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列前茅的小澤,成績出現(xiàn)滑坡。他害怕大面積糾錯的作業(yè)本被同學撞見,他擔心“低分試卷”會流落到他人手中,他把所有自認為“退步的證據(jù)”都藏起來。但還是能聽到不少同學陰陽怪氣地嘲諷:“咦,這個也不會!”“這卷子也考得太差了吧?”“他可是咱們班的五星少年呢!”想到這些,小澤就喘不過氣來,一刻都不想待在班級里。
明辨事由,避免誤會
—―這是對我的嘲諷嗎?
回擊不是吵架,優(yōu)雅的回擊是充滿智慧的。有些嘲諷是出于某些人的嫉妒,而有些嘲諷可能只是“被嘲諷者”的投射心理,自己覺得對方不懷好意,于是,就把普通話語誤解成惡意嘲諷。冷靜下來,想一想,這真是對我的嘲諷嗎?
如果不是嘲諷,那它可能是什么?可能是替你惋惜,對你的退步存有疑惑,抑或是希望你盡快做回那個名副其實的五星少年呢?
倘若他人沒有惡意,何不一笑置之。
積極期待,正向結果
—―你期待這個困境的結局會是怎樣?
倘若確是嘲諷,那么你期待這個困境的結局是怎樣的?
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一個試驗,他隨機找到一所小學,隨便挑了一些學生,告訴學校他們都是“最有發(fā)展前途者”。幾個月后,羅森塔爾再回到學校,發(fā)現(xiàn)被挑中的學生有了很積極的變化,不僅自信樂觀了,成績也明顯提高了。
羅森塔爾給老師的“積極信號”,讓他們對學生有了期望和激勵,學生感受到“正能量”后進步明顯,反過來給了老師正面反饋。這個試驗也稱期望效應,人一旦與環(huán)境(包括人際關系)形成循環(huán)的積極期待,那人的發(fā)展就會更好。
所以,關于結果的期待對解決困境是很重要的?!俺爸S”過后,至少有三個維度目標值得你去期待。其一,消除言語傷害,恢復良性溝通;其二,提升自我價值,增強內(nèi)核無懼傷害;其三,互幫互助成就彼此學業(yè)的新高度。當你這么期待時,這股“正能量”會帶給你和周圍的人更多的心理暗示,向著你的期待發(fā)展。
對標三維,優(yōu)雅回擊
—―你可以做哪些言語和行動上的回應?
言語上,你可以用“非暴力溝”通法,先表述事實:“我的成績退步了,大家很關注?!比缓笳嬲\地說出你的感受和需求:“我謝謝大家了,但是這讓我倍感壓力?!苯又榫w平和地表明態(tài)度,提出人際期待:“若要繼續(xù)閑言碎語的,我概不接受,若要一起學習進步的,我隨時歡迎!”你還可以發(fā)出邀約:“午休有沒有一起去自習室的?”以此帶動積極回應和友好互動。
行動上,你試著收回你的注意力,聚焦自身找出不足,把問題變成你現(xiàn)在的任務是什么,哪一部分是你可以立馬著手去做的,哪些資源可以協(xié)助你完成這些任務。當你耕耘不輟,猛然抬頭時,你會發(fā)現(xiàn)你忙碌又專注的身影已讓“嘲諷者”啞口無言了。同時,別讓暫時的退步掩蓋你原本的優(yōu)勢,名列前茅的你,擁有一顆強烈的自尊心和上進心,學業(yè)基礎和學習方法定是勝人一籌……把這些優(yōu)勢都找出來,給自己打氣,成績的回歸只是小步子推進大改變的問題。
總之,相信每個人都是解決自己問題的專家,內(nèi)修心智,外秀實力,讓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才是應對嘲諷最優(yōu)雅的回擊。
編輯/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