤鋪工藝是保障道路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現行的瀝青攤鋪技術主要涵蓋基層處理、攤鋪及壓實等三個基本步驟?;鶎犹幚硎潜U蠑備佇Ч那疤?,需要對基層進行平整和壓實,保證無松散或者水分問題。瀝青混合料的攤鋪需使用攤鋪機均勻鋪設,控制好攤鋪的速度和厚度,以確?;旌狭系木鶆蚝秃穸纫恢隆簩嵶鳂I(yè)是確保瀝青層與基層良好結合的重要步驟,通常借助壓路機進行多次壓實,直至達到設計要求的密實度。伴隨技術的進步,智能化攤鋪技術如導航攤鋪系統和在線材料控制系統也正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瀝青攤鋪中,以提升攤鋪的精確度和效率。
2 市政道路施工的特殊要求
2.1 市政道路的結構與功能要求
市政道路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構成部分,不僅要承擔交通流量,還得滿足城市美觀以及公共安全的需求。市政道路的結構通常涵蓋路面、基層、基底層和排水系統等若干部分,每一部分都必須依照規(guī)定的標準來進行建設。路面設計需要考慮耐久性和抗滑性,選擇合適的瀝青混合料進行攤鋪?;鶎雍偷谆鶎拥牟牧弦约昂穸刃枰軌蛑晤A計的交通負荷,防止路面變形與損壞。市政道路還需要配備有效的排水系統,以避免雨水積存致使路面損壞或者引發(fā)行車安全問題。
2.2 道路施工中的環(huán)境與安全考慮
在市政道路施工當中,環(huán)境保護和安全是兩個不容忽視的關鍵,環(huán)境保護主要牽涉到施工過程中的噪聲控制、塵埃抑制以及廢物管理。采取諸如使用低噪聲施工設備、覆蓋防塵網以及合理處置施工廢料等有效舉措,是保障施工活動對周圍環(huán)境影響最小化的基本要求。安全方面,道路施工必須執(zhí)行嚴格的現場安全管理措施,包含但不限于設置清晰的安全標志,確保施工區(qū)域的圍擋穩(wěn)固且明顯可見,以及為施工人員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訓和防護裝備[2]。鑒于市政道路施工常常在繁忙區(qū)域開展,還需要設計有效的交通引導方案,以防施工期間給城市交通帶來過大影響,確保施工和市民生活的雙重安全。
3 現有攤鋪技術的主要問題
3.1 常見技術難題及其成因分析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瀝青攤鋪技術所面臨的技術難題主要涵蓋瀝青混合料不均勻、攤鋪機操作不穩(wěn)定以及溫度控制的不當。瀝青混合料的不均勻性直接對路面的強度和耐久性產生影響。這種不均勻是由原材料的質量波動、混合過程的不精準控制,以及不理想的運輸和存儲條件所引發(fā)。如果瀝青和骨料的混合不夠充分,或者混合時間不合適,便會導致混合料在攤鋪過程中出現分離,進而對路面的均勻性和性能造成影響。
攤鋪機操作不穩(wěn)定是另一個重要問題。操作不穩(wěn)定可能體現為攤鋪速度的起伏和攤鋪厚度的不一致,這些通常是由操作人員經驗欠缺或者設備維護不當所導致。攤鋪速度的不一致會致使瀝青混合料的溫度在攤鋪時產生變化,從而影響壓實效果和路面的最終質量。厚度控制的不準確性也會引發(fā)路面不平整,增大后期養(yǎng)護成本。
溫度控制的不當是對瀝青路面性能產生影響的重要因素,在瀝青的攤鋪和壓實過程中,如果混合料的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對黏結性和流動性產生影響[3]。恰當的溫度控制能夠確保瀝青混合料在施工過程中維持最佳的工作狀態(tài),進而提升路面的結構完整性和使用壽命。精確的溫度監(jiān)測和調控機制是保障瀝青攤鋪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經過這些分析,能夠更好地理解并解決瀝青攤鋪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確保市政道路施工的質量和效率。
3.2 對施工質量與效率的影響
這些技術難題對施工質量和效率的影響極為顯著。材料的不均勻性會致使路面出現裂紋、車轍或者其他早期損壞現象,增添維修成本并縮短道路的實際使用壽命。操作不穩(wěn)定不但影響路面質量,也會導致施工進度的延遲,特別是在復雜或者高交通量的市政道路施工項目中,攤鋪機的任何小幅度操作失誤都有可能造成大面積的返工。溫度控制問題不僅影響瀝青的黏合性能,增大道路養(yǎng)護難度,也會在施工中造成材料浪費,因為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或許需要重新處理或者替換。提高瀝青攤鋪技術的精確度和可控性,是提升市政道路施工質量與效率的關鍵。
4 新技術的引入及應用效果
4.1 創(chuàng)新攤鋪技術的研發(fā)背景
隨著市政道路建設需求的不斷增長以及對道路質量和施工效率提出的更高要求,傳統的瀝青攤鋪技術已逐步難以滿足現代城市發(fā)展的需求,這有力地推動了創(chuàng)新攤鋪技術的研發(fā),尤其是在材料科學、自動化技術以及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所取得的進步。溫拌瀝青技術降低攤鋪和壓實瀝青的溫度,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還保持了瀝青的工作性能。自動化攤鋪技術,如智能攤鋪系統,集成高精度傳感器和實時數據處理,對攤鋪參數進行了優(yōu)化,提高了施工的精度和速度。這些創(chuàng)新技術的引入旨在提升路面質量、延長道路壽命、降低施工成本和減輕環(huán)境影響。
4.2 案例分析:新技術在實際施工中的應用
在實際施工當中,新技術的應用效果往往是和傳統技術進行比較來加以驗證的。以某市政道路項目為例,項目運用了溫拌瀝青技術以及智能攤鋪系統[4]。施工前后的數據對比表明,溫拌瀝青技術切實有效地降低了施工過程溫室氣體排放量,還提升了施工效率。智能攤鋪系統的應用則相當顯著地提高了路面的平整度以及壓實質量。表1呈現出使用傳統技術與新技術的施工效率和質量指標的對比情況。
案例表明,引入新技術,不但提升了施工效率和路面質量,而且在環(huán)保方面作出了顯著貢獻,充分展示了創(chuàng)新技術于市政道路施工當中的應用價值和潛力。
5 問題解決策略與實施
5.1 針對性技術改進措施
在應對現有攤鋪技術所遇到的問題時,技術改進措施乃是關鍵所在,對瀝青混合料的不均勻性這一問題,能夠引入更為精密的材料配比以及混合控制系統來予以解決。這涵蓋了運用自動化的配料系統以及在線質量監(jiān)測技術,確保材料的每一個批次均可達到一致的質量標準。為化解攤鋪機操作不穩(wěn)定的難題,可以采納先進的自動控制系統以及傳感器技術,實時對攤鋪速度和壓實壓力予以調整,保證攤鋪的均勻性與精確度。對溫度控制的問題,引入溫度傳感器以及實時調節(jié)設備,能夠在整個攤鋪過程當中精確把控瀝青混合料的溫度,提升路面的質量與性能。
5.2 策略的實施過程與監(jiān)控
在實施這些技術改進措施的進程之中,有效地監(jiān)控和管理屬于成功的關鍵要素。在實施的初期階段,需要對所有施工設備展開升級或者更換的操作,包括安裝全新的傳感器和控制系統。施工人員需要接受與之相應的培訓,以便熟悉新技術和操作程序[5]。在施工的過程當中,應構建一個綜合的監(jiān)控系統,實時收集施工數據,如材料溫度、攤鋪速度以及壓實情況。應使用中央數據庫分析采集到的數據,從而能夠及時對施工參數做出調整。建立定期評審和調整的機制同樣是必要的,借由對施工數據和反饋展開分析,對技術和流程持續(xù)進行優(yōu)化。經過這樣的實施過程以及嚴格監(jiān)控,可以確保技術改進措施能夠切實有效地解決現存的問題,并提升市政道路施工的整體質量和效率。
6 技術應用的效果評估與優(yōu)化
6.1 技術應用后的效率與質量提升
引入創(chuàng)新攤鋪技術以后,市政道路施工的效率和質量有了顯著的提高。憑借使用溫拌瀝青技術和智能攤鋪系統,不但降低了施工過程當中的能源消耗以及環(huán)境影響,而且提升了路面的整體性能和耐用性。溫拌瀝青的運用降低了攤鋪瀝青所需要的溫度,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維持了瀝青混合料的工作性能,避免了在高溫下瀝青的過度老化。智能攤鋪系統精準地控制攤鋪速度和壓實力度,保證了路面的均勻壓實,極大地提高了路面的平整度和載重能力。這些技術的應用不但提升了施工速度,降低了返工率,還延長了道路的使用壽命,降低了長期維護的成本。
6.2 持續(xù)優(yōu)化與調整的方法
為了保證新技術能夠持續(xù)發(fā)揮出最大的效能,運用動態(tài)優(yōu)化和調整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建議推行基于數據的決策支持系統,收集并分析施工過程的關鍵數據(如材料溫度、攤鋪速度、壓實數據等)。借由數據分析,能夠識別出施工過程中潛在問題和改進之處,進一步對施工參數和工藝流程做出調整。建議定期對施工設備和技術展開評審和升級,以適應持續(xù)變化的施工環(huán)境和技術發(fā)展[6]。強化施工團隊的培訓和技能提升也是持續(xù)優(yōu)化的關鍵所在,保證所有的操作人員都能夠熟練地掌握新技術并有效地應用于實際工作之中。這些持續(xù)優(yōu)化與調整的方法,能夠確保技術應用的長期有效性,持續(xù)提升市政道路施工的效率和質量。
7 行業(yè)標準與建議
現行行業(yè)標準于市政道路施工和瀝青攤鋪技術給予了基本的指導,保障了施工質量和安全性。伴隨新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以及環(huán)境保護要求的提高,現有的標準在某些情況下已然呈現出不足之處。在當前的標準當中,對溫拌瀝青的應用指導相對較少,未能充分彰顯其環(huán)保和節(jié)能的優(yōu)勢。智能化攤鋪技術的規(guī)范亦不夠完備,缺少對先進設備和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清晰明確要求。建議對現行標準予以修訂和更新,增添有關新材料和新技術的應用指導,增強標準的適應性與前瞻性。應強化對施工過程監(jiān)控和質量評估的指導,保證施工過程的透明度與可追溯性,提高整體工程質量。
在推廣新技術以及提升行業(yè)標準中,制定有效的激勵措施,激勵企業(yè)采用環(huán)保且高效的施工技術。使用溫拌瀝青和智能攤鋪技術的項目提供稅收優(yōu)惠或者補貼,能夠切實有效地推動這些技術的應用。在實施策略中,建議設立專門的技術推廣和實施小組,負責新技術和新標準的推廣工作,監(jiān)測實施效果,定期評估并調整政策內容,以適應技術發(fā)展和市場需求的變化。經過這樣的方式,將會有效推動市政道路施工技術的持續(xù)進步以及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8 結語
文中全面探討了市政道路施工中瀝青攤鋪技術的技術概述、特殊要求、現有問題及解決策略、新技術引入和采納建議等。對這些關鍵要點的詳細分析,不但理解了該技術的復雜多樣,還突出了持續(xù)革新優(yōu)化的必要。隨著新材料和自動化技術發(fā)展,市政道路建設將更高效環(huán)保。
參考文獻
[1] 徐昊旸.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中的攤鋪技術研究[J].建材發(fā)展導向,2024,22(10):40-42.
[2] 張帆.市政道路施工中瀝青混凝土路面攤鋪技術的應用研究[J].散裝水泥,2021(4):109-110.
[3] 虎小鈺.瀝青混凝土路面攤鋪技術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應用[J].運輸經理世界,2021(4):149-150.
[4] 吳崑宇.市政道路工程中瀝青路面施工技術應用探討[J].四川水泥,2020(12):109-110.
[5] 高崇新.市政道路施工中瀝青混凝土路面攤鋪技術的應用[J].中外企業(yè)家,2020(12):133.
[6] 程怡.市政道路施工瀝青路面平整度的影響因素及控制對策[J].企業(yè)科技與發(fā)展,2021(8):204-206.
[作者簡介]鄭思洽(1996—),男,廣東汕頭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市政路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