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一家小小的餛飩店,但我覺得里面藏著一個大大的人世間,透過這個窗口,我看到的是人間冷暖,我愿意把所見所想,用筆一點一點涂出來?!?/p>
走進泰州市書院路的“茅山餛飩”店,灶臺邊熱氣蒸騰,餛飩的香氣撲面而來,五六個文友坐在桌旁,暢聊新書。光陰挪移中,這家被餛飩香、書香包裹的小店積淀出被歲月“包漿”的味道,散發(fā)出淡淡的文學(xué)香氣。
小草也開花
茅山餛飩店店主常玫瑰是興化茅山人,從小便喜歡閱讀寫作。女兒上初中那年,外出打工的常玫瑰夫婦回到家鄉(xiāng),開了一家餛飩店陪讀,希望能彌補沒有陪伴女兒長大的時光。白天,女兒上學(xué),常玫瑰就在店里忙生意。晚上,一家三口擠在不大的房間里,女兒做作業(yè),夫妻倆就看書,無聲的陪伴一直持續(xù)到女兒上大學(xué)。
女兒去外地上大學(xué)后,常玫瑰突然覺得心里空落落的。一次聊天,女兒說道:“媽媽,你現(xiàn)在有時間了,為什么不重拾你的文學(xué)夢呢?拿起你的筆,我肯定是你第一個讀者。”女兒的鼓勵給了常玫瑰很大的信心,于是,她開始在餛飩店邊讀書邊寫作。
閱讀是常玫瑰多年來的習(xí)慣,小店里放著許多她從附近城市書房借來的書。有寫作欲望時,她便在手機上涂涂寫寫,發(fā)在微信朋友圈。幾年下來,常玫瑰在這間餛飩店里寫出了幾十萬字,有她和女兒的故事,有餛飩店客人的故事,也有自己的閱讀感悟。
寫著寫著,常玫瑰也“走”進很多人的文章里。第一個寫常玫瑰故事的,是泰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xué)的語文老師姜偉婧。姜偉婧聽說常玫瑰的故事后,特意趕來吃了一碗餛飩,兩人聊了很多。2020年7月7日,泰州晚報副刊《坡子街》刊發(fā)了姜偉婧寫的《開餛飩店的常玫瑰》一文。
“一面之緣的她,竟將我寫得如此之好。”拿著報紙,常玫瑰心潮澎湃,動筆寫道,“人生的路有很多條,一條路失敗,另一條必將為你展開,不去走一走,不去踩一踩,又怎么會發(fā)現(xiàn)。堅持走下去,總會有豁然開朗的那一天。我是棵小草,同樣可以醞釀花苞,風(fēng)雨也擋不住它的盛開……”
餛飩店里的文學(xué)沙龍
常玫瑰的這篇文章也在《坡子街》刊登了,泰州晚報時任總編翟明為這篇文章起的標(biāo)題《小草也開花》一下子擊中了她的心。在翟明的鼓勵下,常玫瑰的寫作激情一發(fā)而不可收,心里的話如泉水般涌出,寫下一篇又一篇文章。“一開始,我的寫作沒有章法,翟明先生教我把經(jīng)歷的事情用非虛構(gòu)的形式、用傾訴真情的表達記錄下來。”
一天,餛飩店里來了一位熟客老大爺,他給常玫瑰帶來了一包糖,說:“丫頭,你發(fā)表的那篇《女兒留守的日子》,我家老太婆看了之后哭得眼睛都紅了,讓我們也想起了當(dāng)年孩子留守的時光?!?/p>
《紫藤花香》《租車庫的小伙》《遇見壽星袁爺爺》《賣菜的老樊》……如今,常玫瑰已在各類報刊發(fā)表百余篇文章,成為泰州小有名氣的草根作家。不斷有讀到常玫瑰文章的文友來到她的餛飩店,吃一碗餛飩,聊聊文學(xué)。文友杜萍說:“當(dāng)時看了她的文章覺得很感動,我就想來看看常玫瑰是什么樣的人,認(rèn)識她以后,就經(jīng)常到她店里來。”
漸漸地,小型文友沙龍成了餛飩店的另一番樣貌,《坡子街》的作者則是沙龍的“常駐嘉賓”。常玫瑰開玩笑說:“我這個店又小又破,還沒有空調(diào),你們怎么就愿意在這里待著呢?”文友們回答,因為這里有滄桑感,有煙火氣,總能讓他們找到一種“純?nèi)ぁ钡母杏X。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店不僅僅是常玫瑰謀生的地方,也成了她寄托文學(xué)愛好的小天地。"“我從文學(xué)中找到樂趣,而這個樂趣也影響我對生活的態(tài)度。我覺得生活中有文學(xué)、文學(xué)中有生活,反而是一個平衡的支點。我每天都能找到生活的興奮點,一點都不覺得累。”過了飯點,店里客人少了,常玫瑰就會加入文友們的討論中。文友們不在的時候,她也很喜歡和客人聊一聊,從他們的生活中汲取創(chuàng)作的靈感。
左手餛飩,右手詩情
餛飩店里掛著一幅評論家王干的題字“茅山餛飩”。常玫瑰介紹,王干先生在茅山出生并生活過一段時間,也是《坡子街》的文友,他在報紙上看到常玫瑰的文章,覺得親切極了,便題字鼓勵她。幾個文友一起把題字裝裱成牌匾,送給常玫瑰。常玫瑰激動極了,她把牌匾鄭重地掛在店里側(cè)面的墻上,而不是進門可見的正面?!巴醺上壬念}字是對我這個文學(xué)新人的支持和提攜,我不想把它作為招攬顧客的商業(yè)化行為。只要看到它,我就能感受到莫大的激勵?!?/p>
今年4月,常玫瑰告別了原來的路邊攤,在東方小鎮(zhèn)的新店“常玫瑰的餛飩店”正式開業(yè)。寬敞明亮的新店有兩層樓,一樓是常玫瑰的老營生——餛飩店,二樓是“玫瑰有約”讀書吧。常玫瑰閑暇時會在書吧閱讀寫作,也向食客和周邊居民免費開放。
開業(yè)當(dāng)天,前來打卡的食客大多是常玫瑰的讀者、文友,他們送來的不僅有慶賀花籃,還有一箱箱書籍。店里擺放文學(xué)讀物的書架隨處可見,閱讀氣息濃厚?!斑M店后,從點單到開鍋,再到上菜,很多客人會玩手機打發(fā)時間。我將圖書擺在顧客身旁,哪怕他們看一篇文章也是好的?!?/p>
今年世界讀書日,常玫瑰獲聘泰州醫(yī)藥高新區(qū)(高港區(qū))全民閱讀推廣大使。她希望小店能讓閱讀和飲食一起成為人們的“食糧”。
常玫瑰在微信朋友圈向多年來支持她的顧客們發(fā)了這樣一段話:“在這里,方寸之地就是我看社會的窗口,家長里短就是人間的煙火。我被你們和你們的故事感動,情不自禁地把它們記錄下來,又機緣巧合地在媒體傳播,從而感動了更多的人?,F(xiàn)在,我要把這種感動與餛飩?cè)诤?,去溫暖更多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