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民一回到家,母親就向他哭訴起來:“你父親開在村東頭的早餐店明明虧本了,還要硬撐著不肯關(guān)張,你快勸勸他吧!”
周立民很吃驚。這家早餐店雖說口味不算十分出色,但由于鄰近村里唯一的小學,送學的人大都會順道來吃個早餐,生意一向不錯。他還曾夸父親有經(jīng)濟頭腦,怎么會虧本呢?
看著一臉疑惑的他,母親將賬本往前一推:“你要不信,自己瞧瞧!”
不看不打緊,一看嚇一跳:我的乖乖,每月足足虧一千多塊錢!
為了一探究竟,周立民決心進店“臥底”。他發(fā)現(xiàn),早餐店客源有增無減,除了送學的,專程來吃早餐的也不少。當他看到西村的黃叔時,很是奇怪:“您老跑這么遠的路,就為來這吃個早餐?”
黃叔摸著小孫子的頭說:“我們最愛吃店里的灌湯包,跑步過來,既健了身,又解了饞?!?/p>
小孫子卻不買賬:“西村的油條才好吃呢?!?/p>
黃叔臉上訕訕的:“這孩子……”
他當然不能告訴周立民,這其實全是為了報恩。前些年,黃叔的兒子黃毅拿著自己打工攢的錢回縣里開裝修公司,一連三個月都沒有開張,眼看就要黃了。就在這時,剛買新房的周立民送來了第一單活,緊接著又引薦一眾同事好友,幫忙攬了不少活,黃毅這才慢慢站穩(wěn)了腳跟。過年時,掙了錢的黃毅感恩地呈上一個大紅包,不料竟被周立民一口回絕。后來,黃毅聽說周立民的父親開了家早餐店,便開始用這種最樸素卻又讓人無法拒絕的方式來悄悄報恩。
經(jīng)過一番調(diào)查,周立民很快鎖定了父親虧本的原因:父親不僅給見習廚師大軍開了一份高得離譜的工資,還把早餐定價壓得很低,加上經(jīng)常算錯賬,這樣不虧才怪。
在出示完證據(jù)之后,周立民向父親下達了最后通牒:這賠本賺吆喝的買賣說什么也不能再干了!
父親沉默良久,鄭重說道:“這早餐店不能關(guān)?!?/p>
原來大軍的養(yǎng)父得了癌癥,治病要花不少錢,他給大軍開高工資只是想暗中幫幫大軍,而他故意算錯賬的那些也都是貧困家庭。
聽了父親的解釋,周立民仍有些意難平:“再怎么著,總不能拿著自家的錢往里面貼補吧。”
父親罕見地發(fā)怒了:“你難道忘了以前鄉(xiāng)親們是怎么幫我們家渡過難關(guān)的嗎?我這回開店,也是為了稍稍償還當年那一張張善良的賬單?!?/p>
周立民不由得怔住了,往事再次浮現(xiàn)眼前。那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縣重點高中。這本是一個喜訊,可高額的學費和生活費卻成了橫在一家人面前的“攔路虎”。為了多掙錢,母親每天天不亮就上山采摘野生毛栗,然后步行二十多里路背到縣城去賣。誰承想一次下山時不小心摔斷了腿,從此生活的重擔都落在父親的肩上。
盡管如此,報到這一天,父親還是勉強湊齊了學費??芍芰⒚駞s已決心南下打工,要把錢留給母親治腿。他對父親說:“這個學期的學費雖然有了,可下個學期呢?三年的學費加上生活費,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大學的開銷更高……”
父親一時間陷入了沉默,心如刀絞。周立民安慰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讀書也不是唯一的出路,你就讓我去吧?!备赣H嘆了一口氣,低頭回屋,仿佛一下子老了許多。
就在這時,班主任登門拜訪。他帶來兩千元師生捐款的同時,也帶來一聲斷喝:困難只是暫時的,輟學才是永遠的痛!
終于,周立民放下了所有的顧慮,走進了高中的大門。從此,父親干活更加努力,除了耕種十畝水田之外,又包下了村里的魚塘。村民們總夸他們家的魚好,硬要多給五毛一斤,幾年下來還真賺了些錢。村里的叔伯們還經(jīng)常“順路”捎周立民往返學校,替他省下車費。正是因為這些無私的幫助,他才得以順利念完大學,擁有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如今已小有成就。
原來真正算錯賬的人不是父親,而是他自己!愧疚之余,周立民發(fā)誓要將這個良心早餐店一直開下去。
(題圖/張恩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