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激發(fā)全體師生及家長的閱讀熱情,給學生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長春汽車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第四小學秉持“和美育人”的教育理念,以語文課程為核心,依托校本教材,精心策劃了一系列有維度、有廣度、有深度的讀書活動,逐步推動建設閱讀型班級、閱讀型學校、閱讀型家庭,使他們在閱讀中汲取智慧,獲得成長的力量。
校長閱讀:堅持閱讀立校,引領教師成長
校長以身作則,每學期舉辦讀書分享會,并在會上向教師分享其精心挑選的教育教學專著,以促進教師更新教育觀念、開闊教育視野。此外,校長還鼓勵教師撰寫教育隨筆,記錄并分享自己的教育心得,幫助他們從實踐中提煉經(jīng)驗、總結教訓。
教師閱讀:書香浸潤智慧,理論助力成長
為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推動他們的專業(yè)成長,學校面向全體教師開放圖書館資源,鼓勵教師深入鉆研教育理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學校尤其關注新手教師的成長,著力培養(yǎng)他們閱讀教育專著的習慣,通過理論指導教學實踐,助力他們快速適應教育教學工作。
學生閱讀:探索閱讀教學策略,開展多樣化閱讀活動
語文課是閱讀教學的主要平臺,學校語文教研團隊秉承“課內(nèi)學習方法,課外應用實踐”的教學思路,不斷深入探索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針對各學段語文教學的特點,學校組織各年級語文教研組教師對教材中“快樂讀書吧”欄目推薦的書目進行整理及專項研究,形成了一套多樣化的整本書閱讀教學模式。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導讀、推進、匯報”三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整本書,幫助他們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
此外,學校還堅持開展“國學大講堂”活動,每天早晨7:40準時開講,組織學生誦讀《唐詩》《宋詞》《千字文》《笠翁對韻》《論語》等國學經(jīng)典,以此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舉辦“蘇軾詩詞”“徜徉文學天地,對話文學巨匠”等主題研修活動,使師生通過閱讀國內(nèi)外文學名家的代表作品和人物列傳等,進一步了解他們的生平經(jīng)歷與作品風格;開展“二十四節(jié)氣”綜合實踐研修活動,帶領學生閱讀相關書目,并走出校園,探究東豐農(nóng)民畫、蒙古馬頭琴等吉林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使他們在閱讀和體驗的過程中了解中國民間習俗,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創(chuàng)新讀書活動形式,如“思辨者辯論會”“睡衣讀書會”“消夏讀書會”“秋日私語讀書會”等,為師生提供展示讀書成果、交流心得體會的渠道;引入競爭機制,組織全體師生與全省書友共讀好書,通過參與經(jīng)典閱讀積分挑戰(zhàn)賽,為其他師生樹立榜樣。
親子閱讀:打造閱讀品牌,推動家校共育
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學校鼓勵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精心設計多樣化的閱讀主題活動,打造獨具特色的親子閱讀品牌。例如,一年級的閱讀活動以“童音童語誦書香”為主題,鼓勵學生與家長共同朗誦古詩詞、講述經(jīng)典童話,感受親子共讀的樂趣。四年級的閱讀活動以“家庭小劇場,故事大舞臺”為主題,鼓勵親子共讀紅色故事、歷史故事、童話故事和寓言故事,并以家庭為單位參與課本劇表演,通過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現(xiàn),深化對故事的理解與感悟。六年級的閱讀活動以“三國風云,智慧傳承”為主題,引導學生與家長共讀《三國演義》原著,繪制人物關系思維導圖,通過講評書等方式分享三國故事,并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三國知識競賽及辯論賽,感受歷史文化的魅力。
展望未來,學校將與時俱進,策劃并開展更加多元、科學、實踐性強、綜合全面且富有創(chuàng)新的閱讀活動,引導每一位師生在書海中尋覓智慧,汲取成長的力量,共同探索更廣闊、更深邃的知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