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是記敘文寫作的基本功。在記敘文中擔當“骨架”的作用。若這副“骨架”松散無狀,那“血肉”將無以附著。好的敘事講究順序清晰、層次分明、布局合理,且中心突出。那么,具體該如何做呢?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散步》一文為我們提供了極佳的范例。
《散步》記敘的本是一件生活小事,但作者卻將其寫得波瀾有致、意蘊深遠。這就是敘事的功力。
我們先看看作者是如何起筆的——
我們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這是文章的“起因”。看似不經(jīng)意的一筆,實則正是好作文的寫法。其涵蓋了記敘文的多重要素——地點:田野上;人物:我、母親、妻子和兒子;事件:散步。一件事的雛形,已經(jīng)赫然在目。比起那些兜兜轉轉、云山霧罩、不明所以的開頭段,這樣的首段實在是簡明扼要、清爽得可愛。
接著,便是文章的整個經(jīng)過,也是我們俗稱的“豬肚”。不過,作者并沒有忙于進入“矛盾”的敘述,在這之前,他承續(xù)上文,交代了兩處很重要的內(nèi)容。
一是母親為何會隨“我們”一同散步,其作用在于為中心情節(jié)作鋪墊,使文意更加連貫:
母親本不愿出來的……我說……應該多走走……她現(xiàn)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二是通過環(huán)境描寫,建立敘事空間。這好比電影開場慣用的大廣角鏡頭一樣,目的是將人物活動的場景生動地呈現(xiàn)出來:
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塊兒小塊兒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枝上的嫩芽兒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兒……
水彩畫兒似的筆墨,立刻開辟出了人物所處的時空。敘事的大幕就此緩緩拉開,故事的發(fā)展找到了其賴以立足的情境。
此后,矛盾出現(xiàn)。敘事進入第一個轉折點。作者在文中這樣寫道:
后來發(fā)生了分歧:我的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現(xiàn)實中,這大概會是一個比較冗長、焦灼的過程。但作者并沒有“寫實”,因為他明白寫作貴在剪裁。矛盾的出現(xiàn)并非文章的核心敘述點,真正的重心在于緊隨其后的“解決矛盾”。因此,高明的作者只是生動地表現(xiàn)了內(nèi)心的掙扎,最終以自己的一句話一錘定音——走大路。
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
一個猝不及防又意料之中的轉折,敘事進入高潮。作者用細致的筆墨描寫了母親的慈愛,兼用清新的景物渲染出明媚的氣氛,創(chuàng)造出全文最和諧優(yōu)美的片段,使人過目難忘。文章隨后滑入尾聲。
值得留意的是,在推動敘事向前發(fā)展的過程中,作者僅巧妙地使用了“后來”“但是”“這樣”三個詞語,就將多個段落緊密地聯(lián)結在一起,賦予文章以層層推進、波瀾起伏的美感,可謂天衣無縫、文氣貫通。
當然,不論敘事多么完美,記敘文最關鍵的一點還是中心思想。沒有中心的敘事,只能算作一則材料;中心突出的事件,才能叫作文章。中心思想是記敘文的精髓,更是靈魂?!渡⒉健肥侨绾谓沂局行牡哪兀?/p>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文章結尾總結升華,一語絕塵,言有盡而意無窮。
【學生范文1】
人生何處不美好
大連市第三十四中學" 楊茗萱
那是周日的清晨,我正坐在父親的車里,趕去上鋼琴課。(寥寥數(shù)語,點明時間、地點、事件,開篇即切入正文,簡單利落。)腕表上疾馳的秒針讓我的心繃得緊緊的,“可千萬別遲到?!蔽野底云矶\著。
窗外,秋意初濃。藍汪汪的、響晴的天,似一塊空靈的藍水晶。絮狀的白云自在地飄拂著。道旁高大的銀杏樹像一只長滿金色羽毛的大鳥,風過處,掌形的葉片發(fā)出紙張般的脆響。(環(huán)境描寫,承接上文鋪設敘事場景。語言精美,引人入勝。)
我可無意欣賞這美景,一心只惦記著時間。
突然,“吱——”的一聲,(矛盾出現(xiàn)?!巴蝗弧币辉~,營造緊張感,事件起了波瀾。)父親一個急剎車,險些將我從后座上掀起。我急忙向前張望:只見一排黑色锃亮的車隊正接連不斷地向前行駛,每一個后視鏡上都用緞帶系著一個蝴蝶結,五光十色的,在風中翩翩起舞。原來是一隊婚車??蛇@也容不得我多做耽擱,我忙拍父親的肩膀說:“爸,快,挑個空子,插進去?!?/p>
然而父親紋絲不動。(用“然而”一詞繼續(xù)推動事件向前發(fā)展,同時表明父親態(tài)度,塑造人物形象。)“插呀!”我急得喊出來。這時,沉默的父親終于開口了:“孩子,人家這是結婚,結婚是大事?!闭f著,他轉過頭,正色道:“結婚就圖個一順百順,你這時插進去,固然能快個一分兩分。可切斷了車隊,給結婚的人造成不快,那多不合適呀!”父親和藹卻嚴肅的目光落在我臉上,我慚愧得雙頰泛紅,靜靜地坐回去。一枚金黃的銀杏葉正跳著優(yōu)雅的華爾茲,徐徐地從油畫般的銀杏樹上飄落下來,像是對我謙讓的獎勵。(第二處環(huán)境描寫與前一段相呼應,襯托和諧優(yōu)美的意境和愉悅的心情。)我微笑著目送一輛一輛婚車從我眼前馳過,并在車窗上畫出一個愛心以示祝福。
車隊行到盡頭了。(時間提示語再次出現(xiàn),使文章線索更加明確。)父親的車也緩緩開動。就在這時,伴隨著“嘀——”的一聲,不知哪一扇車窗最先搖下,從里面伸出一只熱情的手掌,在秋風中歡快地揮動著。緊接著,一只又一只手掌紛紛伸到了晴朗的天空下,有韻律地搖擺著,向我們遙遙致意。我看見有一只手掌,那么白皙,那么纖巧,手腕上的鮮花就像嬌艷的笑容……
當我把謙讓這種美德當成禮物送給這對新人時,我所收獲的遠比預想的要多得多。若人人都有助人之意,常懷利他之心,則人生何處不美好?(在敘事的基礎上闡發(fā)議論,升華主題。)
總評這篇作文嚴格遵循“一事一議”的結構,先敘后議,立意深刻。敘事按照“起因—經(jīng)過(出現(xiàn)矛盾繼而解決矛盾)—結果”的時間和邏輯順序穩(wěn)步向前推進,讀來自然流暢、文氣貫通。兩處環(huán)境描寫穿插其間,各自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第一處建構敘事場景;第二處襯托喜悅心情。兩相照應,增添文采。同時,文章在描寫方面很見功力,符合記敘文“以記敘、描寫為主”的寫作要求,無論是父親的語言勸誡、“我”的心理變化,還是婚車中人的最后表現(xiàn),都被小作者用一支富有才華的筆細細寫來。文章因此血肉豐滿,令人愛不釋手。
【學生范文2】
木船與鐵船
大連南金實驗學校" 李冠祎
寬闊的漁港里,泊著兩艘船:一艘木船,一艘鐵船。木制的較為破舊,木頭上出現(xiàn)了裂紋,木船的下部由于海水的長期浸泡而變得腐朽;鐵船大而威風,藍色的油漆在陽光的照射下泛出耀眼的光芒。兩只船隨著海水起起伏伏,兩兩相望,遙看宛如一對父子……(開篇進行環(huán)境描寫,營造敘事場景,富有畫面感,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
那是去年國慶節(jié),我們?nèi)胰ズu上玩,住在一位漁民家中。(時間、地點、人物,記敘文幾大核心要素逐一出現(xiàn)。)戶主老爺子和他的兒子熱情得很,主動載我們?nèi)ズ_吙此业牟遏~船。
“小伙子,過來看看我的老伙計!”老爺子指著他的大木船,雙眉飛舞,笑容從他紅黑的臉膛上升起,又從每一條細密的皺紋里漾出?!坝幸淮挝荫{著它,捕了一噸多的魚呢!”老爺子的豁牙里都透著一股子驕傲。
爭論就是在這時發(fā)生的。(敘事陡然一轉,節(jié)奏變得緊張。)“爸,現(xiàn)在隨便一艘鐵船都能拉好幾噸魚回來,您那木船還不淘汰,等啥呢?”老爺子一聽,當時就不樂意了,他收起了笑容,注視著兒子。
“我那木船用著踏實,就是觸礁了,進點兒水也沒事!”老爺子的胸膛一鼓一鼓的,抬高了聲音說。
“鐵船有聲吶技術,連礁都撞不上!您瞧現(xiàn)在誰還用木船?”兒子年輕氣盛,寸步不讓。
“胡說!你王叔家昨天還下了一條三百多馬力的大木船呢!”
“王叔跟您一樣,就是個‘老古董’!”(父子二人的語言描寫各自獨立成段,這也是推進敘事的一種方式,既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又便于塑造人物。)
老爺子徹底沉默下來,只有嘴唇還微微顫動著。良久,他垂下頭,好像被打敗了一樣,整個人都癟了下去。
這時,(敘事進入下一階段,小詞自有大用。)他的兒子好像忽然明白過來什么,快步上前,摟住他父親的肩膀,說:“哎呀,爸,咱爺兒倆還爭什么,哪樣船都能打到魚,用得順手就是好船!您說好的,準錯不了!”
老爺子抬眼看了看兒子,沒說話,披著夕陽,將雙手背到身后,悠悠地朝遠處走去。
溢紅流金的海濱暮色里,兩艘大船伴隨著海潮的起伏越挨越近,如父如子。我遙望著海之盡頭,默默地想:時代在變遷,社會在發(fā)展,新舊更迭在所難免,沒有什么能永葆青春。老去的一代和年輕的一代必然會有摩擦和碰撞,我們應該學會用進步的眼光看待新事物,因為它象征著未來;也該用包容的姿態(tài)看待舊事物,因為它承載著歷史。(小作者在敘事的基礎上議論升華。議理的內(nèi)容深刻雋永、引人深思,提升了文章的高度。)
總評這篇文章同樣遵循“敘事+議論”的整體結構,依照“起因—出現(xiàn)矛盾—解決矛盾—結局”的邏輯順序從容不迫地寫來。比起第一篇文章,本文的小作者對結構進行了一些創(chuàng)造性的改變,比如,他先通過環(huán)境描寫將讀者代入敘事的境地,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借用父子二人的對話描寫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既加強了敘事節(jié)奏,又塑造了人物形象。文中的人物刻畫、環(huán)境描寫同樣令人贊嘆——老爺子的神態(tài)生動形象,父子間的對話貼近人物,海濱暮色的描寫充滿質感。此外,結尾的議論點睛亦是本文的亮點,小作者從父子之爭中得到關于“歷史”和“時代”的感悟,意味深長、發(fā)人深省,猶如神來之筆,彰顯出其思維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