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城,位于今天重慶市西部的合川區(qū)境內。今天的釣魚城,給人的感覺名氣不是很大,但是在十三世紀中期,發(fā)生在這里的釣魚城之戰(zhàn),一舉改變了世界歷史的走向,這里也被西方人稱為“上帝折鞭處”。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后,走上了瘋狂對外擴張之路,穿過了伏爾加河、黑河流域,蒙古人一路向西……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征伐西夏的途中病危。彌留之際,他為繼承人留下了征服中原的戰(zhàn)略計劃:首滅西夏,聯(lián)宋滅金,然后征服吐蕃、大理,最終消滅南宋。
公元1234年,在宋蒙聯(lián)軍的強攻之下,金國滅亡。
公元1247年,蒙古通過“平涼會盟”,降服了吐蕃。
公元1251年,蒙古的蒙哥大汗繼位,三年后,征服了大理。此時的蒙古,已經對南宋形成了戰(zhàn)略半包圍之勢。
公元1257年,蒙古的蒙哥大汗再次發(fā)動侵略南宋的戰(zhàn)爭,意圖消滅南宋,一統(tǒng)天下。
為了保證進攻南宋的勝利,蒙哥進行了周密的部署。他安排三路大軍同時攻打南宋:他本人親率西路軍南下四川,然后從四川向江南進攻;東路軍則交給他的弟弟忽必烈,從北向南打;兀良合臺則是率領南路軍從南向北打。
按照蒙哥的計劃,三路軍要趕在公元1259年的五月,會師于南宋的都城臨安城下,從而滅掉南宋。蒙哥率領的西路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占領了成都,并向合州殺來。
合州,處于嘉陵江、涪江、渠江的三江匯流之處,戰(zhàn)略位置非常重要。在嘉陵江南岸幾公里處,有一座三面臨水的小山,名叫釣魚山。傳說有一年當?shù)佤[饑荒,一位仙人從天而降,在此垂釣,釣得大魚之后,仙人將魚送給了當?shù)貫拿?,此山因此而得名?/p>
時任四川制置副使兼任重慶知府的彭大雅認為,可以在釣魚山建一座小城,作為防御要塞。踞此城,可居高臨下俯三江之險,易守難攻。這座小城,就是后來的釣魚城。
彭大雅的筑城之舉,卻招來了朝中一些人的嫉恨,就在筑城竣工之際,彭大雅受人彈劾,被革職查辦,不久貶為庶人,發(fā)配贛州,后于憂憤中死去。
公元1241年,兵部侍郎余玠出任四川安撫制置使、四川總領兼任重慶知府,全面負責四川防務。他廣納群賢,采納冉琎和冉璞兄弟建議,將合州城遷徙于釣魚山,先后在釣魚山構筑內外城池10余座,開挖水井92口,開墾荒地,種植蔬菜,囤積糧食,城內可容納軍民17萬余人。
然而,宋理宗聽信讒言,以金牌密令詔余玠回朝。余玠對朝廷顛倒黑白的處理義憤填膺,接詔后服毒自盡,這一年是公元1253年。
公元1254年,余玠昔日的下屬王堅升任興元府都統(tǒng)兼合州知府。王堅隨之扛起抗蒙大旗,他和副將張玨對釣魚城的城池再次進行加固,釣魚城的城墻厚度加厚至5米,不僅可以阻擋蒙古大軍,還可以抵御蒙古軍的“回回炮”。王堅在釣魚城屯田練兵,在釣魚城上開鑿許多大小不一的“天池”,用來養(yǎng)魚。他還增建了從釣魚城上通向南北江邊碼頭的一字城墻,以阻截敵軍于城墻與江流之外。
公元1259年2月,蒙古大軍來到了釣魚城下,蒙哥親自督戰(zhàn),他做夢也不會想到,眼前這座依山傍水的彈丸小城,會是他人生的終點。
蒙古軍使用拋石機,也就是“回回炮”等大殺器,攻打釣魚城,然而,險峻的地勢讓這些武器完全失去了作用。王堅居高臨下,站在城頭俯視蒙古軍動向,組織軍隊架設弓弩,痛擊蒙古軍。
川地濕潤多雨的天氣,也成了習慣了北方干燥氣候的蒙古人的“災難”,許多軍士上吐下瀉,軍中瘧疾橫行。
作為“勝利之師”的指揮官蒙哥,在他心中,失敗或許比戰(zhàn)死更為屈辱,何況還是敗在一座彈丸之城。所以,他必須攻下釣魚城。為了便于瞭望了解釣魚城內守軍的虛實,蒙哥命人在馬鞍山修筑了一座臺樓,然后在臺樓上豎立一根桅桿,以便戰(zhàn)時居高臨下瞭望觀察。
一次,兩軍交戰(zhàn)之際,蒙哥親自登上臺樓,擂鼓助威,聲聞數(shù)十里,蒙古軍聽到大汗的鼓聲,更加奮不顧身。王堅調來大炮,炮彈射向擊鼓之人,鼓聲戛然而止……
次日,王堅又把兩條三十斤重的鮮魚及百余張面餅投擲給城下的蒙軍,且致信給蒙哥大汗:“爾再攻十年,城亦不可得?!彪S后,蒙古軍開始撤退。不久,蒙哥死于軍中。
蒙哥的暴斃,使得蒙古帝國內部為爭奪汗位而展開了激烈的內斗,出征各地的蒙古各系貴族均卷入其中,這使得蒙古暫緩了對外擴張的腳步。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為爭奪汗位而內戰(zhàn)五年,最終導致大蒙古國(蒙古帝國)的分裂。
釣魚城之戰(zhàn),改變了世界格局,不但延續(xù)了南宋國祚,而且緩解了歐亞大陸戰(zhàn)禍,阻止了蒙古向非洲的擴張。當時的釣魚城,以“東方的麥加城”“上帝折鞭處”的威名震驚了中外。
作為南宋對抗蒙軍的重要軍事要塞,釣魚城在蒙哥去世之后,又堅挺了二十年。公元1276年,南宋的都城臨安淪陷,宋主投降,此時釣魚城上依然飄揚著大宋的旗幟。
直到公元1279年,釣魚城的最后一任守將王立由于寡不敵眾被迫開城投降元朝,條件是元軍不能屠殺城中的抗元軍民。元軍入城后,依約沒有屠城,并對這座川蜀之地最后的屏障,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冷兵器時代,釣魚城是山城防御體系的典型代表。今時今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古代戰(zhàn)爭館特意制作了釣魚城古戰(zhàn)場的沙盤模型,足可見其在中國古代戰(zhàn)爭史上的重要地位。
如今的釣魚城,已成為一處融合了歷史與現(xiàn)代的旅游勝地。游客們可以在這里感受到古老的文化底蘊,也可以領略到現(xiàn)代人文的繁華與活力。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滿了故事,每一磚每一瓦都承載著歷史的印記。而生活在這里的人們,也代代傳承著對這座城市的熱愛與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