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現(xiàn)代派文學(xué)的鼻祖、奧地利作家弗蘭茲·卡夫卡多年來飽受疾病折磨,其中就包括失眠癥,而其創(chuàng)作活動多發(fā)生在深夜,失眠對其文學(xué)作品有重要影響,卡夫卡最重要的長篇小說《城堡》中更是有大量關(guān)于人物睡眠狀態(tài)的描寫。本文以《城堡》中的睡眠意象為切入點,分析卡夫卡本人的睡眠狀態(tài)、《城堡》中的睡眠意象以及睡眠的隱喻,從而挖掘作品中睡眠的內(nèi)涵。
[關(guān)鍵詞] 卡夫卡" 睡眠" 失眠" 《城堡》
[中圖分類號] I106.4"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2097-2881(2024)17-0058-04
睡眠是人體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功能,是每個人都擁有的生命體驗,但對不同的個體來說,睡眠的體驗卻千差萬別。作家弗蘭茲·卡夫卡短暫的一生中罹患多種疾病,包括胃病、便秘、頭痛、神經(jīng)衰弱、失眠以及肺結(jié)核等,這些疾病不僅使他的身體虛弱,也損害了他的精神健康??ǚ蚩ㄉ畹臅r期社會矛盾尖銳、政治腐敗、經(jīng)濟蕭條,整個社會都籠罩在暮氣之中,人民生活困苦,看不到希望,對生活極其敏感的卡夫卡一直生活在孤獨與痛苦之中。外界的壓力使他只有在深夜才能進行自己喜歡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而以上的原因加劇了他的失眠,使他的身體更為羸弱。蘇珊·桑塔格曾言:“疾病是生命的陰暗面,更是一種麻煩的公民身份。每個降臨世間的人都擁有雙重公民身份,其中一個屬于健康王國,另一個則屬于疾病王國?!痹谶@個意義上,作家的文學(xué)作品有其身體疾病的隱喻。對卡夫卡而言,疾病不僅直接影響了其身心健康和生活狀態(tài),更影響了其文學(xué)創(chuàng)作。
本文以卡夫卡的長篇小說《城堡》中的睡眠意象為切入點,分析卡夫卡本人的睡眠狀態(tài)、《城堡》中的睡眠意象以及睡眠的隱喻,探究卡夫卡作品《城堡》中的睡眠內(nèi)涵。
一、卡夫卡的睡眠狀態(tài)
1911年10月2日,27歲的卡夫卡在日記中第一次提到了自己的失眠狀態(tài):“失眠的夜。這已是幾天來的第三天。我好好地入睡了,但一個小時后我醒了,就好像我把頭放在了一個錯誤的窟窿里。”[1]此后,直到他41歲因肺結(jié)核去世,他在日記中都不斷記錄著自己的睡眠狀態(tài)以及與失眠的抗爭。
卡夫卡將自己的失眠狀態(tài)描述成“在夜間我的生命卻不受阻礙地將我剪切得粉碎”[1],失眠所帶來的頭痛、心痛和眼周壓迫嚴重消耗了他的精力,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困擾??ǚ蚩ㄔ?915年圣誕節(jié)那天的日記寫道:“要是我1912年離去,完全占據(jù)所有的力量。以清晰的頭腦,不為壓制活生生的力量的勞累所啃噬,該多好?。 盵1]卡夫卡為了擺脫失眠所帶來的痛苦,希望自己在遭受失眠的折磨之前就死亡,然而直到他1924年逝世,失眠都如影隨形:“然而,如今的失眠并無誘因,且持續(xù)不斷,安眠藥亦幾乎無效?!盵1]
卡夫卡遭受失眠的痛苦折磨,拒絕了朋友喝纈草茶治療失眠的建議,因為他認為不是自己身體出現(xiàn)了問題,而是由于與父親的隔閡、與母親的疏離、保險公司枯燥無趣的工作以及與戀人若即若離的復(fù)雜關(guān)系等外界因素導(dǎo)致了失眠??ǚ蚩ㄔ诮o朋友的信中剖析了自己失眠的原因:“我失眠的原因主要是三十年來不正確的生活方式。其實我也可以采取許多有效的措施改變這種狀況,比如有規(guī)律的、較早地睡覺,但我沒有這樣做,這是我的過錯,我必須承擔(dān)它帶來的后果?!盵1]卡夫卡的暴君似的父親和膽小怯懦的母親將他養(yǎng)成了畏縮、猶豫不決、膽小脆弱、自暴自棄的性格,這種性格不僅體現(xiàn)在他對外不敢反抗父親的專制暴戾而一直從事不喜歡的保險工作,與女友訂婚-解約-再訂婚-再解約最后分手的糾結(jié)中,更體現(xiàn)在對內(nèi)他對待自己失眠狀態(tài)的處理上。卡夫卡對失眠的態(tài)度與他對工作的態(tài)度一致,厭惡卻不主動反抗,也不主動處理,所以,他蜷縮在自己的安全區(qū)內(nèi),被動地接受失眠所帶來的痛苦。
卡夫卡長期忍受著疾病的折磨,這導(dǎo)致他對疾病有獨特的見解:“疾病、痛苦、病痛也是虔誠的極重要的源泉。疾病根本不是惡,而是警告信號,生活的助手?!盵2]他認為失眠是他恐懼死亡的一種表現(xiàn),他擔(dān)心自己的靈魂會在睡夢中丟失,失眠是對罪惡的清醒意識,失眠本身就是罪過。在卡夫卡看來,失眠不僅是疾病的一種,也是對他罪惡行為的懲罰,這種懲罰能夠減輕他自身的愧疚感,是一種贖罪。因此,他甘愿承受失眠給他帶來的痛苦,而不去改變失眠的狀態(tài)。
卡夫卡將他身體里的疾病視為對他罪惡的懲罰,并且將這些疾病賦予了精神內(nèi)涵。所以在深夜面對失眠的折磨時,他一方面承受著身體上的痛苦,另一方面卻又在精神的痛苦中釋放自己的愧疚,用自虐的方式完成精神上的贖罪。
二、《城堡》中的睡眠
1.《城堡》主人公K的睡眠狀態(tài)
卡夫卡的作品絕大部分是他在深夜失眠的狀態(tài)下創(chuàng)作出來的,《城堡》也不例外。作為卡夫卡最重要的長篇小說,《城堡》延續(xù)他了一直以來朦朧、恍惚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作品開篇就以主人公K的視角描述了村子和城堡給人的感覺:“村子被厚厚的積雪覆蓋著。城堡蹤影皆無,霧靄和夜色籠罩住它,也沒有一絲燈光顯示出這座大城堡來?!盵3]作品第一段便渲染了文本的氛圍:昏暗、朦朧。由于K到達村子時天色已晚,早已筋疲力盡,所以他一到酒店就睡著了,并不介意自己睡在了酒店大堂的草墊子上。然而沒過多久,他就被村子里的年輕人施瓦爾策叫醒,叫K拿出待在村子里的許可證,吵鬧一番過后,眾人終于離開,K得以酣睡到第二天早晨,連老鼠在他身邊一溜煙地跑過也沒能驚醒他。
K到處奔波,想要酒店的老板娘給他一個睡覺的地方,卻被老板娘以“只有城堡里的老爺”才能住在這里拒絕了。然后他在酒吧和弗麗達搭上關(guān)系后才得以在酒吧安睡一晚,后來在教師的引薦下,他和弗麗達才勉強以校役的身份借用一間教室作為安身之所。雖然教室里的生活用品欠缺,當(dāng)作臥室實在簡陋,但K在這種環(huán)境下仍然能夠和弗麗達一起“高高興興地在溫暖和靜謐中伸開四肢睡覺”[3]。半夜K被助手嚇醒以后又沉睡過去,早上被來上學(xué)的小學(xué)生圍住床鋪,幾個人才醒過來。
后來K在酒店里和弗麗達不歡而散后,感到很疲倦,想要找到一個空房間,在一張舒服的床上美美地睡上一覺。他小心翼翼地打開了一間無人應(yīng)答的房間的門,卻遇到了被驚醒的弗里德里希的秘書比格爾。于是,混沌的K和比格爾在深夜開始了漫長的聊天,K很困倦,卻一邊不得不聽比格爾向他介紹城堡的運行機制,一邊擔(dān)心自己會因為“不合法的身份”被城堡的老爺們傳喚。在內(nèi)外不安的氛圍中,K還是睡著了,對外界發(fā)生的一切全然不知。然而沒有過多久,隔壁房間的埃朗格在邊墻上使勁猛敲擊了幾下,K被驚醒了,在沉睡中被突然叫醒,他昏昏沉沉的,但K知道自己在比格爾的房間沒法再睡著了,只能扶著墻,搖搖晃晃地離開房間。被老爺們審問兩次后,K感到疲憊不堪,用耍無賴的方式乞求酒店老板娘的同意,在酒桶上放了一塊木板從凌晨睡到了晚上。
雖然《城堡》的敘述時間只有六天,卻用很大的篇幅敘述了主人公K的睡眠狀態(tài)。根據(jù)卡夫卡的描述,K本人的睡眠質(zhì)量是很好的,在感覺到累的情況下能倒頭就睡,并且一覺睡到天亮。由于作者沒有描寫K在睡眠過程中有做夢的行為,可以合理推測K并不是一個失眠癥患者。即使K本人沒有睡眠障礙,外界的環(huán)境卻不能讓K安穩(wěn)地睡上一覺,從到達村子的第一個晚上開始,K的睡眠過程便不斷地被打擾、被吵醒。在酒店大堂的草席子上睡著沒有多久,K就被年輕人叫醒,然后大半夜都在等待城堡的來電,賦予他合法的身份;和弗麗達在教室睡覺的過程中被助手吵醒,第二天被小學(xué)生和教師吵醒;在酒店在昏昏欲睡的情況下接受比格爾的審問;最后才在酒店的酒窖里勉強睡了個整覺。
卡夫卡將K本人設(shè)定為沒有睡眠障礙的人,卻將K的睡覺環(huán)境設(shè)定為一種開放的、易被侵擾的狀態(tài)。K無論是在身體和精神上都十分困倦,但總是被他人打擾,睡不了一個好覺??ǚ蚩ū救说乃攮h(huán)境與他筆下的K的睡眠環(huán)境一樣,都是一個沒有私密性、易被他人打擾的開放空間:“我的房間是一個過道,或者說是連接父母起居和臥室的必經(jīng)之路?!盵4]卡夫卡本人將失眠視為一種精神上的贖罪,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去改變自己的睡眠狀態(tài)和睡眠環(huán)境,放任失眠癥折磨自己?!冻潜ぁ分?,卡夫卡把主人公簡單地稱之為K,雖然K的睡眠環(huán)境與自己的實際睡眠環(huán)境一致,但K本身卻沒有睡眠障礙,這是卡夫卡對現(xiàn)實的一種微弱的反抗。這說明在他的內(nèi)心深處,從來沒有想過要反抗外部環(huán)境??ǚ蚩▽⒅魅斯獽設(shè)定為沒有睡眠障礙的人,說明他一直想要尋求解脫。然而由于自身沒有與疾病斗爭的意識,也不敢反抗外部強大的壓力,他筆下的主人公K在身體機能無礙的情況下,在睡眠過程中被頻繁地打擾,陷入了和他一樣飽受失眠折磨的境地。
2.《城堡》中的睡眠空間
《城堡》中,卡夫卡將K到達村子的時間安排在夜間,主人公K對村子的第一印象就是被夜色籠罩,是“空蕩蕩的一片”。第二天在晨曦中遠望城堡,墻上剝落的泥灰和似乎碎裂的石塊使他非常失望。白天的村莊被積雪覆蓋,朦朧的霧氣使農(nóng)舍里的光線也十分昏暗,出去了一兩個小時的K回到酒店,發(fā)現(xiàn)天色已經(jīng)完全黑了。由于晝短夜長,村子里的日照時間有限,于是K接下來幾天的活動都是在黑夜中進行的。
室外是寒冷、黑暗、朦朧的,村子里的大部分人都在室內(nèi)活動,在黑夜中,溫暖的室內(nèi)使所有人都昏昏欲睡??ǚ蚩ㄔ凇冻潜ぁ分胁粌H花了大量筆墨描寫K的睡眠狀態(tài),也描述了很多人的睡眠狀態(tài):克拉姆老爺在酒店的房間里坐著睡覺;弗麗達在黑乎乎的教室里昏昏欲睡地等候K回來;弗麗達、K以及他的兩個助手在教室里吃飯時,由于太過疲倦,其中一個助手竟然吃著吃著睡著了;奧爾嘉在向K傾訴妹妹阿瑪莉婭的事跡時,屋子里的兩位老人在沉睡,只能聽見他們那粗重的、有時呼嚕呼嚕的呼吸聲;在酒店里,比格爾被K驚醒后,發(fā)表了關(guān)于睡覺的長篇大論等。
小說提及不同人物的睡眠有一個共同點:睡眠空間的畸形。主人公K的睡眠空間一直是開放的狀態(tài),這導(dǎo)致他在城堡的六天內(nèi)幾乎沒有睡一個好覺。城堡的最高權(quán)威克拉姆老爺雖然在自己的房間內(nèi)睡覺,卻是坐在桌子旁的椅子上睡覺,沒有像普通人一樣躺在床上睡覺。弗麗達和K的兩個助手隨著K的行動而行動,總是處于忙忙碌碌的狀態(tài),黑夜的混沌導(dǎo)致其中一個人吃著吃著就睡著了。奧爾嘉的父母總算是躺在自己的屋子里面熟睡,是因為他們忽略了K和奧爾嘉的對話。比格爾說自己就在床上辦公,用來睡覺的房間和床變成了辦公的工具;即使自己很困,但是打開門,無論如何也睡不著了。
卡夫卡將遠處的城堡塑造為一個莊嚴、冷酷、具有絕對權(quán)威的可以俯瞰村莊的龐然大物,城堡畸形的權(quán)力運作模式控制著每個人的生活,也必然導(dǎo)致了居民生活方式的畸形。所有居民的睡眠空間都受到了不同的影響,作為最高權(quán)力統(tǒng)治者的克拉姆老爺如此,村子里的居民如此,外來者K在村子里的六天就沒有過完整的、封閉的、屬于自己的物理意義上的睡眠空間。
三、卡夫卡《城堡》中的睡眠隱喻
卡夫卡筆下的《城堡》是世界的一個縮影;小說中關(guān)于某一類型的人對世界做出的行為進行了詳盡的描繪,其準確與細致達到了無可比擬的程度[3]。小說用大量筆墨描寫了各類人物的睡眠狀態(tài),一方面是作者在飽受失眠折磨中尋找的一個表達出口,另一方面是用居民們畸形的睡眠狀態(tài)來象征人的異化。
出身于布拉格中產(chǎn)階級家庭的卡夫卡接受家庭的安排,進入保險公司工作,白天從事自己厭惡的保險工作,只有在深夜、在封閉的斗室中進行自己喜歡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社會與家庭的要求與自己的目標和愛好沖突,卡夫卡便在這種沖突的夾縫中生存。自身的敏感脆弱以及與市民階層的疏離、對立使他以自傳體的方式創(chuàng)作出了《城堡》的主人公K。K在《城堡》中總是孤軍奮戰(zhàn),得不到其他人的幫助,然而這種孤獨是蓄意的,城堡居民有意要與他劃清界限,他想要成為城堡中的正式居民,成為一個有活力的社會成員,所以想要和弗麗達結(jié)婚,以此來獲得他的合法身份,并在城堡里從事自己土地測量員的本職工作。K的意愿就是卡夫卡本人的意愿,他想要通過努力得到社會的認可,得到家庭的認可。飽受失眠癥折磨的卡夫卡將自己對睡眠的渴望投射在K身上,K拼盡全力想要找到不被人打擾的睡眠空間就是卡夫卡希望的在深夜睡個好覺的強烈愿望;K不斷被打擾的睡眠狀態(tài)就是卡夫卡向失眠癥妥協(xié)的隱喻。
如果說《變形記》中的格里高爾是人化為昆蟲的異化,《地洞》中的鼴鼠是動物化為人的異化,那么在《城堡》中的K是人生理行為的異化,人異化為權(quán)力的工具和表現(xiàn)形式。村子的居民是被城堡里的老爺們統(tǒng)治的,老爺們對居民的方方面面擁有絕對的統(tǒng)治權(quán),K沒有取得城堡的合法身份便不能在村子里過夜;作為克拉姆的情人弗麗達高人一等;拒絕了索爾迪妮老爺?shù)陌斃驄I和她的家人被全村人所排擠、忽視。這是城堡的統(tǒng)治者對居民靈魂和生命的規(guī)訓(xùn)與懲罰。然而,權(quán)力無時無刻侵犯著居民的權(quán)利,連人最基本的生理活動——睡覺都不放過。權(quán)力的代表者克拉姆老爺侵犯居民權(quán)利的同時,自身也在被權(quán)力異化,他在象征著權(quán)力的桌子旁的椅子上坐著睡覺,而不是在床上躺著睡覺。掌權(quán)者被權(quán)力所異化,被統(tǒng)治者也被權(quán)力所異化,村子里的居民的睡眠狀態(tài)都或多或少有問題。反抗權(quán)力的K,也正在被權(quán)力所異化,他想要好好睡覺的意愿并不比他想要獲得合法身份的意愿小,在酒窖的木板上才能勉強睡個整覺,最后奄奄一息之時獲得合法身份意味著K的異化完成。
四、結(jié)語
人不能沒有睡眠,睡眠質(zhì)量善于人的生活質(zhì)量。莎士比亞在《麥克白》中這樣形容睡眠:那清白的睡眠,把憂慮的亂絲編織起來的睡眠,那日常的死亡,疲勞者的沐浴,受傷的心靈的油膏,大自然的最豐盛的菜肴,生命的盛筵上主要的營養(yǎng)。然而失眠癥患者卡夫卡卻在疾病與失眠的折磨中獲得了豐富多樣的體驗,并將其訴諸筆下,用荒誕的象征和表達手法,在深夜創(chuàng)作出不朽的經(jīng)典。
參考文獻
[1] 卡夫卡.卡夫卡全集(第6卷)[M].葉廷芳,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 雅努什.卡夫卡對我說[M].趙登榮,譯.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1.
[3] 卡夫卡.城堡[M].張榮昌,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21.
[4] 卡夫卡.卡夫卡全集(第9卷)[M].葉廷芳,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特約編輯 劉夢瑤)
作者簡介:左悅,江蘇海洋大學(xué)文法學(xué)院,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