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起航
2023年3月22日,電影《望道》在義烏舉行首映禮。這部影片是根據《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翻譯第一人陳望道的事跡創(chuàng)作而成,講述了他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
在首映現場,觀眾的熱情格外高漲。
“今天的首映禮還挺隆重的,主創(chuàng)單位都來了。”
“是啊,聽說一會兒,復旦大學的‘星火’黨員志愿服務隊還會為我們上一堂微黨課呢。”
就在大伙兒竊竊私語之際,幾個年輕人走上了舞臺。走在隊首的女青年熱情地和觀眾打招呼:“大家好,我們是來自復旦大學的‘星火’黨員志愿服務隊,我是廉偉琪。今天,我們?yōu)榇蠹倚v的黨課主題是‘追望大道:唯信仰與熱愛不可辜負’。希望我們的講解能提升大家的觀影體驗,幫助各位更深入地了解陳望道先生不平凡的一生。”
接下來,“星火”隊員便用他們精彩的講解,將觀眾們帶入陳望道的生活場景中,讓大家親眼見證這位巨匠為追求真理而不斷求索的艱辛歷程。這堂黨課既生動又親切,深深打動了每一個人。課程結束后,影院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首次宣講電影黨課就得到廣大觀眾的認可,“星火”隊員們深受鼓舞。此時此刻,隊長楊寧也倍感欣慰,回想起這些年來“星火”隊取得的成績,他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2018年5月,陳望道舊居經重新修繕,成為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同時,復旦大學聚集起一批青年黨員,組建了“星火”黨員志愿服務隊,宣講老校長陳望道追求真理的故事。為什么會取名為“星火”呢?因為星星之火,可以形成燎原之勢。大家覺得,作為團隊的一分子,每個人都要爭做傳遞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的火種。
楊寧是2020年加入“星火”隊的,那年,他在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讀研。一次,他在觀摩本校師生表演的話劇《陳望道》時,看到了這樣一幕畫面:舞臺中央,陳望道正在柴房里翻譯《共產黨宣言》,四周的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等幾位建黨先驅在齊聲朗誦《共產黨宣言》。他們抑揚頓挫的朗讀聲,將話劇的藝術感染力推入高潮,現場的觀眾都激動不已,楊寧也覺得熱血沸騰。當時,他就暗下決心,要為傳播紅色文化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在之后的一段日子里,楊寧便一直為此而努力。
后來,經過層層選拔,他終于順利加入了“星火”黨員志愿服務隊。
在第一次開講的前夕,他覺得十分緊張。一位師兄給他提了個建議:“你應該把展示館想象成是自己的家,全身心地融入到那片天地,這樣就不會怯場了?!?/p>
當天下午,楊寧一頭“扎”進了展示館,用心感觸每一件展品,體會它們承載的故事與精神。不久,他便將自己代入歷史情境之中,這棟小樓就像是他曾經生活過的地方,陳望道就好像是自己的家人。
第二天,他為聽眾講解時,精神特別放松,仿佛是在講自己和陳望道的故事似的。也正因如此,本次講解獲得圓滿成功。
初戰(zhàn)告捷,楊寧大大提振了信心。此后,他越發(fā)努力,短短數年就成為“星火”隊的“五星講解員”。
使命擔當
八年來,“星火”隊日益壯大,成員已增至78位,覆蓋院系擴展到了15個,接待參觀者10余萬人次,年均講解700多場。
雖然這支隊伍很年輕,但其中不乏優(yōu)秀隊員。
陸婷婷是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望道班的輔導員,本身就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此外,她還是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的第一批講解員。由于她業(yè)務精熟,講解生動,深得聽眾好評。
李亞男的工作熱情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從2018年至今,李亞男已連續(xù)講解了190場,對一個兼職講解員而言,這個工作量是巨大的。
另外,蔡薛文的講解也很有特色,他擅長以情動人。一次,他去社區(qū)講黨課,主題是“卡爾·馬克思的十個瞬間”。照理說,這類課程很難講解,但蔡薛文巧妙地將馬克思的成長之路代入到當下的生活情境中,一下子拉近了和聽眾的距離。等到講課結束,課堂里掌聲不絕,有一位聽眾還激動地流下了淚水。
當然,除了以上三位,“星火”隊的其他隊員也很出色。這些年來,他們?yōu)閭鞑ゼt色文化盡心盡責,做出了許多成績。
2020年6月27日,正在各自崗位忙碌的“星火”隊員們,突然收到了“總書記給我們回信啦”的消息,大伙兒都激動無比。
就在不久前,全體隊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了一封信,向他匯報了參加志愿講解服務的經歷和體會,表達了做“宣言精神”忠實傳人的信心和決心。
總書記在回信中充分肯定了黨員志愿服務隊宣講老校長追尋真理的故事、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做法,并勉勵隊員們要“堅持做下去、做得更好”。全體隊員既興奮又自豪,心中也萌生了強烈的使命感。
在總書記回信精神的鼓舞下,大家始終都在考慮這樣一個問題:除了展館講解之外,是否還有可作為的天地?此后的一段時間,隊員們齊心協(xié)力謀劃方案,并陸續(xù)推出了網絡微課、話劇歌曲、文創(chuàng)手繪等一批創(chuàng)新的傳播產品,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
在此期間,楊寧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覺得,除了做好現有的工作外,我們還要運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為中小學的思政課建設多多出力。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p>
“你的想法不錯,但我們現有的課程好像不太適合中小學生啊?!?/p>
楊寧回應道:“那我們就針對中小學生的特點,開發(fā)一些適合他們的課程。前段時間,我已做了些嘗試,希望大家也能為這個項目多出主意。”
他的提議得到大家的積極響應。在接下來的幾周里,“星火”隊員群策群力,一同開發(fā)了20余個面向中小學生的思政課程。
有耕耘就有收獲。隊員們將這些成果應用到教學課堂,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許多中小學生都表示,非常喜歡這樣的授課風格。
學生的反饋給了隊員們莫大的鼓勵,大家都覺得前方的路更寬了。
星火傳承
全體隊員的通力合作,使得大中小一體化思政課的開發(fā)日趨成熟。在此形勢下,隊員們又乘勝追擊,勾畫起一個新的藍圖。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這里有許多寶貴的紅色景點,如果我們能利用好這些資源,開展紅色文化宣傳,不是很有意義嗎?”
“這是一個好主意。不過,這些紅色景點都分散在上海各處,如何才能更好地整合資源呢?”
“我們可以設計一條紅色線路,用大巴車接送學員。這樣一來,既解決了行程問題,還能在車上開展教育宣傳,可謂一舉兩得?!?/p>
“對!對!我們還可以追尋習近平總書記的考察足跡,帶領學員看看上海日新月異的變化?!?/p>
經過隊員們的熱烈討論,一個大膽的構想呼之欲出。
2022年10月29日,由“星火”黨員志愿服務隊聯合復旦大學博士生講師團、青年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共同發(fā)起的復旦大學紅色巴士研學實踐“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專線”正式開通了。
當日首發(fā)的“紅色巴士”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上海足跡、光榮之城的紅色脈絡,一路向前行進。車上的乘客,有一部分是博講團的預備講師,一部分是選修《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本科生,他們在這個特殊的“移動課堂”開展了“互動式研學”。
在五個多小時的行程中,講師和學員們收獲滿滿。
第一批參與講解的講師夏繁說:“作為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學生,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我義不容辭,也深感榮幸?!?/p>
2022級公共衛(wèi)生學院本科生李昊懌說:“這趟紅色巴士令我切身體會到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建黨精神,也了解到上海的飛躍式發(fā)展?!?b style="position:absolute;left:-100000px;">901f4459e78bc1883cdf262f45f836b461aa316c5da2b2c3d18003a5df460200
此后,這列巴士成為大家踴躍乘坐的“明星專車”。
收到總書記回信后的三年時間里,“星火”隊不斷實現自我突破,創(chuàng)造了不少佳績。目前,團隊已獲評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最佳志愿服務組織,收獲了中國青年志愿者優(yōu)秀組織獎、上海教育年度新聞人物、2021感動上海年度人物提名獎等榮譽。
但“星火”隊員們并未因此而自滿,為了更好地傳播紅色文化,他們還在做各種新的摸索和嘗試。
隊長楊寧除了積極開展隊員培訓外,還策劃制作了《講解儀態(tài)手冊》,對講解員的著裝、動作、表情等進行統(tǒng)一規(guī)范,并打算帶領團隊前往內蒙古、海南,在基層、在邊疆,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
此外,“星火”隊還在探索多語種宣講服務,現已形成6個小語種宣講稿,并成功推出英語與德語宣講服務。
對于未來,楊寧是這樣說的:“習近平總書記說: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弘揚紅色文化,既是黨的工作,也是我的使命。我會堅守初心,把‘紅色星火’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