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停工留薪期
該如何發(fā)放工資
職工受傷了在家休息,還能拿工資嗎?近日,老張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老張在某企業(yè)上班,在工作中意外受傷,導致膝蓋和手肘處骨折。目前,老張還在醫(yī)院接受治療,醫(yī)療費已經(jīng)由公司支付。
“家里只有我一個人工作,家里日常開銷大,這下我受傷耽誤了不少事情。”對于這次受傷,老張最擔心的還是費用的問題。好在公司負責人特意來看望老張,告知他這算是工傷,讓他放心休養(yǎng),還跟他說這段時間都算是停工留薪期。
聽到公司負責人的話,老張確實放心了不少,但公司負責人所說的“停工留薪期”究竟是什么,老張不太理解。
為此,老張向律師求助,咨詢停工留薪期是病假嗎?期限有多長?如果公司不支付工資,自己能要求經(jīng)濟補償嗎?
【點評】首先,要明白停工留薪期是什么意思。停工留薪期不是病假,是勞動者因工傷需要就醫(yī),且員工的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的期限。那么,員工停工留薪期工資該如何發(fā)放?一般來說,受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nèi)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單位按月支付,而員工的工資是按照員工受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等等,但是不包括加班工資。
其次,停工留薪期究竟有多長,有沒有限制?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且不超過傷殘等級鑒定作出之日。一般是根據(jù)醫(yī)院出具的診斷證明來判斷,如果職工的受傷情況比較嚴重,或者情況特殊,需要繼續(xù)治療的,那么可以申請延長停工留薪期,但延長的期限不超過12個月。也就是說,停工留薪期總體來說不超過24個月。
最后,如果用人單位在這期間不發(fā)工資,職工是否可以主張經(jīng)濟補償?相關法律規(guī)定,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以此為由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可以主張經(jīng)濟補償。但是,停工留薪期工資的性質(zhì)為工傷保險待遇而不是勞動報酬,所以勞動者僅以用人單位未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資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是無法主張經(jīng)濟補償?shù)摹?/p>
發(fā)生工傷后居家辦公
公司不支付工資怎么辦
吳先生上班途中發(fā)生交通事故,因行動不便,領導便安排他居家辦公。之后,吳先生被認定為工傷。公司只支付工傷假的工資,拒絕支付居家辦公期間的工資。吳先生想了解一下,公司的做法合理嗎?
【點評】在申請工傷認定期間,公司安排員工居家辦公,如果員工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有權要求公司支付相應的勞動報酬。
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公司應當自事故發(fā)生之日起30日內(nèi)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nèi)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
結合吳先生的情況,自他的工傷發(fā)生后到工傷認定作出之前,公司安排他居家辦公。這種情況下,雖然吳先生未到單位上班,但如果他履行了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了工作任務,那么吳先生應當獲得相應的勞動報酬。因此,如果公司拒絕向吳先生支付居家辦公期間的工資,是沒有法律依據(jù)的。
遇到這樣的情況,吳先生可以先與公司協(xié)商,要求公司支付自己居家辦公期間的工資。他還可以向當?shù)貏趧颖O(jiān)察大隊投訴舉報,或者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在此,筆者提醒廣大勞動者,在維權過程中,需要注意保留好勞動合同、病歷材料、微信聊天記錄、工資發(fā)放記錄等證據(jù)。
入職后未簽勞動合同
面臨失業(yè)該如何維權
季女士在一家公司已工作4個月,但一直沒簽勞動合同。季女士想:“本來想著沒有簽合同也沒事,反正不影響自己每個月按時拿工資。”如今,問題出現(xiàn)了。近期,領導對她工作不滿意,特意指出她遲到早退的情況。
季女士想了又想,回憶起平日里有的同事的情況和自己一樣,而自己的工作做起來游刃有余,可能是領導想逼迫她提出離職。
為此,她想了解勞動者在這種情況下怎樣維護合法權益,如何爭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呢?
【點評】一方面,季女士如果與公司沒簽勞動合同,那么,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從用工第二個月開始,向勞動者支付兩倍的工資。因此,季女士作為勞動者,有權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其從入職第二個月起的兩倍工資差額。這部分的權益,不論季女士是自己離職還是被單位辭退,或者不離職,都是可以主張的。
另一方面,用人單位以勞動者工作能力不行,不能勝任工作逼迫勞動者離職,勞動者該怎么辦呢?這個問題要區(qū)分情況討論。如果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各種否定和打壓之下選擇妥協(xié),且提交了注明個人原因離職的離職申請,那將無法主張經(jīng)濟補償。倘若勞動者選擇繼續(xù)留在單位,那還有機會獲取補償。比如,用人單位認為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于是對勞動者進行調(diào)崗或者培訓。在這一系列操作之后,用人單位還是認為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想要解除勞動關系的,需要提前一個月通知勞動者,并且支付經(jīng)濟補償。如果用人單位不提前一個月通知勞動者也可以,那不僅需要額外支付一個月的工資,并且支付經(jīng)濟補償。用人單位在沒有調(diào)崗或沒有培訓的情況下就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那么用人單位大概率構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勞動者的賠償金,也就是兩倍的經(jīng)濟補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