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評為“50年代最漂亮的女演員”,是新中國首次推出的“二十二大影星”之一,曾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最佳女演員獎”,和李麗華、周璇、白光并稱“滬港四大女星”。
她,美如冠玉,風(fēng)華絕代,是許多影迷公認的夢中情人,一生從藝四十余年,塑造了五十余個藝術(shù)形象,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或許你沒有看過她的電影,但你一定聽過那首她演唱的歌曲:“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這首歌曲出自她主演的《護士日記》,在影片播出之后,這首歌便火遍了全國,大人小孩都能哼上兩句,可見其影響力與受歡迎程度。
她是王丹鳳,當年紅遍大江南北的電影明星。出生于1924年8月的她,正值百年誕辰。
王丹鳳原名王玉鳳,于1924年出生在繁華的上海灘,她的父母都是寧波人,為了生計來到上海從事旅館生意,家境比較優(yōu)渥,只因從小喜愛藝術(shù),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的鄰居、“合眾影片電影公司”的基本演員舒麗娟帶著年輕的王玉鳳來到片場,正逢導(dǎo)演朱石麟拍攝《龍?zhí)痘⒀ā?,王玉鳳應(yīng)邀試了試鏡,竟然特別出彩。于是,在朱石麟的鼓勵下,她決定投身影業(yè)?!坝聒P的名字叫不響,又很拗口,這樣吧,我建議你改個名,就叫王丹鳳吧,既響亮,又有意義,丹鳳朝陽嘛?!?/p>
王玉鳳飛奔回家,興奮地將這一件事告訴了父母。和現(xiàn)在不同,當時的演員仍屬于“下九流”,是受人歧視的行業(yè),她的父母一開始當然是抵觸的。在他們看來,自己的家雖不到一擲千金的地步,可也算是闊綽,自己的女兒何必去做那拋頭露面的“戲子”呢?沒想到向來溫順乖巧的王玉鳳這次一反常態(tài),始終堅持要去實現(xiàn)做演員的夢想,再三考慮之后,她的父母還是決定尊重她的選擇。
就這樣,王玉鳳和電影公司簽了三年的合約,取藝名為“王丹鳳”,正式步入了演員行業(yè)。從此,中國影壇一顆耀眼明星冉冉升起。
王丹鳳演員生涯的處女作是朱石麟導(dǎo)演的《靈與肉》,她沒有任何經(jīng)驗,出演的也只是一個小小的配角,但憑借著與生俱來的天賦和美貌,還是給許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年,王丹鳳受邀參加《新漁光曲》拍攝并擔任女主演。眾所周知,《漁光曲》是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王人美珠玉在前,如何打破觀眾固有印象,去演繹漁家女這一角色,對王丹鳳來說是一個十分大的挑戰(zhàn)。況且王丹鳳從小生活在衣食無憂的環(huán)境下,家庭也十分美滿幸福,這和劇中漁家女貧困悲慘的經(jīng)歷大相徑庭。因此王丹鳳推掉了一切應(yīng)酬,整日冥思苦想該如何去塑造這一角色。功夫不負有心人,王丹鳳所飾的漁家女演出了自己的風(fēng)采。此片上映后王丹鳳一炮而紅,在影壇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從《新漁光曲》《紅樓夢》到被譽為“中國版魂斷藍橋”的《青青河邊草》,王丹鳳的演技不斷提高,知名度也漸漸上升,各大媒體競相報道,玉照時不時登上雜志封面……王丹鳳面對著的,是一個又一個光環(huán)。毋庸置疑,王丹鳳是絕對的大美人,五官精致,神態(tài)嬌媚,擁有標準的美人臉,渾身還散發(fā)著溫婉知性的美,因此獲得了“小周璇”的外號。作家張愛玲在寫寧波這個地方時,還曾拿她做過例子:“寧波人漂亮得多,如王丹鳳,我想是沿海史前人種學(xué)關(guān)系”……王丹鳳的風(fēng)華絕代可見一斑。
王丹鳳之所以被冠以如此盛譽,不僅因為美貌與藝術(shù),更和她的品德有很大關(guān)系。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盡管身處花花世界、紙醉金迷,王丹鳳卻始終潔身自好。在她的身上,沒有緋聞八卦,沒有名利糾葛,生性低調(diào)的她除了演戲,生活中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看電影和話劇。也正因此,以戲為媒,王丹鳳結(jié)識了當時身為金城大戲院總經(jīng)理的柳和清?!澳菚r候金城大戲院常常上演話劇,編劇、導(dǎo)演都是田漢、費穆、洪深、黃佐臨、朱端鈞等第一流的大家。丹鳳很喜歡看話劇,覺得對自己的表演有幫助。于是在朋友的介紹下,我們就這樣認識了?!绷颓逋砟暝@樣與我回憶他與王丹鳳的緣分,雖然柳家是上海電影界的望族,大批優(yōu)秀的電影人才都出自國泰影業(yè)公司,甚至連大名鼎鼎的周璇都是柳中亮的干女兒,可那時,王丹鳳卻并不是國泰的簽約演員。與現(xiàn)在所傳聞的“很多電影公司為了保證票房而拉攏明星”不同,柳和清自認識王丹鳳的那一刻起,就被她的美麗、善良與正派所吸引。兩人的戀愛談了好幾年,“那時候長輩們都很支持我們。甚至有位親戚直接來找我,問我和丹鳳為什么談了7年的戀愛至今不肯結(jié)婚,嚴厲地責問我是不是想玩玩的。哈哈。”其實,兩人的感情生活一直很幸福,不同于一般的公子哥兒,柳和清是個細心、體貼的紳士,對于自己和王丹鳳的感情,始終出于保護的目的,因而格外低調(diào)、謹慎,正所謂“閨中甜蜜事,少與外人知”。加之兩人平時工作都十分繁忙,因而戀愛談了很久,卻遲遲沒有結(jié)婚。
1949年,新成立不久的香港長城電影制片公司向王丹鳳發(fā)來誠摯的邀請,王丹鳳先后在香港拍攝了6部影片。值得一提的是,在《錦繡天堂》一片中,王丹鳳有幸與自己當年最崇拜的影后胡蝶親密合作,從中受益良多。
1950年,王丹鳳與陶金、劉瓊、韓非等人,作為香港電影劇團的成員,前往廣州進行慰問解放軍演出。在廣州這座被譽為“祖國南大門”的城市里,王丹鳳看到了1949年后人們無比喜慶的嶄新精神風(fēng)貌,也看到了一個百廢待興、欣欣向榮的新時代的來臨。解放軍艱苦樸素的作風(fēng),更是給年僅25歲的王丹鳳極大的震動。緊接著,王丹鳳又留在廣州參加了全國文學(xué)藝術(shù)工作者代表會議,在學(xué)習(xí)過程中,王丹鳳看到了新中國文學(xué)藝術(shù)的發(fā)展方向和光輝前景?!皻w去來兮”,此時此刻的王丹鳳,究竟還在等什么呢?謎底揭曉于同年11月,隨著柳和清的到來,王丹鳳終于幸福地牽著未婚夫的手,愉快而興奮地回到了闊別已久的上海,投入了新中國的懷抱。難怪有人說,這是“愛國和愛情雙雙召喚的結(jié)果”。
回滬后,王丹鳳與柳和清開始忙碌地籌備兩人的婚禮。1951年元旦這一天,王丹鳳與柳和清在相愛長達7年之久后,喜結(jié)秦晉之好。1月15日出版的《青青電影》雜志,特意用了整整兩個版面的圖文,完整報道了王丹鳳和柳和清在上海逸園大酒店舉行結(jié)婚典禮的詳細經(jīng)過。婚禮隆重而熱烈,上海電影界的著名導(dǎo)演、演員和工商界的老板及朋友都親臨祝賀。
雖說婚后的生活是美滿幸福的,從1951年到1956年,四個如花似玉的小千金相繼呱呱墜地,讓王丹鳳享受了為人母的幸福與快樂。然而,她并沒有因此而放棄心愛的電影事業(yè)。受到進步同行的影響,1952年12月,王丹鳳欣然加入到了新組建的上海電影制片廠。在此之前,私營電影廠先公私合營后又并入國營,丈夫柳和清已經(jīng)擔任上影廠宣傳科長,專職攝影,還參與創(chuàng)辦了聞名遐邇的《上影畫報》。而王丹鳳自加入上影廠之后,依舊為廣大影迷奉獻自己的作品,她被評為深受觀眾喜愛的“二十二大明星”之一,各大城市的電影院中貼滿了她的海報,她與王曉棠并稱“二王”,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的銀幕都被這兩位女神所霸占。香港歌星羅文曾在接受采訪中回憶:“從前在廣州上學(xué)的時候,班里邊分為兩派,一派迷王丹鳳,一派迷王曉棠,我就是王丹鳳迷,凡是她的電影上映一部我看一部……”
1962年,王丹鳳被推選為政府代表團成員,跟隨周總理出國訪問緬甸。出發(fā)之前辦了一場集體宴會,可王丹鳳幾名上海代表由于路途遙遠錯過了這次宴會。為此,周總理專門熱情地邀請他們到自己家中聚餐,還邀請大家到自己西花廳的院中打乒乓球。看到王丹鳳有些手足無措,周總理便微笑著邀請她來和自己打乒乓球。王丹鳳連連擺手,緊張地說道:“總理,我不會打乒乓球?!敝芸偫砺犃T笑瞇瞇地對她說:“你們文藝演員,也別忘了搞運動啊,等我下次再見到你,還是要和你打球的。”
幾年后,王丹鳳與周總理在上海再次相遇,總理看到她第一句話就是:“你學(xué)會打乒乓球了嗎?”這讓王丹鳳受寵若驚,她沒想到總理居然還能記得和她說過的話,不由得感慨萬分,總理每天要處理國家大事,日理萬機,卻仍然能記得這些瑣事,自己身為一個演員,就更應(yīng)該盡自己的全力投入到表演當中去了。
隨后,王丹鳳又相繼出演了《桃花扇》《家》《女理發(fā)師》《護士日記》等諸多中國電影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奉獻了一個又一個的經(jīng)典電影形象。
1978年,重逢艷陽天,王丹鳳首先在參演的《失去記憶的人》中亮相。隨后,王丹鳳又與韓非、孫景璐等老演員一起主演了喜劇片《兒子、孫子和種子》,并于1980年與項堃一起主演了《玉色蝴蝶》。從那以后,王丹鳳就再也沒有接拍電影,《玉色蝴蝶》也就成了王丹鳳告別影壇的封箱之作,那一年,王丹鳳56歲,她把自己最美的藝術(shù)形象全部留給了銀幕與觀眾,在晚年到來之前,告別了畢生心愛的電影藝術(shù)。
雖然淡出影壇,但王丹鳳并沒有休閑在家,更沒有停滯不前。作為民主黨派人士,她深入基層,參政議政。改革開放以來,王丹鳳從一個著名影星,成長為在上海政協(xié)和全國政協(xié)會議上頻頻亮相的社會活動家,一個促進友好往來的文化使者。
1985年1月20日,對于王丹鳳和柳和清來說,是一個特別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他們倆應(yīng)邀來到華盛頓,參加美國總統(tǒng)里根的就職典禮。作為中國電影界人士,恐怕沒有第二個像王丹鳳夫婦那樣受此禮遇。那一年,王丹鳳夫婦還到加拿大溫哥華探望了時年78歲的影后胡蝶。“你知道么,你是大陸第一個來看我的朋友?!焙灰娒婢屠⊥醯P的手,坐定之后,胡蝶將第一杯茶遞給了柳和清:“這是上海人的規(guī)矩,第一杯茶要先給姑爺?!币环捯么蠹夜笮ζ饋?。在溫哥華,王丹鳳與胡蝶連續(xù)聚會了三次,臨別時,胡蝶將一對燒制著彩蝶圖案的小瓷盆送給王丹鳳,說:“我一共只有兩對,一對送你,一對自己留著?!蓖醯P激動不已:“我是看你的戲長大的,一直很喜歡,直到1948年到香港和你拍《錦繡天堂》才算第一次見面,那時真是太高興了。沒想到一晃我們分別已有30多年了……”
1989年,柳和清從上海電影制片廠退休,他只身赴香港,涉足香港餐飲業(yè)闖天下,獨樹一幟,崇尚素食,創(chuàng)辦“功德林上海素食館”,數(shù)年之后,居然奇跡般地大獲成功。從一間小店發(fā)展到擁有香港銅鑼灣和九龍尖沙咀繁華地段兩間相當規(guī)模的餐廳,在其中,王丹鳳對丈夫柳和清的幫助與支持,功不可沒。過去拍電影,如今開餐館,雖然風(fēng)馬牛不相及,卻同樣需要專業(yè)精神。王丹鳳與柳和清在迎合港人口味的同時,亦注意食品健康,不但聘得好廚師,自己還經(jīng)常設(shè)計新的菜式,創(chuàng)出幾百種素食佳肴,轟動?xùn)|南亞飲食界。正如香港媒體評價的那樣——別人開餐館只管做生意,柳和清先生出身電影世家,又有夫人王丹鳳作后盾,“功德林”就開得頗有文化修養(yǎng),就連開列的菜譜都充滿傳統(tǒng)文化的氣息。從內(nèi)地前來定居的故交林風(fēng)眠、黃永玉,到華君武、程十發(fā)等眾多訪港老友,還有金庸、蔡瀾等香港名人……“功德林”成了舊友新知聚會的好地方。而臺灣星云大師的一幅“柳和清家王丹鳳,功德林中菜根香”對聯(lián),更把主人和店名及菜色輕松地加在一起,見證了這一高級滬式齋菜在香港的發(fā)揚光大。
盡管生意做得風(fēng)生水起,但越到晚年,思鄉(xiāng)之情越甚,最終,游子歸家,落葉歸根,年過八十的王丹鳳與柳和清將“功德林”轉(zhuǎn)手讓給他人回到了上海,過起了隱居的生活,在故鄉(xiāng)頤養(yǎng)天年。耄耋之年的王丹鳳深居簡出,除了見幾個老朋友外,基本閉門不出。她愛看電視,也愛讀書。一切順其自然,是她處事的原則與長壽的法門。雖然年已耄耋,可王丹鳳依舊保持著雪白的皮膚,清秀的面龐。性格開朗的她自稱“遇事想得開”,而平時生活也很有規(guī)律,每天堅持晨運,并保持素食的習(xí)慣,“每天必吃一碗青菜對身體有好處”。盡管早已是影壇跨世紀的傳奇人物,但王丹鳳始終堅持“不參加活動,不寫回憶錄,不合影”的原則,只肯把自己當年最美的一面展現(xiàn)于世人面前。然而在 2017 年 5 月,久未露面的王丹鳳意外地現(xiàn)身于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時年93歲的她坐在輪椅上,由其女兒與孫女推至舞臺。歲月從不敗美人,雖已滿頭白發(fā),然氣質(zhì)尚存,優(yōu)雅如昔,一顰一笑間仍可隱約窺見其年輕時的風(fēng)采。于典禮中,她獲頒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現(xiàn)場掌聲經(jīng)久不息。這位德藝雙馨、知性優(yōu)雅的影壇巨星,耄耋之年獲得此獎是實至名歸的??上У氖?,一年前,時年90歲的丈夫柳和清帶著對妻子的愛與不舍,先她而去,再也無法見到妻子晚年的輝煌時刻,兩人自結(jié)婚以來,一生感情順利、家庭幸福,度過了整整65年風(fēng)雨同舟相濡以沫的濃情歲月,堪稱影壇佳話。
2018 年,時年 93 歲的王丹鳳與世長辭。生命或許有終結(jié),但愛與情感永存于電影膠片之中,永存于后人的懷念與敬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