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 美紅2號是以自交系ks-t-20為母本、自交系ks-28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中果型雜交1代西瓜新品種。該品種早熟,生長勢強,易坐果。河南春茬小拱棚加地膜(天地膜)或小拱棚栽培果實發(fā)育期28 d左右;果實近圓形,果皮綠色上覆深綠色鋸齒形條帶,果皮厚度0.9 cm左右,耐裂果。瓜瓤紅色,瓤質細嫩、酥脆,口感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2.2%左右、邊部11.0%左右。單果質量6.0 kg左右,667 m2產量4000 kg左右。適宜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等地春夏保護地種植。2022年通過農業(yè)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
關鍵詞: 西瓜; 新品種; 美紅2號; 雜交1代
中圖分類號: S65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673-2871(2024)07-163-05
Breeding of a new watermelon cultivar Meihong No. 2
YU Yuhong, ZHAO Xiaolong, ZHANG Lin, ZHAO Jinhe
(Kaife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Kaifeng 475004, Henan, China)
Abstract: Meihong No. 2 is a new medium-sized early maturity watermelon F1 hybrid, which is bred by inbred line ks-t-20 as female parent and inbred line ks-28 as male parent. Plant has strong growth potential, it is easy to set fruit. In Henan province, the fruit development period of early spring protected cultivation is about 28 days. The fruit is round" with green skin and dark green narrow stripes, the rind is 0.9 cm in thickness. The pulp is red, the average soluble solid content is 12.2% in the center and 11.0% in the edge, the pulp is medium in hardness, and the quality is fine and crisp. The average fruit mass is 6.0 kg, and the yield on 667 m2 is about 4000 kg. It is suitable for protected field cultivation in spring and summer in Henan, Shandong, Anhui, Jiangsu, Zhejiang province.
Key words: Watermelon; New cultivar; Meihong No. 2; F1 hybrid
1 育種目標
西瓜因具有甘甜汁多、消暑解渴、風味獨特等特點,成為人們夏日常食的鮮食水果[1-2],又因西瓜產業(yè)的產值高,栽培模式多樣化,能夠帶動瓜菜產業(yè)的發(fā)展,提高土地產出率,是人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yè),在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中占有重要地位[3-4]。河南省以獨特的土壤和氣候條件,成為優(yōu)質西瓜主要產地之一,其種植面積和產量居全國第一;河南省西瓜露地栽培面積逐漸減少,設施栽培面積逐漸增加,栽培品種以中果型西瓜品種為主,其中8424、京欣1號類型的西瓜種植面積較大,但這類品種在種植過程中表現(xiàn)出易裂果不耐運輸等缺點[5-7],種植戶們急需耐裂果、易運輸、品質優(yōu)良換代品種。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者對西瓜的品質及口感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期待口感更好、品質更優(yōu)的高品質西瓜品種。另外隨著生鮮網絡零售、跨區(qū)域運輸等銷售渠道的增多,對西瓜的耐貯運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8-11]??紤]到種植、消費、流通等因素影響,需要開展高品質、不易裂果、耐貯運西瓜新品種的選育,為此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院制定了培育適合河南省及周邊地區(qū)保護地、露地種植的產量高、品質好、耐貯運的中果型西瓜新品種的育種目標。
2 選育過程
2.1 母本來源及特性
母本ks-t-20自交系是2001年春季從新疆農業(yè)科學院引進的雜交1代西瓜品種8424,經連續(xù)6 a(年)10代自交、分離、定向選育獲得的純合穩(wěn)定自交系,于2006年育成。該自交系表現(xiàn)為早熟,植株生長勢強,全生育期為98 d,果實發(fā)育期28~30 d。果實圓形,果形指數1.1,果皮綠色覆網狀條紋,果皮厚度0.8~1.0 cm,果皮韌,單瓜質量5.0~7.0 kg。瓜瓤紅色,瓤質脆,口感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1.4%,耐貯運,易坐果。
2.2 父本來源及特性
父本ks-28自交系是由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院西瓜甜瓜研究所育成的223自交系為母本和引進的亞洲生態(tài)型A-4(優(yōu)質、早熟、易坐果)為父本進行雜交,其后代選取優(yōu)勢單株,于2003年開始經5 a 8代自交選育而成的穩(wěn)定自交系,于2008年育成。該自交系早中熟,生長勢及分枝能力較強,田間表現(xiàn)為高抗枯萎病,全生育期100 d,果實發(fā)育期30 d,果實圓形,底色淺綠色覆綠色花條帶,果皮厚度1.0 cm,果皮韌,耐裂果;瓜瓤紅色,瓤質酥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邊部11.0%,單瓜質量6.0~8.0 kg。
2.3 選育經過
根據育種目標,于2012年在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院蔬菜研究所試驗基地以ks-t-20等為母本、ks-28等為父本配制雜交組合16個,2013年春季在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院蔬菜研究所試驗基地繼續(xù)進行優(yōu)良組合篩選試驗,ks-t-20×ks-28組合因綜合性狀表現(xiàn)突出而成為中選組合,進入品種比較試驗。經2014—2015年的品種比較試驗,ks-t-20×ks-28組合綜合性狀指標超過對照品種京欣1號,其中抗病能力、產量、品質、耐貯運性等主要性狀較為突出,2015年將該組合定名為美紅2號。2016—2017年在河南省商丘、扶溝、中牟、新鄉(xiāng)進行區(qū)域試驗,2018年在河南商丘市、安徽宿州市、浙江金華市、江蘇宿遷市進行生產試驗,綜合表現(xiàn)突出。目前在河南、安徽、浙江、江蘇推廣種植。2022年8月通過農業(yè)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登記編號:GPD西瓜(2022)410136。
3 試驗結果
3.1 品種比較試驗
2014年春季在開封市通許縣四所樓鎮(zhèn),2015年春季在開封市杏花營鎮(zhèn)進行品種比較試驗,采用小拱棚加地膜(天地膜)覆蓋栽培,對照品種為京欣1號,隨機區(qū)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54 m2,每次重復種植1行,每行30 m,行距180 cm,株距45 cm,折合667 m2種植約800株。3月12日采用基質穴盤育苗,4月15日定植,雙蔓整枝,每株留1瓜,6月10日采收。試驗結果(表1)表明,2014年春季美紅2號中心和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比對照高,分別高0.5、1.0個百分點;果實發(fā)育期為28 d,比對照短2 d;瓤質更酥脆;裂果率為1%,比對照低3.2個百分點,667 m2產量4 168.90 kg,比對照極顯著增產13.10%。2015年春季美紅2號中心和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別比對照高0.4、0.8個百分點;果實發(fā)育期為29 d,比對照短3 d;裂果率為0,比對照低5.8個百分點,667 m2產量4 088.21 kg,比對照極顯著增產13.40%。美紅2號2 a平均中心和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別比對照高0.4、0.9個百分點;果實發(fā)育期為28.5 d,比對照短2.5 d;裂果率為0.5%,比對照低4.5個百分點,平均667 m2產量4 128.56 kg,比對照極顯著增產13.25%。
3.2 區(qū)域試驗
2016—2017年在河南省商丘、扶溝、中牟、新鄉(xiāng)進行區(qū)域試驗,試驗均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54 m2,每次重復種植1行,每行30 m,行距180 cm,株距45 cm,折合667 m2種植800株。對照品種為京欣1號,品種間間隔5 m,便于區(qū)分。每年3月10—20日育苗,采用大棚穴盤基質育苗,4月10—20日定植,用小拱棚加地膜(天地膜)覆蓋栽培模式,雙蔓整枝,每株留1瓜,施肥澆水及病蟲害防治等栽培管理措施與當地常規(guī)生產相同,6月20日左右采收。試驗結果(表2)表明,美紅2號中心、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667 m2產量均高于對照,裂果率低于對照。2016年美紅2號667 m2平均產量4 155.2 kg,比對照京欣1號極顯著增產12.4%,4點全部增產,中心和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別比對照提高0.6、1.0個百分點。2017年667 m2平均產量為4 140.2 kg,比對照京欣1號顯著增產7.6%,4點全部增產,中心和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別比對照提高0.4、0.8個百分點。
3.3 生產試驗
2018年在河南商丘市、安徽宿州市、浙江金華市、江蘇宿遷市進行生產試驗,試驗均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216 m2,每次重復種植4行,每行30 m,行距180 cm,株距45 cm,每行66株,折合667 m2種植800株。對照品種為京欣1號,品種間間隔5 m,便于區(qū)分。3月10—20日采用大棚穴盤基質育苗,自根苗,4月10—20日定植,用小拱棚加地膜(天地膜)覆蓋栽培模式,雙蔓整枝,每株留1瓜,施肥澆水及病蟲害防治等栽培管理措施與當地常規(guī)生產相同,6月20日左右采收。試驗結果(表3)表明,美紅2號667 m2平均產量4 194.8 kg,比對照京欣1號增產9.6%,4點全部增產。在2018年生產試驗中美紅2號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2%,邊部11.0%,分別比對照高2.5、3.4個百分點。美紅2號果皮厚度為1.0 cm,與對照相當。美紅2號的裂果率比對照低,田間表現(xiàn)為不易裂果。美紅2號在各試點田間表現(xiàn)長勢旺,品質好,瓤質酥脆,口感好,耐裂果,適宜種植。
3.4 抗病性
2018年在生產試驗中進行田間西瓜枯萎病抗病性調查,3次重復,隨機排列,選取每個重復中的第1行和第2行(共132株)觀測記錄美紅2號和對照品種京欣1號從定植至果實成熟枯萎病發(fā)病率情況。依據有關標準進行抗病級別劃分[12]。試驗結果(表4)表明,美紅2號整個生育期枯萎病發(fā)病率為18.2%,達到高抗水平,強于對照品種(發(fā)病率29.5%,中抗)。
3.5 品質分析
2022年在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院進行品質分析試驗,美紅2號早春設施栽培坐果性好,果形周正,耐裂果,品質表現(xiàn)穩(wěn)定,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2%,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維生素C含量為83.7 mg·kg-1,均高于對照品種京欣1號(表5)。
4 品種特征特性
美紅2號西瓜屬早熟種,生長勢強、抗病性較強、生態(tài)適應范圍廣、易栽培。小拱棚加地膜(天地膜)覆蓋栽培,果實發(fā)育期28 d左右,主蔓第1雌花著生節(jié)位7~8節(jié),雌花間隔5~6節(jié)。果實圓形,果形指數1.0~1.1,果皮綠色上覆有深綠色鋸齒形條帶,果皮厚度0.9 cm左右。瓜瓤紅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2%左右,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左右;瓤質酥脆、口感好、耐裂果。單果質量6.0 kg左右,667 m2產量4000 kg左右。種子黑色,覆麻紋,千粒重63 g。適宜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等地春季保護地種植(詳見彩插6)。
5 栽培技術要點
5.1 播期
溫室及多層膜覆蓋栽培1月中下旬育苗,苗齡40~45 d,小拱棚加地膜(天地膜)覆蓋或塑料大棚栽培3月上旬育苗,苗齡30 d。多年重茬地種植,應采取嫁接換根的方法防止枯萎病的發(fā)生。
5.2 種植密度
爬地栽培,667 m2種植700~850株,雙蔓整枝,坐果期及時摘除根瓜,第2、3雌花留果,設施栽培需人工授粉,露地栽培及時疏瓜。
5.3 田間管理
施足底肥,澆足底水,坐果前適當控制水肥,坐果后加強水肥管理,重施優(yōu)質有機肥;采收前7 d停止灌水,適時采收。整個生育期間注意防治蚜蟲、炭疽病、枯萎病等病蟲害。
參考文獻
[1] 楊念,王蔚宇,曹春意,等.我國甜瓜產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趨勢分析[J].中國瓜菜,2019,32(8): 50-54.
[2] 趙衛(wèi)星,李曉慧,吳占清.西瓜、甜瓜提質增效生產技術圖譜[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
[3] 何楠,趙勝杰,路緒強,等.河南省西瓜產業(yè)現(xiàn)狀、存在問題與發(fā)展建議[J].中國瓜菜,2020,33(3): 66-69.
[4] 侯莉,賀桂仁,蘇鶴.河南省西瓜、甜瓜生產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J].河南農業(yè),2020(1): 10-12.
[5] 劉文革,徐小利,潘秀清,等.黃河故道地區(qū)西瓜甜瓜產業(yè)分析和建議[J].中國瓜菜,2022,35(8): 1-11.
[6] 楊念,孫玉竹,吳敬學.中國西瓜甜瓜的區(qū)域優(yōu)勢分析[J].中國瓜菜,2016,29(3): 14-18.
[7] 何楠,趙勝杰,路緒強,等.西瓜新品種中蜜2號的選育[J].中國瓜菜,2022,35(2): 101-104.
[8] 孟佳麗,吳紹軍,沈虹,等.西瓜新品種遷麗2號的選育[J].浙江農業(yè)科學,2023,64(5): 1086-1089.
[9] 王娟娟,李莉,尚懷國.我國西瓜甜瓜產業(yè)現(xiàn)狀與對策建議[J].中國瓜菜,2020,33(5): 69-73.
[10] 劉文革,何楠,趙勝杰,等.我國西瓜品種選育研究進展[J].中國瓜菜,2016,29(1): 1-7.
[11] 程瑞,徐兵劃,張朝陽,等.從文獻統(tǒng)計分析我國近10年西瓜育種特點及方向[J].中國果樹,2021(2): 79-82.
[12] 趙衛(wèi)星,常高正,徐小利,等.西瓜主要病害及抗病育種研究進展[J].江西農業(yè)學報,2010,22(7): 75-78.
收稿日期: 2023-05-10; 修回日期: 2024-05-10
基金項目: 開封市重大科技專項(21ZD008)
作者簡介: 于玉紅,女,副研究員,主要從事西瓜甜瓜育種及示范推廣工作。E-mail :fancy3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