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人養(yǎng)生觀念越來越強,最常見的習慣之一就是吃各種維生素補充劑,有單種維生素,也有復合維生素。但近日一項大規(guī)模研究顯示,長期吃復合維生素,反而可能增加死亡風險。
本期邀請專家,解讀亂補維生素的弊端,并告訴你哪些人該額外“補”。
長期吃復合維生素,或增死亡風險
與大多數(shù)人認為的“服用維生素可以預防疾病”等觀念所不同的是,在營養(yǎng)學領域,維生素補充一直是有爭議的問題。近日,《美國醫(yī)學會雜志》子刊《JAMA Network Open》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對于健康成年人來說,每天服用復合維生素反而可能增加死亡風險,并且長期服用與降低死亡風險無關聯(lián)。
該研究由美國國家癌癥研究中心完成,是迄今為止規(guī)模最大、持續(xù)時間最長的研究。
這項研究納入了超39萬名健康人,男性占55.4%,在長達27年的隨訪期間,共記錄164762人死亡。根據(jù)匯總分析,每天服用復合維生素不僅不會降低死亡風險,還可能使死亡風險增加。
具體數(shù)據(jù)顯示:與非使用者相比,每天服用復合維生素與全因死亡風險增加4%相關,與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4%相關,與癌癥死亡風險降低2%相關,與腦血管死亡風險增加6%相關。
其中的分層分析發(fā)現(xiàn),55歲以下群體,每日服用復合維生素的死亡風險會大幅提高,比不服用者高出15%。
5種常見維生素怎么補
目前世界公認的維生素有14種,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B1" (硫胺)、維生素B2(核黃素)、維生素B3(煙酸)、維生素B9(葉酸)、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等。
維生素一般無法由人體自己產(chǎn)生,需通過飲食攝入,在保證營養(yǎng)均衡、膳食合理的情況下就能滿足人體每日的維生素需求。以下幾種維生素尤為重要:
維生素A
缺乏會導致夜盲癥、干眼癥,皮膚干燥、角質化。存在于魚肝油、奶制品、蛋黃等食物中,植物性食物中不含維生素A,部分胡蘿卜素在人體內可轉變成維生素A,如菠菜、胡蘿卜、南瓜等深色蔬菜中含有豐富的β-胡蘿卜素。
維生素D
食物中來源并不豐富,只有魚肝油、肝臟、全脂奶、蛋黃、多脂魚等少數(shù)來源,多曬太陽是獲得充足維生素D的最好來源。
維生素C
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xiàn),從天然水果蔬菜等食物中攝入較多維生素C,能減少癌癥、心臟病、白內障等多種慢性疾病風險。
當人體出現(xiàn)吸收障礙,如消化不良或食物加工不當時,易缺乏維生素C。
維生素E
有抗氧化、預防衰老等作用,缺乏較為少見,一般出現(xiàn)在脂肪代謝障礙人群和早產(chǎn)兒中。可通過攝入植物油和堅果來補。
B族維生素
包括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煙酸、葉酸等。B族維生素從日常飲食中補充,更有利于身體吸收利用。
需要提醒的是,4類維生素尤其不能補充過量。
哪些人建議吃補充劑
對健康人群來說,日常飲食基本能夠滿足需要,不用額外加補。
對于無法均衡膳食或生活不規(guī)律的特定人群,如孕婦、新生兒、營養(yǎng)吸收不良患者、特殊疾病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等,需要在醫(yī)師指導下科學補充。
備孕期、孕產(chǎn)期人群:補葉酸制劑
孕早期(懷孕后的前3個月)缺乏葉酸,會增加胎兒神經(jīng)管畸形的風險。
天然食物中的葉酸在烹調中損失率高達50%~90%,僅靠吃富含葉酸的食物,每天大概只能攝入200微克葉酸。
《中國臨床合理補充葉酸的多學科專家共識》建議,從可能妊娠或孕前至少3個月開始,每天增補400微克或800微克葉酸,直至妊娠滿3個月;孕中晚期增補葉酸400微克。
素食者:補鐵、鈣、維生素B12、DHA
素食里只有腐乳、豆豉、臭豆腐、豆瓣醬、納豆等發(fā)酵豆制品才含有維生素B12。
植物性食物中鐵的吸收率遠低于動物性食物中鐵的吸收率,所以素食者比較容易缺乏維生素B12和鐵。如果是全素食也很容易缺鈣。
建議素食者服用維生素B12、鐵、鈣、DHA制劑或者復合營養(yǎng)素與礦物質制劑。
減肥者:最好補點復合營養(yǎng)素
減肥就必須少吃多動,少吃除了控制能量攝入,還會減少微量營養(yǎng)素攝入,而多動會增加微量營養(yǎng)素消耗。研究顯示,超重和肥胖患者常常伴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
需要提醒的是,維生素補充劑不能亂補,如果飲食不均衡,但是可以做到努力調整變得均衡,那就沒必要吃補劑;如果實在沒有辦法調整,容易缺啥營養(yǎng)就補啥營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