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地化學悶棚是將化學藥物施入土壤后,通過覆蓋地膜,密閉棚室,讓藥物在密閉的土壤中揮發(fā)和移動,從而達到有效殺滅土壤中的線蟲、病原菌、蟲卵和雜草的目的。
一、化學悶棚常用藥劑
(一)威百畝(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威百畝是廣譜型土壤熏蒸劑,使用范圍廣,施入土壤后與土壤中的水分發(fā)生反應,產生異硫氰酸甲酯,通過熏蒸作用,能夠有效殺滅土壤中的根結線蟲、真菌、細菌等有害微生物。其主要優(yōu)點是能夠完全降解、對農作物無不良影響、在作物和果實中無任何殘留,是當前防治根結線蟲和土傳病害的理想產品。使用威百畝時應現配現用,且不能與含鈣的農藥、肥料混用。
(二)石灰氮
石灰氮是顆粒劑,主要成分為氰氨化鈣、氧化鈣,施用后與土壤中的水分發(fā)生反應,釋放出單氰胺和雙氰胺,對根結線蟲、真菌、細菌等有害生物有廣譜殺滅的作用。但使用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石灰氮為強堿性產品。石灰氮適于在酸性或強酸性的土壤中使用,不宜在堿性土壤中使用。
2.建議石灰氮與未腐熟有機肥混施。石灰氮可調節(jié)與有機肥的碳氮比,分解產生的氰氨可促進有機肥的腐熟。有機肥腐熟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熱,可使土壤長時間保持較高溫度,讓土壤中的根結線蟲和其他病原生物在短時間內失去活性。
3.石灰氮在土壤中最終分解為氨,不易淋失,肥效高、持效長。因此,使用后應適當減少氮肥的用量,以免氮肥過剩導致蔬菜徒長和開花結果不良。
(三)棉隆
棉隆為有機化合物的微粒劑,是高效、低毒、無殘留的廣譜土壤消毒熏蒸劑。施入土壤后與土壤溶液發(fā)生反應,生成異硫氰酸甲酯、甲醛和硫化氫等,迅速擴散至土壤顆粒間,殺滅其中的根結線蟲、真菌、細菌及雜草等。
(四)噻唑膦
噻唑膦為有機磷殺線蟲劑,具有觸殺和內吸傳導的雙重功效,不受土壤條件影響,持效期長,可以有效防治各類蔬菜的根結線蟲。
二、選用合適的藥劑
(一)根據土壤類型選擇合適的藥劑
壤土可以選擇水劑,因其操作方便,時間較短;對于通氣透水性強且偏砂質的土壤,可以選用顆粒型產品;酸性、強酸性土壤,宜施用石灰氮,既能調節(jié)土壤酸堿度,又能補鈣。
(二)根據蔬菜種類選擇合適的藥劑
瓜類蔬菜等根結線蟲為害比較嚴重的棚室,宜用威百畝的水劑;茄子、辣椒等土傳病害較多的棚室,建議選擇施用顆粒型石灰氮。
(三)根據使用的時間選擇合適的藥劑
一年一大棚茬的蔬菜,其休棚時間較長,可選用顆粒劑產品。該類產品對環(huán)境要求較高,前后的使用時間較長;茬口較密的大棚,可選用液體產品,因其對環(huán)境的要求相對寬松,使用7~10 d后即可定植菜苗。
三、施藥方法
(一)開溝施藥法
此種施藥法適用于須兌水稀釋后施用的產品。
1.澆水整地。翻地前3 d澆一遍水,既要使土壤充分濕潤,又要保證能夠旋耕操作。土壤以攥成團即可(土壤相對濕度為50%~60%),不可過濕。
2.翻地。施入有機肥后,使用旋耕機進行翻地。
3.開溝。溝深20 cm,間距30 cm左右即可。
4.施藥。威百畝兌水300倍左右,每667 m2用量為20~50 kg;組合藥劑每667 m2用量為混合氨基酸銅4桶(每桶5 kg)+噻唑膦1桶(每桶5 L)。將藥劑均勻地灑入溝內,并及時覆土蓋膜。
5.覆土蓋膜。邊覆土邊蓋膜,膜可選用EVOH膜,該類膜為悶棚專用膜,一定要蓋嚴,不能有裸露的地表。
6.密閉棚室。密閉棚室15 d,最少保證7~10 d的晴好天氣。
7.揭膜散氣。15 d后,先揭開地膜散氣1~2 d,用锨或深耕機深翻土壤25~30 cm,晾曬7 d。
(二)膜下沖藥法
此種施藥法也適用于須兌水稀釋后施用的產品。
1.土壤耕翻后南北做畦,畦面寬60~80 cm、壟溝面寬20~30 cm、深30 cm,并將畦面耙平。東西覆膜,兩頭壓嚴壓實、膜與膜交錯15 cm,也可南北覆膜,目的是做到密閉。
2.壓嚴地膜,包括膜與膜的交錯處,僅留入水口。
3.隨水沖藥,將兌好的藥液均勻地沖入土壤,用量同上,并及時壓嚴入水口。
4.密閉棚室熏蒸兩周以上,其間須有7~10 d的晴天。
5.熏蒸結束后,將地膜揭開進行散氣1~2 d,其后耕翻土壤,深度宜控制在25~30 cm,再晾曬7天左右。
(三)全棚撒施法
此種施藥法適用于顆粒劑和粉劑。
1.澆水、整地和施肥,可參考“(一)開溝施藥法”。
2.均勻撒施石灰氮,每667 m2用量20~30 kg,將石灰氮均勻撒于糞肥表面。
3.用旋耕機翻一遍,使石灰氮、糞肥與土壤混合均勻。
4.深翻。用旋耕機或深翻機將糞肥和石灰氮深翻入土壤,深度為25~30 cm。翻耕時盡量增大石灰氮與土壤的接觸面積。
5.做畦、覆膜方法可參考“(二)膜下沖藥法”。
6.膜下灌水。從薄膜下往畦內灌水,以水流到畦端為止,土壤濕度不低于70%,保水性差的地塊可再灌水1次,但不可大水漫灌,避免田間積水。
7.密閉熏蒸、揭膜散氣與“(二)膜下沖藥法”要求相同。
8.翻耕土壤。放出土壤中殘留較多的單氰胺氣體,防止其對移栽作物的新生根造成灼燒傷害。通風晾曬可增加土壤中的空氣,利于作物生長,縮短緩苗期。
四、注意事項
一是化學悶棚宜與高溫悶棚結合進行;二是悶棚時應全棚密閉,還要覆蓋地膜(最好選用新膜,如是舊膜一定要提前補好),以確保地表溫度在70℃以上,土壤20 cm深處溫度45℃以上;三是確保悶棚時有連續(xù)10 d以上的晴好天氣;四是操作時一定要小心謹慎,以防中毒;五是悶棚結束后,通風晾曬時間要充足,以免殘留的氣體對人和菜苗產生傷害。
作者簡介:楊森彬(1971—),男 ,河南汝南人,本科,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yè)技術推廣工作。
通信作者:王光遠 (1976—)男,河南汝南人,本科,農藝師。
(責任編輯" "劉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