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Python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存在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不足、職業(yè)鏈接缺乏、考核效果不佳,以及學習過程中“重模仿缺創(chuàng)新”等問題,研究以OBE教學理念為理論基礎,以“重構教學內容、確立教學目標、開展混合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多維立體評價、落實課程思政”為研究思路,通過預新知、析項目、學新知等8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教學實踐研究,研究對高職實踐課程教學質量改革有一定的理論與實踐價值。
關鍵詞:OBE理念;高職;Python;教學范式;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4)24-0169-03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0引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ǎng)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苯逃?、財政部2021年8月發(fā)布的《關于實施職業(yè)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中指出,要“重點支撐職業(yè)教育教師、教材、教法改革(三教改革)[1]。
1 Python程序設計課程存在的問題
程序設計類課程是高校計算機信息類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也是培養(yǎng)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2]。Python程序設計的課程定位是大數據技術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編程素質,通過“教、學、做”一體化教學,使學生掌握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并逐步形成正確的程序設計思想,能夠熟練地使用Python編寫應用程序解決實際問題,為后續(xù)課程及其他程序設計課程的學習和應用打下基礎。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教學內容陳舊、配套資源不足。教師憑借傳統教材、個人經驗和網絡資源進行授課。教學內容枯燥,不能吸引學生興趣,配套資源不足。
第二,教學過程中模仿大于創(chuàng)新。學生在課堂上照搬教師答案,才能完成實訓任務,部分同學有一定的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對Python語法不熟悉,不知如何去編寫代碼。
第三,教學實踐內容與職業(yè)缺乏鏈接。課程教學主線是編程語言的知識點順序,內容以編程語言的學習為主,過分強調語法知識等語言細節(jié),不能吸引學生興趣[3]?,F有教材中的案例以數學問題為主,而非來源于真實的項目,學生實訓內容與真實項目之間缺乏鏈接,不能激發(fā)學習興趣,缺乏學習目標。
第四,教學方法和手段缺乏多樣性。教師的授課方式以講授為主,不能發(fā)揮“學生主體”的學習能動性,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不能針對學生的不同需求給予不同的指導,不能因材施教。
第五,考核方式不能客觀評價學習結果。課程考核方法一般由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兩部分構成。其中平時成績主要由考勤、課堂表現和作業(yè)等構成,期末成績則是一套操作試卷,這種單一性的考核機制忽視了對學生批判精神、學習態(tài)度、團隊合作能力、分享與表達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的客觀評價,不能衡量學生真實的項目開發(fā)能力。同時,考核方式的導向,使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意識,學習能力較差,背離課程的教學目標。
2 基于OBE理念的Python課程改革思路
針對課程目前存在的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手段不足等問題,綜觀其因,在于Python程序設計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yè)基礎課,與真實的工作崗位脫離,未能與職業(yè)目標掛鉤,導致學生不能激發(fā)學習動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與課程定位。
2.1 理論基礎:OBE理念
OBE理念又稱成果導向教育,要求明確關注和組織教育系統中的一切環(huán)節(jié),圍繞著一個目標,按照不同的要求,制訂不同的教學方案,提供不同的學習機會,讓所有學生在學習歷程結束時,取得勝任工作的能力[4]。OBE是工程教育認證的一個核心理念,因而,在OBE理念導向下開展教改研究顯得尤為迫切[5]?;贠BE的成果導向教育,應用于Python這門技能型課程中,對工作崗位進行拆解,制定課程標準,重構教學內容,開發(fā)出模塊化的項目,將能夠滿足本課程的教學范式改革需求,也是我國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對新工科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
2.2基于OBE理念的教學范式設計思路
基于OBE的Python項目式教學范式改革,主要從教材的內容重構、教師的課程理念、教法的項目式變革、考核方式等方面開展(如圖1)。
通過調研Python程序設計的行業(yè)大數據,了解就業(yè)需求;調研企業(yè)崗位,了解職業(yè)技能;調研同類院校,了解課程內容。同時查閱大數據技術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國家標準、國家職業(yè)分類大典,以及近年來專業(yè)發(fā)展相關文件。將調研與文件分析相結合,確定本學科對應的典型工作崗位和本崗位所需要的職業(yè)能力,然后根據崗位所需要的職業(yè)能力,提取學科所對應的培養(yǎng)目標,制定OBE課程標準;根據典型工作崗位設計,設計項目任務;轉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活動,充當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者、合作者;將傳統講練式的教學方式,轉變?yōu)轫椖渴浇虒W,讓學生在項目實戰(zhàn)中發(fā)現問題、主動學習、明確學習目標,提高項目開發(fā)能力;設置多主體考核方式,實現全方位無死角測評;設置多元化考核內容,實現期末考核的無限接近真實性。
3 基于OBE的Python教學范式具體設計
3.1基于工作崗位,重構教學內容
在2022年頒布的教育部《職業(yè)教育專業(yè)簡介(2022)》、2021年頒布的教育部《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分類大典(2022年版)》和《大數據技術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2023)》的文件指導下,經過企業(yè)調研,確定了計算機程序設計員的職業(yè)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在此基礎上設計教學內容(如表2所示),并制定了基于OBE的大數據編程Python課程標準,以階梯式任務驅動的內容安排,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并融入工匠精神、勞動觀念等要素。
3.2明確學生特點,全面掌握學情
在實踐教學中,以重慶旅游職業(yè)學院2022級大數據技術專業(yè)2班為例。通過前序課程信息技術的學習和調研訪談,做出如下學情分析:
知識與技能基礎方面:通過前序課程的學習,90%以上同學掌握了Windows操作系統和Office辦公軟件的基本操作,有10%的同學基礎較為薄弱。
認知與實踐能力:調查發(fā)現,同學們思維活躍,喜歡追求新事物,但是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不足,其中80%的同學來自普高,20%的同學來自職高,職高的同學相對在實踐能力上優(yōu)于普高生,但普高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優(yōu)于職高生。
學習與特性簡析:善于觀察模仿學習,喜歡動手進行實踐操作,并希望得到及時的結果反饋,在自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僅有10%的學生表現出明顯的自學意識,有2%的同學缺乏學習主動性,習慣等待老師講答案后再照抄??傮w體現出自主學習能力差、厭煩理論知識、創(chuàng)新能力差、容易遺忘的特點。
3.3依據課程標準,確立教學目標
依據大數據技術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課程標準,在學情分析基礎上,確立教學目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細化到每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沉浸式的思政教育,潤物細無聲。
課程內容結合全國計算機二級Python、全國大學生計算機能力挑戰(zhàn)賽(Python賽項)等的要求,制定了教學目標。
3.4助推質量發(fā)展,實施混合教學
課程采用了線上線下相混合的教學模式,使用了多種信息化手段和資源開展教學,使教學更加高效、便捷、生動和有趣,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和質量。
第一,依托超星學習通,開展內容預習、數據收集和課前測試。
第二,依托在線實訓平臺,開展課堂實訓,實時跟蹤反饋學習成果,并在課后發(fā)揮智能學伴,指導課后實訓。
第三,依托極域課堂管理軟件,實現教師對學生屏廣進行任務發(fā)布、重難點講解,實現學生個人屏幕的共享來進行學生的反思總結,實現教師對學生課堂行為的實時觀測,以達到課堂實訓的全流程監(jiān)控。
3.5突出學生主體,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
第一,以學生為中心。轉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制定教學設計,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描述任務,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供豐富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和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維持學生持續(xù)學習的意愿,錘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以工作任務驅動。采用模塊化教學,設計層層遞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確定分層目標,采用“項目情境和任務驅動”的教學設計,將新的技能知識蘊含于實訓任務中,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培養(yǎng)其社會責任、理性思維、樂學善學、勤于反思、問題解決的核心素養(yǎng)。
第三,開展分層教學。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因材施教,開展分層教學,進行不同程度的干預,提升整體教學成效。通過因材施教、幫扶能力薄弱的學生實現整體共同進步。對于基礎薄弱的同學要給較多的指導和監(jiān)督,制定幫扶計劃。對于能力較強的同學,多給予拓展練習,并鼓勵超前完成項目任務。
3.6多維立體覆蓋,全面教學評價
采用基于成果導向的“多維、立體、全覆蓋”評價方式,根據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復習的效果,結合線上教學平臺的學習記錄和線下實操練習的實際產出,將考取證書、比賽獲獎作為增值評價內容,完成學生的教學評價?!岸嗑S”指從知識點、技能點和職業(yè)素養(yǎng)3個維度進行全面評價。 “立體”指對線上(超星學習通、在線實訓平臺)、線下(課堂)的學習成果進行全面評價。 “全覆蓋”指對課前、課堂和課后3個階段的學習效果進行全面評價。
3.7育人潤物無聲,落實課程思政
課程通過在實訓任務的設計中融入思政案例,如“校園貸陷阱”“個人所得稅計算”等任務,引導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的形成和愛國、技術自信的理想信念;通過在實訓過程中對學生分組討論、互相幫助的引導,使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通過在教師講授時程序代碼細節(jié)的處理,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工匠精神和編程規(guī)范;通過引導大學生考取計算機二級Python證書、參加全國大學生計算機能力挑戰(zhàn)賽等課程相關的技能競賽,提升個人競爭力,培養(yǎng)大學生實踐和勞動意識。
通過以上諸多措施,將課程思政潤物細無聲地融入課堂、課外,培養(yǎng)大學生成為一個有技能、有理想、有道德、有信念的愛國青年。
4 教學實踐及效果
4.1教學環(huán)節(jié)
按照以上教學范式方案,設計出8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環(huán)節(jié)一,預新知,自學習。在超星學習通上觀看視頻并完成課前測驗,促進學生課前自主學習,提升課堂時間的利用率。
環(huán)節(jié)二,析項目,明任務。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激發(fā)學習動機,明確實訓目標。
環(huán)節(jié)三,學新知,打基礎。教師引導學生對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技術進行剖析,根據課前預習的視頻對實訓目標進行分析。
環(huán)節(jié)四,試實訓,找難點。此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小試牛刀”,根據學到的新知,以及回憶舊知,嘗試自主實現任務,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環(huán)節(jié)五,看演示,解難點。教師對本次任務的操作要點進行講解演示,結合學生的課前預習和探究情況,針對重難點進行深度解析,幫助部分理解有困難的同學進行吸收消化,加強學生對知識技能的系統性理解與掌握。
環(huán)節(jié)六,用所學,改操作。小組協作進行項目任務的實訓,提升學生的實操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同時教師對學生進行課堂實時評測,掌握學生知識技能的學習情況的同時,觀測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表現,并進行思政引導。
環(huán)節(jié)七,評任務,做總結。教師組織各組學生代表,總結實訓中遇到的難題及學習收獲,將課堂內容進一步深化認識,升華知識視野。
環(huán)節(jié)八,做實訓,鞏知識。教師根據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通過平臺有針對性地安排課后實訓,強化鞏固學習效果。
4.2實踐效果
第一,知識目標全實現。螺旋遞進式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保障了教學質量。教學周期貫穿課前、課中和課后3個大環(huán)節(jié),而課中又細分為5個小環(huán)節(jié),各環(huán)節(jié)螺旋式遞進,構建了學生知識技能提升路線。豐富的信息化教學資源方便了學生學習,使學生的學習便利、高效。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突破難點,加深理解,拓展思維。多樣化的評價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強化知識技能。
第二,崗位技能全掌握。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任務的實訓,逐漸掌握技能點,形成典型崗位的工作能力。通過課后實訓、課前復習演示,操作考核及格率達90%,90分以上的可以達到75%以上。
第三,綜合素質得提高。通過實訓任務的解決,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得到了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升,通過團隊協作,培養(yǎng)了互幫互助的團結精神,通過小組代表總結實訓過程中的問題及實訓收獲,鍛煉了學生總結反思、表達展示的能力。
第四,課程思政落得實。課程思政貫穿教學始終,對實訓任務的精心設計,讓學生在思政的引領下開展技能學習;對實訓過程中編程規(guī)范的學習,使學生逐步形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團隊協作中互幫互助,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集體榮譽感與團結友愛的良好品德;在完成實訓任務的過程中,學生主動思考、自主探究、問題求解,進行一定的勞動教育;在對實訓任務的反思總結中,產生成就感,形成技術自信,并不斷豐富理想信念。
5研究總結
通過教學目標制度、教學內容設計、學生學情分析、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等方面改革,制定了基于OBE的Python程序設計的教學范式。經過實踐研究,實現了課程教學目標,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該范式實現了以下三點創(chuàng)新。第一,以學情為依據,實現了分層教學,課程教學過程中設計了“小試牛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提前開始任務實施,根據課前預習的知識和課中的技術分析,自主探究來實施本次課的任務,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現了分層教學,也克服了學生“重模仿輕創(chuàng)新”的問題;第二,以在線實訓平臺為載體,全流程追蹤學習行為;第三,深化課程改革,教學成果豐富,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融入Python程序設計課程中[6]。學生學完課程后,申報了校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機器人研學旅行》,將學到的技能轉化為實踐應用,成立公司并創(chuàng)造了經濟價值。
未來將會在教學資源欠整合方面進行深入研究,課程實施過程中雖然采用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有超星學習通、實訓平臺、雨課堂等,每個平臺都發(fā)揮著不同的功能與數據追蹤,但由于資源的割裂性,導致資源和數據不能整合,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與教師對數據的分析。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財政部.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實施職業(yè)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EB/OL].[2021-08-04].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2108/t20210817_551814.html.
[2] 李文騫.基于OBE理念的程序設計類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20(28):288-289.
[3] 張文勝,陳宏.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實踐與探索——以《趣學Python編程》公共基礎課為例[J].陜西教育(高教),2023(9):39-41.
[4] 黃俊蓮,呂博學,段雪麗.基于OBE理念的教學改革與實踐——以“Python編程與實踐” 課程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1(13):71-74.
[5] 李志義.對我國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十年的回顧與反思之二:我們應該防止和摒棄什么[J].中國大學教學,2017(1):8-14.
[6] 張紅霞.基于OBE理念的高職Python程序設計課程專創(chuàng)融合教學改革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4,20(3):168-170.
【通聯編輯:王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