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犁在《秀露集·歐陽修的散文》中寫道:“散文如無具體約束,無真情實感,就會枝蔓無邊?!敝挥姓媲榱髀?,文章才有靈魂。作文是真實思想的承載,是情感與心靈的融合,更是自我真實面貌的展現(xiàn)。所以,在寫作時,要退去華麗的偽裝,將璀璨的色彩化為樸素的描繪,讓作品回歸本色,融入生活。這樣的文字才能打動人心,觸動靈魂。那么應(yīng)該如何在生活中捕捉翻騰的浪花,在作文中表達真情實感呢?
一、感知生活
葉圣陶說:“作文的自然順序應(yīng)該是我對認識的事物有感觸,感情的波瀾沖擊著我,我有說話的愿望,便想傾吐,于是文章就誕生了?!敝挥兄鲃痈兄睿拍懿蹲缴钪械睦嘶?,才能保證在寫作時有話可說、有事可敘、有感可發(fā)。
首先,要調(diào)動感官,學(xué)會利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來感受生活。
視覺:用視覺掌握物體的形,包括形狀、形態(tài)和顏色。比如駱賓王在《詠鵝》中用“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顏色)描寫白鵝,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了白鵝浮行水面的姿態(tài),給人白鵝近在眼前的感覺。
聽覺:用聽覺感知物體的聲,并用日常生活中的聲音進行替換描述。比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大珠小珠落玉盤”描寫琵琶聲,顯然,珠子的聲音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拉近了作者和讀者之間的距離。
嗅覺和味覺:用嗅覺和味覺了解物體的味,以起到烘托的作用。比如蘇軾在《春宵》中用“花有清香月有陰”烘托出了春宵一刻的珍貴,表達了對春宵一刻值千金的認可。
觸覺:通過觸覺表達獨特的體感,包括軟硬、痛癢、冷熱等。比如志南和尚在《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中用“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表達出“沾衣欲濕”和“吹面不寒”兩種體感,給人一種春雨綿綿、春風(fēng)和煦的感覺。
其次,要學(xué)會觀察生活,即留意身邊的生活細節(jié),包括同學(xué)的生活習(xí)慣、小動物的習(xí)性、校園的變化以及季節(jié)的更替等。這不僅是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渠道,還是表達真情實感的重要基礎(chǔ)。比如老舍筆下的貓雖然性格古怪,卻十分可愛。貓不僅有執(zhí)著地在花盆里摔跤的行為,還有頑皮地抱著花枝蕩秋千的行為。老舍之所以能將“貓”寫得這么妙趣橫生,是因為老舍愛貓,對貓進行了十分細致的觀察。
最后,要以實踐感知生活。同學(xué)們要學(xué)會以實踐感知生活。比如寫與“小雞”有關(guān)的作文時,通過觀察小雞的生活習(xí)性,包括小雞啄食、小雞掘地、小雞洗澡等,可以寫出這樣的語句:“我輕輕地接近小雞,沒想到它們誤以為我要捕捉它們,瞬間驚慌失措地放棄口中的食物,四處逃散。還有一些小雞假裝鎮(zhèn)定,在草叢中故作認真地尋找食物,實則心虛得很?!边€可以寫出這樣的語句:“為了爭奪一片菜葉,小雞們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拔河比賽!它們你爭我奪,互不相讓,就像在進行一場激烈的角逐。這場面真是讓人忍俊不禁,太有趣了!”
二、尊重事實
寫作文時,要說真實的話,自己的話。只有這樣,才能寫出真情實感,才能打動讀者,在尊重事實的基礎(chǔ)上表達真情實感。
首先,感情是會變化的,若能在寫作中展現(xiàn)感情的變化過程,那么作文所表達的情感將會更加真實、感人,從而引起讀者的共鳴。比如習(xí)作《幸福是什么》是這樣描寫感情的:
我的父親是醫(yī)生,母親是護士,兩人在同一所醫(yī)院工作,科室之間僅隔了三層樓。他們每天都一同騎著自行車上下班。
看著他們每日枯燥、單調(diào)的生活,我懷疑他們是不是真有愛情,也不認同他們的婚姻是幸福的。然而這個想法在我和母親深入交談后,改變了。
原來,他們的幸福并不在于尋找浪漫的瞬間,而在于那些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細節(jié)。他們的愛情,就像清晨的陽光,溫暖而平凡;他們的婚姻,如同午后的微風(fēng),輕柔而舒適;他們的愛情,不需要過多的言語,只需要相互扶持和理解;他們的婚姻,不需要轟轟烈烈,只需要在柴米油鹽中相互陪伴。正如那熟悉的旋律所唱的:“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他們的幸福,就在那條一起走了二十年的路上,不需要鮮花和掌聲。
愛情不需要轟轟烈烈,愛情就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就是愛情的真諦。
以上文段在變化中展現(xiàn)了真情:小作者開始認為父親和母親的愛過于平淡,毫無幸??裳浴=?jīng)過與母親深入交談,逐漸領(lǐng)悟到愛情不需要驚天動地、刻骨銘心。實際上,在平凡的生活中,在瑣碎的柴米油鹽里,愛情與幸福同在。這種認識在“我”心中悄然轉(zhuǎn)變,而“我”對情感的體驗也在這一過程中起伏跌宕、不斷變化,變得更加成熟、更加真實。
其次,感情是豐富的,若能在寫作中展現(xiàn)豐富的情感(哀愁與喜悅、贊美與遺憾……),則可以更好彰顯感情的真實。比如習(xí)作《偶像》是這樣刻畫老師形象的:
王老師在57歲那年從教學(xué)第一線退下來后,選擇前往私立學(xué)校應(yīng)聘,想繼續(xù)發(fā)揮余熱。面對一般學(xué)校只招聘中青年教師的情況,他寫了一封別具一格的自薦信。信中寫道:“有這樣一位特別的語文教師,雖然已經(jīng)57歲,但依然擁有47歲的充沛精力,37歲的雄心壯志,27歲的飯量。他雖不是特級教師,他的教學(xué)水平卻勝似特級教師。如果給他一個展示的平臺,他定會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啊,王老師果真自信滿滿,才華橫溢。不過,他的自薦信中也透露出一絲年輕人的狂妄,缺少老教師的沉穩(wěn)。
這篇習(xí)作題目為“偶像”,那么自然要表達出對偶像王老師的敬仰之情,行文中作者也并不避諱指出對王老師的缺點,這不僅沒有“抹黑”王老師,還使其形象更加立體,更加可愛,使情感更加真實,更加可信。
第三,感情是相互影響的。在寫作時,要善于描寫不同感情之間的糾纏,以實現(xiàn)對感情的全方位表達。比如習(xí)作《夜晚的燈光》中,是這樣描寫感情的影響的:
我身處在一片黑暗之中,孤獨與寂寞交織成一張無形的網(wǎng),將我緊緊捆綁。周圍的一切都沉寂在靜謐的夜色中,仿佛我是一個被世界遺棄的孤兒。路燈下,我的影子在躍動,它們?nèi)缤艺\的伙伴,不離不棄地陪伴在我身邊。然而,這種陪伴卻讓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孤獨。我的思維漫無邊際地飄浮,不經(jīng)意間,那些曾經(jīng)與我共度時光的朋友們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他們在遠方過著屬于他們的生活,而我卻在這條寂靜的夜晚小路上踽踽獨行。
在這份孤獨與寂寞的背后,我也感受到了一種難以言喻的平靜與安詳。這個夜晚是如此的恬靜,它沒有任何喧囂與紛擾,仿佛是一個被世界遺忘的角落。路燈下,溫暖的光芒灑在我身上,它不僅照亮了我回家的道路,也照亮了我內(nèi)心的某個角落。
這篇習(xí)作通過描繪一個孤獨、寂寞的夜晚,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這種境地的理解與體驗。它用細致入微的描寫和豐富的情感詞匯,刻畫了夜晚場景和走夜路的人物內(nèi)心世界。
用“黑暗”“孤獨”“寂寞”等詞匯,描繪了一個沉寂、冷漠的夜晚,既寫出了作者對這種環(huán)境的感受,也引發(fā)了讀者對這種情境的共鳴。
“靜謐的夜色”“被世界遺棄的孤兒”等詞匯,也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孤獨感。“難以言喻的平靜與安詳”“被世界遺忘的角落”等詞匯,表達了作者對孤獨與寂寞的獨特體驗和理解。 作者通過豐富的情感詞匯、細致入微的描寫和獨特的體驗,佐證了感情是相互影響的。
三、重視細節(jié)
要想表達真情實感,不僅要寫真實的生活、流露真實的情感,還要重視細節(jié)描寫,避免作文出現(xiàn)蜻蜓點水的情況,比如習(xí)作《無法熄滅的愛》中,是這樣描寫“母愛”的:
外婆得了阿爾茲海默癥,陷入了混沌中,她已經(jīng)無法辨認出外公以及她一手帶大的外孫、外孫女了。面對著親人,她眼中只有警惕和敵意,總以為他們是侵略者,正在試圖搶走她的飯。所以外婆用手護住飯碗,用拐杖“頑強”抵抗著,并聲嘶力竭地喊著:“不許搶我的飯!”這一行為總是讓一大家人哭笑不得。
有一年國慶節(jié),家里來了遠客,母親要親自下廚為客人準備豐盛的菜肴。此時,外婆的行為卻顯得格外怪異。她不停地朝四周張望,當她確信沒有人注意到她的時候,突然間,她夾起一大筷子菜,“神不知鬼不覺地”放進了口袋里。這突如其來的舉動讓在場的人大吃一驚,都愣住了,但表面上卻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唯獨外婆一個人興高采烈,似乎對自己的小把戲感到非常滿意。
當大家全部落座,在一起開開心心吃飯時,外婆又出現(xiàn)了怪異的行為:突然從座位上彈跳起來,并著急忙慌地拉著母親的手往外走,母親一頭霧水,還是順從地跟著外婆。
當走到門口時,外婆便機警地用身子擋住眾人的視線,并用手在口袋里掏啊掏,掏出了剛剛放進口袋里面還冒著熱氣的菜,快速地拉起母親的手,將菜放到母親手上:“女兒,快吃!快吃!都是你愛吃的!”母親愣住了,半晌才抬起頭,看著外婆的笑臉,像個孩子一樣哇地哭了出來。
這篇習(xí)作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展現(xiàn)出的母愛卻足以讓人震撼?!罢鸷场钡闹饕蛟谟趯毠?jié)真實而細膩的描寫。外婆將菜放進口袋這看似既荒誕又可笑的舉動,卻充滿了濃濃的親情與深深的關(guān)愛。即便歲月已經(jīng)讓她的言行變得不那么正常,但那份深植于內(nèi)心的母愛卻始終如一,永不褪色。
佳作展示
那一片美人蕉
每周我都會回老家。這次回老家,我的心情都與喜悅無緣,充滿了焦慮和憂愁。因為下周我將代表班級參加詩朗誦比賽,我擔(dān)心自己表現(xiàn)不好影響班級的聲譽。
手中的比賽稿仿佛是一個熾熱的燙手山芋,放也放不下,拿也拿不起,真是“剪不斷,理還亂”。正在我愁緒滿懷之際,我的房門突然被輕輕推開,一張熟悉且充滿笑意的臉出現(xiàn)在我眼前:“丫頭,外面的景色美極了,出來看看吧!”面對這樣的邀請,我毫不猶豫地答應(yīng)了。
走出房門一瞬間,陽光如瀑布般灑落在眼前,似乎要竭力驅(qū)逐我內(nèi)心的煩悶。路旁的草叢中,嫩芽羞澀地探出頭,仿佛在窺視這個嶄新的春天。垂柳也輕輕搖曳著新綠的枝條,仿佛在向人們展示它的生機與活力。清風(fēng)拂過,枝頭的桃花羞紅了臉頰,與春日的盛景相映成趣,讓人心生歡喜。看到這場景,我的心情也在漸漸好轉(zhuǎn)。
跟隨奶奶向前走,一叢翠綠忽然映入眼簾。走近細看,原來是片美人蕉!它們展開碩大的綠葉,微微下垂,每一條綠色的脈絡(luò)都清晰可辨。陽光下,那一叢綠,綠得鮮活,綠得引人注目。它們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展現(xiàn)出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這美人蕉雖以“美人”命名,卻不像嬌貴的美人般難以伺候,反而隨遇而安,無處不在。你看,她毫不畏懼地生長著,以那大把大把的艷麗和青翠,向世人展示著自身的風(fēng)采。她不畏懼世人的評判,只是堅定地盛開,熱情地綻放,用盡全力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美麗。這種頑強的生命力,這種無所畏懼的勇氣,這種自由自在的精神,正是美人蕉獨特的魅力所在,這種精神不禁讓人為之贊嘆和敬畏。
站在美人蕉前,我瞬間領(lǐng)悟到:不必過于在意他人的評判,只需要做好自己,像美人蕉一樣熱烈綻放就足夠了。此刻,心中的憂慮消散得無影無蹤,恐懼不復(fù)存在。
我相信,在青春的畫卷上,只要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就能用熱情與堅定描繪出屬于自己的絢麗篇章。
點" 評
記敘、寫景、抒情緊密結(jié)合,描寫了“我”與美人蕉相遇,從而得到感悟的故事。小作者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使文章語言更加生動形象,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表達了真實情感。將“比賽稿子”比喻成“燙手山芋”,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了“我”的煩躁;“羞澀”“探出頭”“窺視”“羞紅了臉頰”“伺候”等擬人詞匯的運用,寫出了植物的鮮明特征,表達了作者的贊美之情。習(xí)作結(jié)尾,小作者暢談感悟,使情感得到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