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力“飛”走了
朱同是一名散漫、調皮、喜歡開小差的三年級小學生,新轉學的他每天要坐兩個小時的公交車才到學校,腦子里充滿奇思異想。朱同數(shù)學考試僅得36分,不敢讓家長簽字,他試圖“忽悠”校門口小賣部的老板代簽?!昂鲇啤蔽此欤胂蟪鲆恢基Y鶘從他的書包里叼走那張不及格的試卷扔進垃圾桶;對老師心生恐懼,他想象出班級門口有一個外星人,希望它將老師帶到另外一個星球;牛老師在空白試卷上寫了紅色批語,朱同不想帶回家,就想象出廁所里有一個吃紙的怪獸,只有把試卷交給它才能離開;在學校游蕩時,他幻想自己擁有隱身術,可以融入墻壁中,躲避校長和老師的詢問。
在朱同的想象中,他能變成武功高手,把霸凌自己的同學踢飛,草坪中的小花會說話、同學變成了雜草人……每當朱同在現(xiàn)實中遇到困難,他的思緒便開始漫游,“超能力”開始啟動。然而,這種“超能力”并沒有讓朱同的生活變得輕松,他仍然面臨著遲到、罰站、寫檢討、請家長等種種苦惱。
朱同發(fā)生變化的轉折點來自做廣播體操時被體育老師拍了屁股。恰好,教導主任在主席臺宣布:“被體育老師拍到的同學將代表學校參加廣播體操比賽?!敝焱苫篌w育老師是否拍了自己,得到肯定的答案后,朱同非常開心。被拍屁股,意味著被認可,可以為學校爭光。為了爭取排練的機會,朱同認真寫檢討;被同學徐建立阻攔,朱同逃跑時不再沮喪,他用在游戲廳里學到的“自救秘籍”打敗了徐建立,到操場排練廣播體操。漫長的一天結束后,朱同終于因為“時代在召喚”而失去了自己的超能力。
《朱同在三年級丟失了超能力》是話劇導演王子川執(zhí)導、編劇的首部電影長片。王子川善于刻畫各種不同類型的人物,影片中的各個角色都非常有個性,不同類型的人物刻畫得非常形象。無論學生還是老師,“總有一款你見過”??此普{皮搗蛋的“差生”朱同有著善良的內心和豐富的想象力;賀娜是個矛盾體,是班級里的寫作高手,卻有偷翻同學抽屜的壞習慣;同為差生的張秋如果被平移職場,大概就是深諳“摸魚”與職場之道的“老油條”;劉詩瑤是成績優(yōu)異、能歌善舞、遵守紀律、收作業(yè)還不忘幫老師拿水杯的好學生,完美得有些“呆板”……教師群體也極具代表性,出口便是“請家長”的不茍言笑的班主任,陰陽怪氣的英語老師,溫柔漂亮、善解人意的手工課老師,身手矯健但頭腦簡單的體育老師……
電影探討的主題很嚴肅,但演繹的方式卻輕松幽默??础吨焱谌昙墎G失了超能力》很容易讓人想起電影《看上去很美》,兩者都是特立獨行的兒童向集體不斷妥協(xié)找認同的過程。《看上去很美》中的方槍槍和朱同一樣均是非典型的“好孩子”,無法完全按照老師的指示行事,總是充滿好奇心,不斷提問。在《看上去很美》里,學校的老師們通過獎勵小紅花與罰站讓不聽話的方槍槍學習了規(guī)則,孩子變得“懂事”,也喪失了稚氣,失去了自己。《看上去很美》底色悲涼、非常厚重,它不是還原孩童眼中的世界,而是以孩童的眼光,去審視大人的世界。而《朱同在三年級丟失了超能力》則更加有趣,它以一個孩子的視角來看待世界,雖然有煩惱,但也充滿了溫情。朱同在無人關注的被罰站期間收到了宋老師遞過來的一枚雞蛋;不知如何撰寫檢討書時,一起被罰站的伙伴張秋引領他前往秘密基地,傳授了自己積累的檢討寫作技巧;在朱同情緒最低落時,“寫作搭檔”賀娜教他在掌心寫下“好”字,“不好的事情也會變得美好”。影片并非把世界描繪得過于黑白分明,也沒有給一個個未來無限的孩子貼上好壞的標簽,有一種點到即止的溫情。
每個人心底都曾擁有一個“怪小孩”
《朱同在三年級丟失了超能力》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靈感大部分來自王子川的童年經(jīng)歷。王子川的童年并不快樂,他也有很多轉學生的困擾:成績跟不上,無法融入集體生活,也會經(jīng)歷難忘的被罰站……他說:“小學時,老師和同學都不喜歡我,我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玩?!遍L大成人后的王子川找到了自我救贖的超能力:演戲,導戲,在藝術創(chuàng)作里解綁童年困擾,不快樂的小孩,長大后給自己的童年拍個“趣味版”。在這個故事里,“差生”不再千人一面,王子川為大部分時間只好沉默的“朱同”們說出了心里話。
世界上不乏像朱同一樣充滿想象力的孩子,《少年斯派維的奇異旅行》中的斯派維想要造出永動機,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小孩”;《樹上有個好地方》的“巴王超過”,他的父母想要他超過所有人,但成績不好的“巴王超過”從來沒有超過任何人;《夜晚的潛水艇》中的陳透納擁有令人艷羨的無窮想象力,自由自在地穿梭在真實和虛擬之間,父母擔心他注意力不集中,于是他拋棄了想象力,成為一個平庸的人;《朱同在三年級丟失了超能力》中的朱同利用“超能力”應對現(xiàn)實中存在的問題,在漫長的一天過去,他丟失了“超能力”?;叵胄r候,很多人都是“怪小孩”,都曾擁有瑰奇飄逸的想象,只不過在歲月的打磨下,慢慢地將那個想象中的世界丟掉了。史鐵生說,每個人的童年都有一個嚴肅的結尾,大約都是突然面對了一個嚴峻的事實,再不能睡一宿覺就把它忘掉,事后你發(fā)現(xiàn),童年不復存在了。
或許,每個人在童年時期都有屬于自己的遺憾:一次沒能兌現(xiàn)的獎勵,一個沒有得到的玩具,一次沒能完成的旅行,一句沒能按時響起的“接你回家”……《小王子》中說:“所有大人都曾是孩子,雖然只有少數(shù)人記得?!蓖踝哟ㄓ浀?,他用一部電影治愈童年的自己,也讓人們回到美好的過去,重溫那種無憂無慮的、豐富多彩的生活,于是,朱同就成了人們內心的那個小孩。
(編輯" 張建" 4457182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