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關系致力于搭建社會組織與社會公眾之間的溝通橋梁。在當前全媒體傳播環(huán)境中,在雙向溝通已經成為基本要求的時代背景下,公共關系原理中強調的“換位思考,共情共鳴”對于政府、企業(yè)和社會組織更好地向公眾提供產品或服務,并維護好自身形象具有現(xiàn)實意義。
“換位思考”,指的是在當前媒介環(huán)境中,傳播方要多嘗試從他人的視角出發(fā),理解和考慮對方的感受、需求和觀點,讓信息接收方認為傳播方發(fā)布的內容與己有關,可懂可知。在眾聲喧嘩中,與公眾視角保持一致,才有可能引導信息接收方看到與我們一樣的風景。如果缺乏換位思考,那么講的道理、做的活動,輕則不會被受眾所看到和接受,重則“翻車”“踩雷”。
“共情共鳴”,則是在公共關系中深化理解與連接的橋梁。它超越了簡單的換位思考,進一步要求傳播方能夠深入體會并理解受眾的情感體驗、心理狀態(tài)乃至價值觀體系。通過共情,傳播方能夠更加精準地把握受眾的情緒波動、情感需求以及那些未言說出來的期望與渴望,使得信息的傳遞不再是冷冰冰的數(shù)據(jù)或口號。這種共鳴能夠激發(fā)受眾內心深處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使傳播的信息可感、可信。
“換位思考”是當前公共關系工作的基礎,是信息傳播的“標配”。做到“換位思考”后,第二步“高配”則是更需注重方式方法的“共情共鳴”?!肮睬楣缠Q”不僅是公共關系中一種高級的表達方式,更是建立長期、穩(wěn)定且富有成效的受眾關系的關鍵所在。只有“共情共鳴”,才能實現(xiàn)傳播共振。特別是在國際傳播工作中,由于受眾群體的文化背景存在差異,“共情共鳴”顯得尤為重要。
要做到“換位思考,共情共鳴”,在實際運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是正確理解受眾需求,研判事件涉及的利益相關性,遵循透明誠信原則恰當感性表達。2023年7月31日,受持續(xù)強降雨影響,多條開往北京的列車臨時停運,K396次列車滯留在北京市門頭溝區(qū)落坡嶺站附近超過27個小時。列車上的眾多乘客,幾乎都面臨著長時間等待、前方情況未知、飲水和食物短缺、手機沒電沒信號、身體不適等問題。任何一個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都可能引發(fā)乘客不滿和抵觸,甚至會導致場面失控。面對這種高難度的溝通場景,列車乘務組如不能從受眾需求的角度出發(fā),及時正確回應利益需求,那么很可能在發(fā)聲之初就成為乘客負面情緒的發(fā)泄口,甚至激化乘客與鐵路系統(tǒng)的矛盾。因此,只有先從受眾角度出發(fā),考慮他們的關心關切,并給予及時回應,才能建立起溝通的信任基礎。
當時K396次列車乘務組在第一時間向乘客講明了前方的塌方情況,讓乘客對突發(fā)事件的關鍵信息有所了解。并告訴乘客列車工作人員走了七八百米已將物資運到了車上。同時,乘務組及時關注并回應乘客對于現(xiàn)狀、安全和物資補給的擔憂,在溝通過程中公開透明地講出原因,表達乘務組在為大家的需求做努力,這讓乘客感受到了來自鐵路部門的關心與溫暖。
在乘客最關心的安全和物資問題得到回應后,乘務組具備了與乘客進行感性溝通的基礎條件。此時,K396次列車上一名女性乘務員的哽咽安撫,便起到了在感性溝通中增進彼此信任的作用。她首先強調原則和態(tài)度,表示國家鐵路系統(tǒng)一直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則。隨后,她將感性溝通落到細處和實處,反復叮囑乘客“領取物資(時)千萬不要擁擠,哪怕(物資)吃不上,飯一會兒就好,千萬不要擁擠,飯是免費給大家的……”最后,女乘務員真誠地說,“我是一個女人,也是別人家的孩子,我就是穿了這身(鐵路)衣服,我得對得起大家……”這個例子充分體現(xiàn),成功的感性溝通是建立在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如果缺少了這個基礎,那么感性溝通非但不能取得效果,反而會給人一種矯揉造作、不切實際的感受。
二是提高文化敏感性,聚焦共同的關注關切,善用受眾熟悉的話語體系進行情感交流和連接。最近,一些國外游客來到中國旅游時發(fā)布的短視頻廣受歡迎。這些外國博主拍攝的中國旅游短視頻,全方位展現(xiàn)出了普通游客的一日三餐、當?shù)刂伟箔h(huán)境、景色環(huán)境以及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等話題,外國游客作為“他者”,嘗試將新奇事物與自身文化對照,借以減緩陌生感并加速融入中國文化。他們傳播的內容往往正是受眾想了解、能觸發(fā)共情的故事,不僅吸引了全球網友的關注,還激發(fā)了觀眾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和共鳴。
例如英國博主“Jason在中國”曾經發(fā)布過一條關于“中國晚上究竟有多安全”的高贊視頻,展示了中國良好的治安環(huán)境。這種海外旅游博主對我國治安環(huán)境的體驗視頻,獲得了外國網友的大量關注,使他們對中國的安全環(huán)境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
這些廣受歡迎的“老外游中國”短視頻,善用受眾熟悉的話語體系進行情感交流與連接,是“共情共鳴”傳播的典范。外國視頻博主的“隨手拍”記錄了與當?shù)鼐用竦慕涣?、互動,傳遞出了新奇、驚嘆、幽默、溫暖和親切的情緒。這種人與人之間真實的情感交流,牽動和影響著短視頻受眾的心,使其即使身處萬里之外的國度,也燃起了對于中國的喜愛和向往。作為短視頻創(chuàng)作者,外國游客更深層次地觸及了文化心理與傳播規(guī)律,具備文化敏感性和受眾意識。
對于企業(yè)品牌來講,用好“換位思考,共情共鳴”原則,可以讓真理跑得更遠,讓品牌發(fā)展之路更長遠。
“東方甄選”是一個因善用情緒共鳴而迅速成長起來的品牌,他們十分注重感知和理解公眾情緒。在遭遇輿論危機時,“換位思考,共情共鳴”的方法在幫助企業(yè)修復聲譽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3·15晚會”點名了安徽省阜陽市三家預制菜企業(yè),指出其用未經嚴格處理的劣質槽頭肉制作梅菜扣肉預制菜。隨后,有網友爆料稱,東方甄選銷售過涉事公司的產品,直播間應“退一賠十”。對此,東方甄選并未推卸責任,或采用“冷處理”“拖字訣”等策略,而是迅速作出回應,第一時間發(fā)布《關于東方甄選代售“御徽緣梅菜扣肉”商品相關情況的說明》。
在情況說明中,東方甄選表示,對于代售的梅菜扣肉商品給消費者帶來的困擾,深表歉意。東方甄選強調了自身對于食品安全事件零容忍的態(tài)度,同時,對與銷售商家、生產廠家的溝通情況進行了說明,并決定先行墊付全額退款。東方甄選還表示會進行追責處理,并公布了企業(yè)未來的工作安排,如完善黑名單機制,對曾經觸碰食品安全底線的無良商家及其全部商品,做永久拉黑處理,并籌建食品安全檢測中心。這一系列舉措體現(xiàn)了東方甄選與消費者“換位思考,共情共鳴”的危機處置思路。
當前智能媒體方興未艾。真正的“換位思考,共情共鳴”也許是人類發(fā)布區(qū)別于AI發(fā)布的重要特征。在眾聲喧嘩、觀點紛爭的時代,換個角度,找到共通之處,才能讓對面的人“看”過來。
責任編輯:趙慧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