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金粉世家》作為張恨水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視。這部小說在開啟現代文學“封建大家庭批判”題材方面起到了先驅作用,這一成就的取得與張恨水對《紅樓夢》的模仿和借鑒有著密切的關系。他在借鑒的同時,也保持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個性,成功地將現代社會的元素融入了對封建大家庭的批判中,使得作品既具有古典文學的神韻,又充滿了現代氣息。這部作品不僅豐富了現代文學的內涵,也為后來的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從人物形象、表現手法和主題思想三個方面對《紅樓夢》和《金粉世家》進行比較,也成為《紅樓夢》“影響研究”的課題之一。
[關鍵詞] 《紅樓夢》" 《金粉世家》" 異同
[中圖分類號] I207.4"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2097-2881(2024)17-0003-04
《紅樓夢》作為我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F代小說在對古典文學的傳承上,《紅樓夢》具有源頭、原型和范式的意義。袁行霈指出:“‘五四’之后以至當代,《紅樓夢》仍然成為許多作家永遠讀不完、永遠值得讀的書,成為中國作家創(chuàng)作出高水平的作品不可多得的借鑒品?!痹?0世紀的作家中,張恨水成功地將《紅樓夢》的精華巧妙地融入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張恨水少年時代就熟讀《紅樓夢》,他自己也承認《金粉世家》受《紅樓夢》 影響很大,“《金粉世家》之是何命意?都可不問矣。有人曰:此頗似取徑《紅樓夢》,可曰新紅樓夢。吾曰:唯唯”?!督鸱凼兰摇窡o疑是一部杰出的作品,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早展現《紅樓夢》創(chuàng)作意識的家族歷史小說之一。本文將《金粉世家》與《紅樓夢》進行比較,從人物形象、表現手法以及主題思想來探討兩者之間的異同,對當代作家該如何從《紅樓夢》中吸取營養(yǎng)也具有一定的啟示。
一、人物形象的形似與神異
人物形象是一部小說的靈魂,《紅樓夢》的突出成就之一就是作者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督鸱凼兰摇吩谶@方面很好地模仿和借鑒了《紅樓夢》,與此同時,作者還加入了一些現代的元素,使人物形象有一種獨特的魅力。
首先,兩部小說的男主人公金燕西和賈寶玉都出生于鐘鳴鼎食之家,在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環(huán)境中長大,過著紈绔公子的生活。在對待下人的態(tài)度上,金燕西和賈寶玉一樣,尤其對女孩體貼關懷,他們都幫下人解圍,心甘情愿幫丫鬟做事。面對愛情,賈寶玉和金燕西都可以不被家庭左右,不顧一切地去追求自己的愛情,他們都向往自由、平等的生活。金燕西與賈寶玉還有一個相似之處——他們都有一塊玉。金燕西的這塊玉雖不似寶玉那般是命根子,但也是從小就帶著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除去這些相似之處,金燕西與賈寶玉在性格上有著本質的不同。賈寶玉對待女孩體貼關懷,是一種珍愛美麗生命的毫無私心雜念的愛,但他愛情的目標始終是林黛玉一人;但金燕西不同,他雖也待年輕女子極好,但這一特質卻發(fā)揮在了流連歌舞廳、捧戲子上,即便婚后也因沒有劃清界限四處留情,逃避問題、推諉責任,導致自身婚姻破裂。如果說賈寶玉這個多情公子堪稱“情種”,那么金燕西這種現代紈绔子弟可以稱為“濫情”。對于自由、平等的思想,賈寶玉多是用行動來表現,而金燕西只是把它當作一句時髦的話說說而已。在家族沒落后,賈寶玉作為一個封建思想的叛逆者,意識到這個社會已腐朽到不可救藥后,尋求內心的平靜,從而完成思想上的超越。而金燕西則始終是個繡花枕頭,在金家大廈傾倒之后,他便又去尋求女子作為依傍。因此,金燕西的人物形象與賈寶玉相比有云泥之別,他既沒有達到超然于物外的境界,更沒有賈寶玉對于人生哲學的深刻感悟,這就使得金燕西的人物形象沒有賈寶玉那般具有劃時代的文學典型意義。
再來看兩部作品的女主人公,林黛玉是《紅樓夢》中最能體現曹雪芹精神人格的人物,是小說中富有詩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劇人物形象代表。而《金粉世家》中,最能體現張恨水精神人格的人物是冷清秋,這一形象不僅具有極高的認知價值,更展現了深刻的美學意義,堪稱其創(chuàng)作中的一個典型代表。出身書香門第的冷清秋身上有著林黛玉的影子,“冷”是她冷僻、沉穩(wěn)、幽靜等性格特征的一種表征,而且她們都有著孤高自傲的性格特征。冷清秋與林黛玉一樣多愁善感,《金粉世家》中多次寫到冷清秋見花落淚的場面,也可以看出林黛玉的神韻。黛玉的性格清高孤僻,很多思想與當時的社會格格不入,同樣,冷清秋在鐘鳴鼎食的金府不愿同流合污。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冷清秋在人格涵養(yǎng)和精神追求等方面與林黛玉極為相似:身處污濁的環(huán)境而又潔身自好。但冷清秋畢竟是生于現代的女性,她和林黛玉又是不同的,冷清秋既非傳統(tǒng)的大家閨秀,也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小家碧玉,接受了新思想教育的冷清秋大膽追求屬于自己的愛情,同時也敢于放棄無愛的婚姻。當冷清秋受到環(huán)境的壓迫無法忍受時,她能夠勇敢地掙脫牢籠:“我為尊重我自己的人格起見,我也不能再去向他求妥協(xié),成為一個寄生蟲。我自信憑我的能耐,還可以找碗飯吃;縱然找不到飯吃,餓死我也愿意?!倍@種剛毅之氣恰恰是林黛玉所不及的。這種現代女性的氣質美,是對于傳統(tǒng)文學的一種突破。
通過這兩位主人公的塑造,我們可以窺見張恨水對于曹雪芹《紅樓夢》的一些模仿和借鑒,同時又具備強烈的個性與特色。也許《金粉世家》在人物形象內涵所承載的社會歷史的深度與廣度上不及《紅樓夢》,但也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
二、表現手法的大同與小異
魯迅曾言:“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后,傳統(tǒng)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紅樓夢》打破了傳統(tǒng)文學的桎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表現技巧上,它更是超越了眾多傳統(tǒng)小說,展現出無與倫比的魅力,使《紅樓夢》能夠歷久彌新,成為不朽之作,并為后世小說創(chuàng)作提供了全新的藝術途徑。而《金粉世家》在繼承與發(fā)揚這一傳統(tǒng)上,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繼承發(fā)揚的基礎之上還有所創(chuàng)新,并取得了顯著的藝術成就。
從結構特點上來看,張恨水較成功地借鑒了《紅樓夢》縝密的網狀結構方式。《紅樓夢》以寶黛之戀為主線貫穿始終,同時,以四大家族的興衰更迭作為復線。這兩條線索交織在一起,在極其廣闊的生活場景上構建出封建社會的畫面,不僅在結構上互相補充,還在內容上相得益彰。《金粉世家》也是以金燕西與冷清秋的感情發(fā)展為主線,以內閣總理金銓豪門世家的興衰作為復線,折射出北洋軍閥時期金錢對愛情的腐蝕以及官僚之間鉤心斗角、腐化墮落的生活,這兩條線索相互襯托、漸次展開?!都t樓夢》和《金粉世家》這兩部作品都巧妙地通過兩條線索來展現社會矛盾的錯綜復雜,人物的悲歡離合、貴族家庭的興衰變遷,就在這大大小小的網眼中透露出來。這種雙線索的敘事方式使作品在結構上更加緊湊,情節(jié)更加豐富,同時也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兩部作品都非常注重意境的創(chuàng)造,《紅樓夢》中,曹雪芹以其卓越的文學才華,通過意境的創(chuàng)造為小說注入了靈魂,使這部作品充滿了美的意象和情趣。《金粉世家》在意象的描寫上也有非常出色的表現,如在第三十五回“秋光撲眉宇更入山中”寫冷清秋看黃葉飄飛的畫面,將秋風、秋葉、秋光、秋蟲、秋草和冷清秋的命運融為一個詩意的世界,給人以美的享受。
雖然二者都注重意境的創(chuàng)造,但這兩部作品在展現意境方面,手法迥異,各有千秋。其中,《紅樓夢》的意境創(chuàng)造主要依賴于詩詞曲賦這一獨特的形式。作者運用詩詞的韻律和意境,將人物的情感、命運以及整個社會的風貌,都巧妙地融入其中,使整部作品的情感表達更加深沉、細膩。詩詞的含蓄與深邃,不僅豐富了《紅樓夢》的藝術內涵,更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充滿詩意與哲理的閱讀空間。相比之下,《金粉世家》的意境創(chuàng)造則是由散文形式來完成的。散文的直白與真實,使《金粉世家》的意境更加貼近現實,讓人仿佛置身其中。可以說,《紅樓夢》與《金粉世家》在意境創(chuàng)造上各有特色,詩詞曲賦與散文這兩種不同的文學形式,為兩部作品賦予了獨特的藝術魅力。
在文體形式上,《金粉世家》沿用了《紅樓夢》的文體,是傳統(tǒng)舊式章回體小說,張恨水保留了章回小說以詩詞為回目的特點。但與傳統(tǒng)所不同的是,《金粉世家》運用了西方現代小說的“倒敘”手法,開頭就使讀者對冷清秋的悲劇結局產生疑問,進而激發(fā)他們對小說內容產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并且書中有大量對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這也是對章回體小說的一種改良。章回體小說在講述時往往不會花大量的筆墨去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這容易使人陷入乏悶之中。而《金粉世家》則多次站在當事人的角度展開一次次的內心世界的描寫,這種表現手法呈現出了向現代小說敘事方式靠攏的傾向。運用西方現代小說所常用的細膩的描寫方式來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對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使小說內容更直觀、更豐富。張恨水在對章回體小說借鑒的基礎上又進行了突破和創(chuàng)新,取現代小說之長補章回體小說之短,使舊式章回體重新煥發(fā)了生機。
三、主題思想的求同與存異
《紅樓夢》與《金粉世家》這兩部家族史小說,都聚焦于典型的官僚貴族之家,通過描繪其興衰變遷,深刻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紅樓夢》透過對賈府的園林修筑、飲食起居、喪葬禮儀、節(jié)日慶典等方面的描寫,展現了貴族生活的奢靡,深刻揭示了封建社會殘酷的剝削本質及其走向衰亡的必然趨勢?!督鸱凼兰摇吠瑯油ㄟ^深入剖析一個官僚家庭的興衰變遷,力圖展現較為廣闊的時代畫面,描寫了內閣總理金銓及其妻妾、子女寄生蟲式的生活,從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貧富對立和官場上層的社會現狀?!都t樓夢》與《金粉世家》這兩部作品都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官僚社會必然滅亡的歷史趨勢,這不僅是它們文學價值的體現,更是其社會價值的核心所在。
《金粉世家》雖然在某些方面受到了《紅樓夢》的影響,但它絕非《紅樓夢》的翻版。張恨水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一定程度地學習和借鑒了《紅樓夢》,但他并沒有簡單地將大觀園的人物故事搬到金府進行重新演繹,二者在思想主題上還是存在著一些顯著的差異?!都t樓夢》的主題思想極為豐富,它不僅是對封建社會的揭露和批判,更是對美好人性的呼喚和追求。曹雪芹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男女間的純真之情、人性的本真、對自由的追求以及對個人生存價值的探索。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并非傳統(tǒng)的才子佳人故事,而是建立在追求個性自由的基礎之上。賈寶玉與林黛玉是知己,他們心意相通,對功名不屑一顧,他們的愛是純粹率真的,他們的愛以悲劇告終,是對封建制度對人性摧殘的有力控訴。相較于《紅樓夢》,《金粉世家》在揭丑和批判色彩上表現得更為鮮明,這部作品深刻展現了現代社會中金錢對人際關系的腐蝕作用?!督鸱凼兰摇芬矊⒔鹧辔髋c冷清秋的愛情故事以悲劇結尾,兩人有情感上的共鳴,也是自由戀愛,他們沒有封建禮教和家族利益的制約,但婚姻最終走向了破裂,原因就在于兩人的愛情不像寶黛那般純粹。相較于《紅樓夢》,《金粉世家》里的人物愛情更受到現代因素的影響,金府的少爺和小姐們都受過現代教育,因此他們的性格和行為都不可避免地烙上了現代社會商業(yè)的痕跡。金燕西對冷清秋的感情起初確實是真心的,這一點從他對冷清秋的熱烈追求和深沉的愛意中可以明顯看出。然而,金燕西從小生活在一個物質極其豐富的環(huán)境中,他深受現代社會商業(yè)氣息的影響,這種影響使得他在面對愛情和物質利益的選擇時,往往難以割舍后者。因此金燕西在處理他和冷清秋的關系時,首先要考慮的是自身利益的保障問題。張恨水對金燕西和冷清秋的婚姻進行批判,表達的正是“齊大非偶”的婚姻觀念。張恨水是“用作《紅樓夢》的辦法來作《儒林外史》”,《紅樓夢》是求真求美,展現了對美好人性的熱烈呼喚;《金粉世家》則更側重于揭丑,通過對金錢社會中人性的剖析,批判了貪財忘義的丑惡現象。
盡管《金粉世家》是對《紅樓夢》的借鑒和模仿,兩者還是有許多不同之處。究其原因,首先是作家所處的時代不同。曹雪芹所處的時期社會生活節(jié)奏相對緩慢,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更為淳樸。這樣的社會背景為曹雪芹創(chuàng)作出靜謐和諧的古典文學提供了豐富的土壤,使他能夠更加專注于對人性本真的探索和表達。而現代社會則受到了西方文明沖擊,受商業(yè)社會的影響,人們對于金錢極端迷戀并瘋狂追求。盡管現代文明高喊自由和平等的口號,但在經濟利益面前,愛情再美好,沒有面包也都是空的,所以張恨水的《金粉世家》充滿了現實主義色彩。
其次,作者的人生經歷也對創(chuàng)作產生了重要影響,張恨水沒有曹雪芹豐富的人生經歷以及深厚的文學修養(yǎng),他對情愛和大家族的衰落的感受沒有曹雪芹那么深切,相比之下,《金粉世家》雖然也涉及了封建家族的衰落這一主題,但其在深度和廣度上都不如《紅樓夢》。張恨水更多地聚焦于金家這一個家族,通過金燕西和冷清秋等人物的愛情悲劇,以及金家內部的種種紛爭和矛盾,來反映封建家族的衰落。他并沒有像《紅樓夢》那樣從多個方面深入挖掘封建家族衰落的根源和過程,而僅僅將官僚家族的瓦解歸于金銓的暴卒和金家子孫的無能,所以《金粉世家》沒有《紅樓夢》那樣深刻的思想內涵。再加上張恨水作為通俗小說家,其創(chuàng)作必然要迎合市民讀者的欣賞趣味。商業(yè)社會下的連載小說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對作者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其中之一便是速度。在這樣的背景下,張恨水等通俗小說家的作品往往需要迅速更新以滿足讀者的期待和市場的需求。這種追求速度的創(chuàng)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影響到作品的內涵和深度。相比之下,《紅樓夢》這樣的古典巨著,則是在長時間的積累和沉淀中完成的。曹雪芹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有足夠的時間去深入思考并精雕細琢,使作品在內涵上更為豐富和深刻。
四、結語
《紅樓夢》確實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學巨著,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內涵、豐富的人物塑造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這部作品不僅為后世作家提供了豐富的創(chuàng)作靈感和借鑒資源,還對中國現代文學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張恨水的《金粉世家》作為實踐的范本也許還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但其中所包含的意義也是不可低估的。
參考文獻
[1] 馬春花.《金粉世家》中主人公的愛情悲劇分析[J].文學教育(下),2015(4).
[2] 張蔚天.妥協(xié)與叛逆——《金粉世家》、《啼笑因緣》的女性形象對比分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5).
[3] 張玉.張恨水筆下的女性形象分析[D].青島:青島大學,2011.
[4] 湯哲聲.被遮蔽的路徑:中國傳統(tǒng)章回小說的現代化之途——張恨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緣》賞析[J].名作欣賞,2010(6).
[5] 彭靜.時代、身世、作品[D].沈陽:遼寧大學,2008.
[6] 李根亮.《紅樓夢》的傳播與接受[D].武漢:武漢大學,2005.
[7] 陳惠琴.在似與不似之間——論《金粉世家》對《紅樓夢》接受的得與失[J].紅樓夢學刊,2004(1).
[8] 王兆勝.《紅樓夢》與20世紀中國文學[J].中國社會科學,2002(3).
[9] 吳家榮.論《紅樓夢》對《金粉世家》的影響[J].紅樓夢學刊,1997(2).
[10] 袁進.在新舊沖突中崛起——論《金粉世家》[J].江淮論壇,1986(4).
(責任編輯 羅" 芳)
作者簡介:邵新清,長江大學人文與新媒體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