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以一種方式來回憶我,請送我一條長裙,送我一份夏天的美好記憶。就算曾經的我從來沒有擁有過心心念念的裙擺和滿意的夏季,就算現(xiàn)在的我不再總是嚷嚷著夏天快點兒過去,也請把對我的印象刻畫成陽光下裙裾飄飄的少女,對我的成長道一聲恭喜。
我見過那些面容姣好的女孩子,她們被裝在漂亮的長裙里,整個人都像隨多褶的裙裾在陽光下翻飛、綻放。她們頂著精致的妝容從我身邊走過時,我對那脆弱的笑容和做作的姿態(tài)嗤之以鼻,卻也在低頭看到自己腳尖時不由得羨慕,甚至想要成為她們中的一員。在她們眼里,夏天也許是展示自己清爽的快樂的季節(jié);而在我眼里,夏天始終只有悶熱和無窮盡的煩躁。
整個夏天,我始終以長褲抵擋著外界的溫度——與其說是抵擋溫度,不如說是抵擋想象中陌生人對我投射的目光,以及自己內心的卑微感。后來,我開始盼望擁有一條長裙,用它來遮住我不滿意的身材,展示裙擺掠過陽光的美妙時刻。要多長才合適呢?長到腳踝,長到我可以有足夠的信心面對酷暑。
“媽媽啊,我想要一條長長的裙子,我們班的同學都有?!?/p>
“媽媽,就給我買一條長裙子吧!前兩天在姥姥家對面的那家店看見一條,我覺得特別好看?!?/p>
“媽,給我買一條長裙。我那么粗的大腿,穿什么褲子都不好看,干脆遮起來,或許感覺還好點兒。你也不想別人笑話我只有臉蛋兒能看吧?”
烈日那么大,夏天那么長,我終究還是沒有在各種想要一條長裙子的借口中得到滿意的結果。我不理解媽媽為什么不答應給我買一條長裙,生氣她從來不懂我心里的煩惱。
酷暑帶給我的不僅有焦慮,還有一連串對自己的看法。我從來沒有一個人逛過街,從來沒有固定的零花錢,所以自己一直沒買到喜歡的長裙。父母對我管教很嚴,這讓我覺得過分打扮是不對的,花時間在外表上是件錯誤的事。我做事時動作總是很慢,因此,如果磨磨蹭蹭后突然意識到很多事來不及做了,就會手忙腳亂……其實我想說的是,我很胖,我討厭夏天。
但我還是堅強地用唯一有好感的冰激凌挨過了十七個夏天,十七個沒有長裙的夏天。終于,在我人生中的第十八個夏天到來時,我收到了一份禮物,是爸媽給我的,一條長裙。
那條裙子很好看,是我想要的款式??墒?,當穿上它的時候,我忽然愣住了,大腦里閃現(xiàn)出一個小人兒——這些年在心里叫囂著懇求著讓爸媽給自己買一條長裙的小人兒,幼稚而脆弱。而在這一瞬間,她已經隨著成長的歲月離開了我的身體,與十幾個夏天一起逃離了。
是的,我從來沒有過獨自逛街的經歷。但我最幸福的時刻,爸媽都在身邊,我們一邊分享著一天發(fā)生的事一邊逛超市、逛商場。我的確沒有固定的零花錢,但想要什么東西爸媽都會盡量滿足我,只是我需要提前向他們 “打報告”。我的父母管得很嚴,不會讓我把時間浪費在穿著打扮上,但只要是我想要的衣服他們都會在有空的時候幫我買回家。我總是磨磨蹭蹭,早晨總想睡懶覺。每次我快遲到了,媽媽都會一邊不開心地嘮叨,責備我怎么沒有一點兒時間觀念,一邊把從里到外搭配好的衣服放在我面前。出門前,爸媽批評我,說動作這么慢以后會吃虧的;等我出門以后,他們又會在窗臺邊張望,和我說路上慢點兒,注意安全。
至于總是不肯給我買長裙的原因,后來媽媽跟我說,她是希望我能有減肥意識,合理飲食,鍛煉身體。只是,她又不想傷我的自尊心,所以沒有要求我這么去做。
生活就是這樣對待我們的,往往越是逃避的,越會跳出來折磨我們。那些在我看來折磨我的眼光和夏天,其實并沒有真正存在過。我想要一條長裙,似乎也并非源于我對它的喜愛。我遮遮掩掩,卻也敗給了不自知的盲點。
看著鏡子里穿著裙子的自己,我竟淚流滿面。是因為終于擁有一條長裙來遮住不足的喜悅嗎?是因為達成心愿后的感動嗎?都不是的!我是為自己在十八年里沒有真正快樂地享受過一次陽光,沒有認真地體驗過一次萬物爭榮的盛夏而感到難過。我還為自己因父母沒有買給我一條裙子就忘記他們在為我抵擋一切而感到悔恨。
這條裙子被放在了我的衣柜里,我沒有帶它到南方上大學。我知道南方的夏天更熱、更長,也許我更需要這樣一條長裙。但我更愿意相信自己應該擁有的不只是遮掩不足的服飾,還有自制力和自信心。
“春天的花開,秋天的風,以及冬天的落陽……”羅大佑在《光陰的故事》里這樣唱道。有人問他為什么不把夏天寫進歌里,他說因為夏天是青春是朝氣,不適合用來回憶時光的逝去,不適合用來講述淡淡的憂傷。
我在夏天遇見自己,我想送曾經的我一條長裙,以及一整個夏天的美好記憶,讓曾經的我感受一次青春和朝氣,讓曾經的我早一點兒長大,不要在后來才發(fā)現(xiàn),自己錯過了那么美的夏天,誤解了那么愛我的人。
如果你跟同學說,你有一百條裙子,結果會怎樣?在小說《一百條裙子》中,波蘭女孩旺達就曾這樣做過。因為有著奇怪的姓氏,每天穿破舊裙子上學,旺達成為大家嘲笑和捉弄的對象。一天,一個女生穿了條紅色的新裙子,瞬間成為焦點。大家爭先恐后地說著自己擁有的漂亮裙子。突然,旺達說:“我有一百條裙子!”這怎么可能?誰會相信一個窮苦人家的孩子會有一百條裙子呢?旺達顯然給別人制造了一個嘲笑自己的新理由。
旺達是個沒有媽媽的孩子,衣服都是自己洗、自己熨。她上學穿得最多的,是一條洗得發(fā)白、已經變形走樣的藍裙子。她的確不可能有一百條裙子,但是,她并沒有說謊。后來,她離開傷心地,去了另一所學校。謎底也隨即揭曉。她在學校的繪畫競賽中獲得了第一名,獲獎作品就是“一百條裙子”——一百幅裙子設計圖。因為轉學,她無法跟曾經嘲笑過她的人一起分享這遲來的喜悅,但她到新學校后給同學們寫了一封信,原諒了所有人。
在這個故事里,裙子隱喻了對美好的向往,以及追求美好的勇氣。正如封面上所寫:每一個女孩都曾經有過“一百條裙子”的夢想!把你心中那“一百條裙子”驕傲地掛起來吧!而更多的時候,我們要明白: 哪怕只能穿一條裙子,也可以擁有一百條裙子的快樂。(云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