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漆砂硯制作技藝獨特,使用百年楠木和天然大漆、螺鈿、金剛砂等原材料,獨創(chuàng)“點螺”工藝,輕巧耐磨,華光璀璨,是傳統(tǒng)手工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精品。
多次失傳,終獲新生
1985年,揚州市邗江縣(現(xiàn)為邗江區(qū))姚莊村西漢墓出土了一方彩繪嵌銀箔漆硯,分硯盒、硯池兩部分,硯面與硯盒之間有三角形的泄水孔,并塞有一個木雕羊首形的栓頭。硯臺的外表飾以黑漆彩繪龍鳳云氣紋,鑲貼有銀箔人物、禽獸等。專家根據其材質命名“漆砂硯”,漆砂硯的生產和使用歷史就此推移至西漢時期。
漆砂硯的制作技藝在宋代末年因戰(zhàn)亂而失傳。據說,清代乾隆年間,揚州漆匠盧映之偶然在南城門外得到一方宋代宣和內府制造的漆砂硯,形質如澄泥而極輕,入水不沉,于是開始仿制。經盧映之和其孫子盧葵生的不懈努力,最終仿制成功,漆砂硯的制作工藝得以恢復。
清代末期,揚州成為全國漆砂硯制作中心。清朝著名??睂W家、藏書家顧廣圻在《思適齋集》中說:“若此漆砂有發(fā)墨之樂,無殺筆之苦,可與端硯比美?!笨梢姰敃r的文人對漆砂硯的推崇。然而,命運多舛的漆砂硯制作工藝再次因戰(zhàn)亂等原因失傳。
20世紀70年代末,揚州漆器廠的工藝技師們對傳統(tǒng)工藝進行恢復試制,不僅恢復了漆砂硯工藝,還成功恢復了明末清初鑲嵌漆器匠人江千里的軟螺鈿工藝。收藏家、鑒定家王世襄在看到這兩大工藝后,欣然寫下“鈿螺巧點江千里,"沙硯精搏盧映之。今日喜看雙美具,"維揚絲飾靚新姿?!睍r至今日,揚州點螺楠木雕漆砂硯工藝作品依然是揚州漆器工藝中的重點品類,成為很多書畫家的案頭寶物。
取材自然,工藝繁雜
漆砂硯的硯堂使用大漆和金剛砂材料打底,硯蓋裝飾多用大漆和螺鈿,硯身以百年古楠木為胎,用木雕手法層層雕刻山水人物等圖案,制作工藝繁雜,木質細膩,千年不朽。
漆砂硯的漆汁取自生長在海拔千米左右溫暖山地中的漆樹。用它做涂料,有耐潮、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殊功能,與其他顏料相結合又可以配制出不同的色漆,光彩照人。漆中添加的油脂,選用的是從油桐樹的果實中榨取的桐油,掌控比例后與大漆易調和,大漆干而不裂,附著力更好,使漆飾的效果達到理想的程度。
硯身所選的楠木是馳名中外的珍貴用材樹種。因其質地堅硬、紋理細膩而極其珍貴。揚州漆砂硯的木胎硯身通常選取這樣的百年老楠木。漆砂硯中的“砂”選取的是天然金剛砂,系硅酸鹽類礦物。
作為漆砂硯的點睛,螺鈿使用螺殼與海貝夜光螺、三角蚌、鮑魚、硨磲殼等磨制成薄片,根據畫面需要而鑲嵌在器物表面。蚌貝年齡越長,效果越佳,其中夜光螺因在夜間能發(fā)出五光十色的光澤而采用較多。
揚州漆砂硯制作工藝流程有上百道之多,但主要分為三大步驟。
首先是根據事先設計好的樣式,先用平鑿、圓鑿等手法挖出一個合適的硯堂備用,再用刻刀在硯堂周圍層層雕刻出圖案,打磨光滑。
然后是硯身的漆砂和髹漆工藝。上漆砂之前需要打底,把大漆與磨細的磚瓦灰調制成的漆灰泥刮涂在坯體上,可以起到堅固木胎和補修木紋瑕疵的作用。打底之后還要分多次上大漆與金剛砂混合調制成的特色漆沙。每上一層都要靜置干燥后用工具打磨平才能進行下一層的操作,如此反復直至達到要求的厚度。待大漆穩(wěn)定形成一層堅固的漆膜后,再由人工打磨漆面使之光滑。
最后是硯盒蓋的制作,打底上漆之后于其上鑲嵌閃光螺片,在明亮的黑漆底色襯托下,點螺鑲嵌的圖案和文字閃閃發(fā)光、奇幻絢麗。
揚州漆沙硯取材自然,又取巧自然,每一方硯臺,因為匠人們的雕琢,而擁有了自己的魂魄和靈氣。
大師璀璨,代代傳承
趙如柏是揚州漆砂硯的代表性傳承人,曾師從著名雕漆藝人梁國海。梁國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批老藝人,被尊稱為雕漆行業(yè)的“祖師爺”。在師父的教導下,趙如柏對雕漆的感悟也越來越深。
1979年,揚州漆器廠決定將漆器工藝與楠木雕刻相結合,恢復漆砂硯。趙如柏幾經嘗試,讓失傳兩百多年的漆砂硯重新回到了世人眼前。他的作品把紅雕漆藏鋒不露、光滑圓潤的藝術特點融匯于木雕的立雕、鏤空雕、浮雕和薄雕工藝之中,使其既有木雕的層次清楚,又有雕漆工藝精致圓潤的特點,從而形成獨特藝術風格,被業(yè)內評價為“疏可走馬,密不透風”,而他本人也被稱為揚州雕漆和楠木雕技藝“雙絕”。
趙如柏創(chuàng)作的《泰山攬勝》漆砂硯,運用浮雕、圓雕、透雕等多種技藝,雕出峰回路轉、飛湍如掛,兩棵漢柏虬枝紛披,盤桓而上,枝葉環(huán)抱出一泓深淵般的硯池,站在硯臺前,如臨泰山之境。他制作的點螺楠木漆砂硯《大滌草堂》,被輕工業(yè)部評為工藝美術珍品。作品硯體刻有層層樹木,盤根交錯,蒼勁有力,硯盒古樹林立,樹后草堂立于池塘邊上,并用大漆髹飾配以點螺工藝,光滑閃亮。
趙如柏在對傳統(tǒng)技藝繼承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他將點螺楠木雕的技藝與揚州漆砂硯工藝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被譽為“揚州工藝三絕”,其代表作《江山神韻》獲得“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趙如柏于2020年去世,六十年從業(yè)生涯中,他收過很多徒弟,使揚州漆砂硯這一瑰寶得以延續(xù)發(fā)揚。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鐘健 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