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多數(shù)同學來說,寫作文真是讓人頭疼的事情。寫作不僅需要一定的知識積累和文化素養(yǎng),還需要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寫作還是書面表達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思維能力形成的重要過程。同學們還處于寫作初級階段,對寫作或多或少有點恐懼心理,提起筆來不知道寫什么,頭腦空空如也,沒有素材,經(jīng)常抓耳撓腮,胡亂拼湊。針對這一現(xiàn)象,同學們可以借助故事寫作,借助故事中奇特的想象、精彩的構思和生動的情節(jié),讓自己在寫作中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有感可發(fā)。
一、從故事中得到啟發(fā)
故事本身就是寫作的一種形式,同學們從牙牙學語開始就接觸故事了,故事中生動的情節(jié)和奇特的想象,既滿足了好奇心,又拓展了思維,開闊了視野。
小學階段是同學們語言表達能力的初級階段,通過聽故事寫故事,可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為寫出優(yōu)秀的習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寫作中,要學會靈活運用故事,在故事中體會不同的情感,進而提高寫作能力。
為了寫好作文,同學們應該多閱讀、多朗讀故事,為自己的作文積累豐富的素材。只有故事讀得多了,積累的素材才會更加豐富,在閱讀能力提高的同時,才能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閱讀結束,可以分享對故事的理解,交流故事的內(nèi)容,探討故事的主題,分析故事中不同的人物形象,以及在故事中得到哪些啟示,并一起探討故事中蘊含的情感和告訴讀者的道理,從而讓作文素材更加豐富。
同學們應該閱讀哪些故事呢?可以閱讀一些完整的故事,也可以閱讀一些節(jié)選的故事,這些故事的情節(jié)曲折生動,同學們可以在閱讀中領會故事內(nèi)容,感受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從而運用到寫作中去。
比如在三年級的寫作中,很多同學初次接觸作文,不適應從看圖寫話到寫作之間的過渡,因此會感覺作文很陌生,很遙遠。為了減小寫作難度,可以將故事運用到寫作中,先讓自己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從而激發(fā)寫作的興趣。比如在寫作時遇到困難時,應該勇敢、堅強地面對,可以閱讀《西游記》的故事,《西游記》中唐僧師徒四人取經(jīng)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遇到很多妖怪,最終都被孫悟空打敗了,孫悟空被封為“斗戰(zhàn)勝佛”?!度虬坠蔷肥侨珪木势?,在閱讀故事的基礎上,還要積極思考:孫悟空被師傅冤枉,賭氣回到了花果山,為什么還要救師父呢?熟讀故事,可以知道孫悟空在這一回里,遇到了比較大的挫折——師父的誤解,師傅要和他斷絕師徒關系,似乎兩個人已經(jīng)沒有了交集,但是在得知師父被妖怪抓走后,還是毫不猶豫地救師父,他克服了心理障礙,克服了重重困難,最后把師傅救出來,師徒重歸于好。從這個故事中同學們得到了什么樣的啟示呢?生活中遇到困難和挫折,同學們應該如何做呢?
示例:
我經(jīng)歷過很多事情,這些事情就如同海灘上的貝殼一樣,多得數(shù)不清,其中有一顆貝殼卻讓我難以忘懷,它告訴我怎樣面對挫折。
一二年級的時候我的成績優(yōu)異,每學期都被老師評為“三好學生”。升到三年了,我也是自信滿滿,期中考試的時候,老師在講臺上千叮嚀萬囑咐,告訴我們一定要認真答題,不要粗心,要認真檢查。我心里想:題目肯定很簡單,有什么難的,老師有點小題大做了,還要囑咐這么多遍。
考試結果下來了,我的成績不理想,語數(shù)英三門功課,比二年級時的成績差多了,光榮榜上已經(jīng)沒有了我的名字,眼淚不爭氣地順著臉頰滾落下來,我拿著試卷回到家。
媽媽告訴我:“這只是你遇到的一個小小的挫折而已,這次沒考好,肯定是你輕視這次考試,輕視了其他同學的實力,這是你驕傲的后果,今后戒驕戒躁,繼續(xù)努力,媽媽相信你,肯定可以的。”
此后,我不再驕傲,每一次考試都認真對待,果不其然,我的名字又上了光榮榜。
挫折是我人生道路上的紅綠燈,時刻提醒我,讓我不要驕傲,讓我不要闖學習的紅燈,只有這樣我的路才會綠燈常亮,一路暢通。
評析:
作文由《西游記》中《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引入,可以讓同學們明白什么是挫折,小作者從自己的學習成績出發(fā),通過前后的對比,知道了自己遇到了挫折。如何正確對待挫折呢,作為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她自己可能還不清楚,所以引用了媽媽的話,警醒自己不要驕傲,要正確對待自己遇到的挫折,在故事的指引下,一氣呵成。
二、感受故事中的奇思妙想
語文教材中很多寓言故事都是培養(yǎng)我們想象力的沃土,《坐井觀天》中的青蛙讓同學們看到了一個人安于現(xiàn)狀,故步自封的無知;《狐假虎威》讓同學們看到了一個人化險為夷的智慧和勇氣。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與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密切相關,同學們應該有意識地借助故事中的奇思妙想,為想象力插上騰飛的翅膀,在自己的作文中展翅飛翔。
比如在讀完《龜兔賽跑》后,有一名同學根據(jù)原作,寫出了自己的作品:
示例:
自從兔子在一年一度的賽跑比賽上輸給烏龜后,便勤學苦練,努力克服自己懶惰的毛病,爭取在來年的比賽中揚眉吐氣,贏了烏龜。
森林賽跑大會又開始了,許多動物都來觀看比賽,比賽場被動物們圍得水泄不通,大家都為烏龜和兔子吶喊助威,有的動物還開始打賭,有的說兔子贏,有的說烏龜贏,大家吵得不可開交。到底誰才能獲得真正的冠軍呢?讓我們一睹為快吧。
兔子站在起跑線上,開跑的哨聲吹響后,便一個箭步飛了出去,他揚眉吐氣的機會終于來了,這一次,他非贏了烏龜不可。而烏龜呢,還是不緊不慢地爬著,這可急壞了其他動物,大家大聲喊著“烏龜,快爬呀,兔子已經(jīng)超過你很多了”……
兔子回頭一看,烏龜還在距離起跑線不遠的地方,一步一步艱難地爬呢,“哈哈,這個冠軍我當定了。”兔子心里甭提有多開心了,仿佛自己站在了冠軍領獎臺上,那冠軍的獎杯已經(jīng)捧在了手上。
突然,兔子聽到一陣呼救聲“快來人呀,誰來幫幫我!誰來幫幫我……”兔子聞聲看去,原來是山羊奶奶拉草的車陷到泥里去了,因為力氣太小,車根本就無法從泥坑里出來,這可把山羊奶奶急壞了,趕緊大聲呼救。小兔子看到山羊奶奶著急的樣子,再看看山羊奶奶的車,一下子就明白了,于是安慰山羊奶奶:“奶奶,您別著急,我來給您想辦法,一定可以把車推出來的……”
兔子和山羊奶奶一起用盡全身力氣,怎么也推不出來,怎么辦才好呢?兔子心想:“我還要參加比賽呢!眼看唾手可得獎杯,估計又要泡湯了!”兔子也顧不了那么多,對山羊奶奶說:“山羊奶奶,您先別著急,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您先在這里等我,我馬上回來。”
兔子飛快地跑了,這是要干什么去呢?只見兔子跑到山坡上,拿著一塊石頭下來了。他把石頭墊在車轱轆下面,然后叫上山羊奶奶,沒費多少力氣就把車從泥坑里推了出來。
山羊奶奶直夸兔子是個好孩子。這時兔子回頭一看,烏龜已經(jīng)快爬到終點了,快跑可能還來得及,兔子心想。可是再一看山羊奶奶一車的草,他還是決定好人做到底,把山羊奶奶安全地護送到家。
等到兔子跑到終點的時候,烏龜早就到了,大家都嘲笑兔子,又輸了一次比賽,兔子這次可沒有不好意思,反倒覺得很開心。
雖然兔子沒得到賽跑的冠軍,但它因為幫助了山羊奶奶心里美滋滋的,兔子也因此獲得了“助人為樂小標兵”的稱號!
評析:
小作者在原作的基礎上,對故事進行了合理的想象,既有兔子的心理活動,也有一些簡單的語言描寫,雖然故事內(nèi)容比較簡單,但是看得出,小作者善于觀察生活,因為他知道車轱轆陷進泥坑里,可以借助外力把車推出來。故事的結局也是在意料之中,兔子還是未能如愿得到賽跑的冠軍獎杯,但是比起比賽,小作者更注重描寫和贊美兔子樂于助人的品質(zhì),而且在得冠軍和幫助他人的選擇中,選擇了后者,所以兔子即便沒有得到冠軍,它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問心無愧?!爸藶闃沸吮钡臉s譽稱號,也當之無愧!
可見《龜兔賽跑》的故事給了小作者寫作靈感,在原來的故事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且能將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故事內(nèi)容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有助于寫作能力的提高。
三、運用故事,拓展寫作空間
故事情節(jié)往往曲折動人,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在寫作中,同學們應該將生活中的真實事件故事化,讓其富有詩意和感染力。在平時的寫作過程中,要養(yǎng)成多讀故事、聽故事和寫故事的習慣,寫作時遵循從簡到繁的原則。
(一)學會寫小故事
在平時閱讀故事的基礎上,同學們可以嘗試寫小故事,也可以寫一些熟悉的人的故事。在故事中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講述自己在這些小故事中的感悟,從而總結出自己的小進步,讓情感自然流露在這些小故事中。
示例:
考試試卷發(fā)下來了,我看著試卷上紅紅的“×”,都不敢看老師的臉??荚嚽?,老師曾專門把我叫到辦公室,告訴我說:“這次考試要再細心一點,我相信你?!笨墒牵@分數(shù)怎么對得起老師平時的教導?早知如此,何必當初,考試前應該認真復習的,考試時應該認真檢查的,世界上有后悔藥就好了!
評析:
小作者通過一次考試,寫出了自己的感悟,雖然寥寥數(shù)筆,但是可以看出這次考試對她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也可以從字里行間看出來對自己的行為很后悔,情感表達也很真摯。
(二)學會續(xù)寫故事
課文中有很多未完待續(xù)的故事,可以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續(xù)寫故事,也可以根據(jù)開頭和結尾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寫出只屬于自己的故事,讓寫作能夠在續(xù)寫中妙筆生花。
比如可以在知道開頭和結尾時,續(xù)寫故事。
開頭:馬路上很多人圍在一起,原來是一位老奶奶跌倒了……
結尾: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不應該因為害怕“碰瓷”就丟了美德。
要求: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補充故事內(nèi)容,讓故事完整和生動。
示例: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議論紛紛,不知道這位老奶奶該不該扶。而老奶奶呢,扶著腿“哎呀,哎呀”地呻吟著,小明站在人群里,看著老奶奶痛苦的樣子,不知道該如何是好,耳邊響起的是“不要隨便幫助陌生人”,同時也響起了不一樣的聲音:“你看看她多痛苦,還是去幫幫她吧?!毙∶餍睦锛m結,到底該怎么辦呢?
正在這時,一位和他年紀相仿的小姑娘跑過來,毫不猶豫地把老奶奶扶了起來,并打電話叫來了奶奶的家人。小明看著那位和他穿同樣校服的小姑娘,慚愧地低下了頭,圍在一起的路人也逐漸散去,這時耳邊又響起了聲音:“你看,扶不扶雖然是一瞬間的決定,但是你失去了很多……”
小明悵然若失地往學校走去,自己到底怎么了?那很簡單的扶的動作,為什么就是不去做呢?還有周圍的人怎么了?為什么他們也不去扶一扶那位可憐的老人呢?
評析:
小作者從生活中的故事“碰瓷”入手,對“扶與不扶”很糾結,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周圍人的態(tài)度,讓小作者思考“周圍的人怎么了”。故事雖然平淡無奇,但是也能看得出作者是一個善于觀察的人,樂于觀察和思考生活現(xiàn)象,并能夠在文中傳播正能量。正因為生活中有這些真實的故事,讓作者發(fā)現(xiàn)了很多“善”和“美”的存在,才升華了故事的主題。
在寫作中,可以充分發(fā)揮故事的作用,在故事的情境中激發(fā)寫作興趣。用文字表達內(nèi)心感受和真實想法,寫自己的內(nèi)心體驗。還應該對故事進行分析,在故事中總結出什么是“真”“善”“美”,從而表達真摯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