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的人怎么這么多啊”“天太熱了,人困動物也困”“這動物怎么一動不動啊,假的吧”……這樣的話在動物園里經(jīng)常能聽到,逛動物園體驗感欠佳,有動物的原因,有動物園的原因,也有我們游客的原因,還有一個被忽略的重要因素:你是否去對了時間呢?
逛動物園還有時間限制?當然,在一天的什么時間去最合適,一年中哪個季節(jié)最適合,不同季節(jié)有什么不同的看點,都有秘訣。今天,我們從時間軸說說動物園游逛攻略。
普通游客一般會選擇周末逛動物園。好不容易有個周末,當然要睡到自然醒,收拾一下出門,到動物園1 1點左右了,這個時候在一天中最熱,逛不了太久,下午兩點左右就打道回府了。整個過程充斥著“人流量大”“動物懶洋洋”“又熱又累”等感受。很遺憾,你“完美地”避開了所有逛動物園的黃金時間。
在野生環(huán)境下,大部分動物都是晝伏夜出,人困馬乏的大中午也是動物的休息時間,所以它們在清晨和黃昏異常活躍。因此動物園想逛得精彩,我們要將就將就動物的生物鐘。
早上一開園到10點左右是游覽的黃金時間,如果確實起床困難,那就下午3點之后入園,這時大量游客逐漸離開,動物也到了最活躍的時間。趕上冬季天黑得早,你還能獲得夜觀動物園的獨特體驗。
上述兩個時間段,哪些動物最值得看呢?早上鳥雀類非常歡脫,嘰嘰喳喳始終在鳴唱。長臂猿也一定要早上去看,因為每天早上它們都會引吭高歌,那聲音既悠長又空靈,可以近距離體驗“兩岸猿聲啼不住”。
把時鐘撥到下午四點半,肉食動物剛剛開始一天的生活。我們平日里看到的睡覺的老虎、打盹的獅子、躲起來的花豹,這會兒都伸伸懶腰起床了。特別是老虎,精神煥發(fā)地巡視領(lǐng)地,時不時停下來嗅一嗅,脖子蹭蹭,噴點尿。下班前它們還會習慣性地吼兩嗓子,你有機會現(xiàn)場感受一下什么叫“不怒自威”。
時間再晚一些,天就要黑了,可以去犬科動物區(qū)看看,狼、豺、斑鬣狗、非洲野犬,時不時會對著天空嚎叫,一呼百應(yīng),場面頗為壯觀。
有朋友可能會問了,這兩個時間段都不太方便,有沒有哪些動物一直都比較活躍呢?還真有。第一個秘訣是找幼崽,和我們?nèi)祟愐粯?,幼崽都活潑好動、好奇心旺盛,無論是小斑馬、小象還是小老虎、小獅子,瘋跑追打,有時動物媽媽也不耐煩,不過無奈中還帶著愛意。2022年北京動物園火出圈的明星就是兩只黑熊寶寶,憨態(tài)可掬,完美詮釋了“可愛”,一會兒爬樹,一會兒打滾,一會兒又跟媽媽撒嬌。
第二個秘訣是找特定物種,始終活躍的有鼬科動物,即使是住了很多年的展區(qū),它們也會保持探索欲,甚至會把好奇心蔓延到鄰居那兒去。動物園最常見的鼬科動物就是水獺,你幾乎看不到它們懶懶昏睡,不是在陸地上追逐同伴就是好奇地招惹喜鵲,連游客手中的泡泡機都能讓它們玩一陣子,是不折不扣的好奇寶寶。號稱“北京動物園永動機”的黃喉貂同樣屬于鼬科家族,它們就沒有一刻是靜止的,去動物園那么多次,我都沒能拍到一張清晰的照片。
一年中哪個季節(jié)逛動物園最合適呢?春、夏、秋都還不錯。春季是很多動物求偶的季節(jié),多去雉雞、孔雀展區(qū),看看雉科特有的迷人舞步。夏季視覺體驗最好,植被豐富、郁郁蔥蔥,最接近野生環(huán)境,動物們野趣十足,為了避暑還會跳進水中。都說貓科動物怕水,濟南野生動物園的美洲豹非但不怕,還能在水中完成捕獵。秋季轉(zhuǎn)涼,動物們貼秋膘,換上過冬的皮毛,油亮亮圓滾滾的,去看赤狐(就是狐貍)吧,這個季節(jié)它們的皮毛是赤紅色,鮮艷有光澤。冬季萬物凋零,對游客可能不那么友好,但如果來一場雪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因為有不少動物真的是“雪來瘋”——東北虎遇到大雪會像大橘貓一樣開心地打滾兒,還會用舌尖舔掉鼻子上的雪花;喜歡雪的還有國寶大熊貓,它們是為數(shù)不多不冬眠的熊,冬天尤為活躍。
動物園的主角毫無疑問是動物,當我們尊重并了解動物,在對的時間找到對的動物,它們就會為你展示出最野性的一面。
陶粒//摘自《陪你去逛動物園》,商務(wù)印書館即將出版,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