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針對“稅法”課程“點多變快”、教學與市場需求脫節(jié)、課堂“低頭族”現(xiàn)象突出等教學痛點,基于超星學習通、微信等移動應用,采用具有“一真一新一活躍”特色的教學設計,并將其應用于三個學期的“稅法”教學實踐。實踐應用與結果分析表明,基于移動應用的稅法“一真一新一活躍”教學將稅法理論與“全真”實踐緊密融合,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實踐與應用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內源提升其學習動力,進而提升學生在課堂的活躍度、參與度,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 稅法;移動應用;特色;教學
[基金項目] 2022年度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校級一流課程項目“稅法”(2022004YLKC);2021年度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校級教改項目“移動智能教學云平臺在財會核心課程教學的應用與評價研究”(2021033JXGG);2023年度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校級教改項目“基于知識圖譜的智能會計核心課程群改革計劃”(2023008ZLGC);2023年度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校級質量工程項目“智能財經人才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023006ZLGC)
[作者簡介] 陳元藝(1986—),女,四川瀘州人,管理學碩士,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會計與金融學院講師,主要從事產學研的研究;邵景奎(1987—),男,河南駐馬店人,管理學碩士,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會計與金融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會計實踐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4)17-0149-04 [收稿日期] 2023-03-26
“稅法”課程是稅收學、財務管理、會計學等財經類專業(yè)的一門重要核心課程[1]。由于稅法內容包括增值稅、消費稅、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印花稅等十多個稅種,知識內容龐雜[2],加上稅法更新變化快,如稅收優(yōu)惠具有數量多、變化快特征,“點多變快”成為“稅法”課程教學面臨的一大痛點[1-3]。稅法攸關國家治理,同時又與具體事務緊密聯(lián)系,而在有限課時內偏理論、偏講授的教學易致學生理論與應用脫節(jié),教學與市場需求脫節(jié)進一步擴大人才供需缺口[4-5]。另外,學生自律自控、教師教學管控、學校監(jiān)督管理等方面的缺陷使“低頭族”現(xiàn)象成為大學課堂的普遍性問題[6]。針對前述教學痛點,基于新冠病毒感染期間超星學習通、微信等移動應用開展教學的經驗,基于移動應用,采用具有“一真一新一活躍”特色的教學設計,并將其應用于稅法教學實踐,以推動解決痛點問題,提升教學質量[7]。
一、基于移動應用的“一真一新一活躍”特色教學設計
常見于課程教學的移動應用包括:雨課堂、超星學習通、Moodle、Canvas等輔助教學移動應用;微信、QQ、Twitter等社交協(xié)作類軟件;中國大學慕課、學堂在線、Khan Academy、Coursera等在線教學平臺[8]。隨著疫情防控的變化與正常線下教學的恢復進行,本文基于移動應用的“一真一新一活躍”特色教學設計與實踐主要應用于正常線下教學環(huán)境,主要依托的移動應用為超星學習通與微信。超星學習通用于教學資源承載與學習記錄,如章節(jié)課件、視頻資源的學習及信息記錄;教學任務執(zhí)行與評價,如學生提交作業(yè)、參與搶答、主題討論等活動及評分。微信可用于教學中通知事項、課堂互動、學習資源共享、溝通交流等,本文特色教學中微信主要用于“一活躍”課堂互動教學。
(一)“一真”教學設計
“一真”指真實案例教學。“稅法”課程實踐性強,真人真事的真實案例教學更好地滿足教學需求[1]。如個人所得稅教學中以自身的工作經歷、同事、親朋好友及以前畢業(yè)生工作事項等為例,引導學生一起學習、思考與探索現(xiàn)在與未來的工薪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等個人所得稅相關內容。個人所得稅“一真”教學設計如下:首先,課前可在微信或超星學習通以“主題討論”等形式,布置課前任務“請查看父母的工資單或個人所得稅App,每個月的個人所得稅繳納金額是多少?年度個人所得稅金額是多少?思考和查閱如何計算與繳納?”,該設計體現(xiàn)出高校授課中鼓勵學生自主學習[9]。其次,課堂教學中以“某老師某年度的個稅App截圖”引出學習內容,如要提升學生興趣,盡量舉身邊案例如某老師、某同學兼職等真實案例,教學更具吸引力。在講解完基本計算方法之后,結合事先準備好置于超星學習通的個人所得稅相關規(guī)定、國家稅務總局鏈接等內容,指導學生下載與操作個稅App。最后,課后在微信或超星學習通以作業(yè)或其他形式布置任務“結合所學內容,對自己或父母個稅App中的相關項目進行核查是否有誤,是否存在未充分運用稅收優(yōu)惠政策?如何進行籌劃?”通過理論方法與實務操作“全真”的真實案例教學,以解決前述教學痛點尤其是教學與市場需求脫節(jié)的問題。
(二)“一新”教學設計
“一新”指新聞時事教學??紤]順應時勢之需、惠及民生、協(xié)調發(fā)展等因素,國家適時適度進行稅制改革,加上與企事業(yè)單位及個人密切相關,稅法相關的新聞時事不勝枚舉[4]。將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中國稅務抖音號等政府網站和媒體,以及中國注冊稅務師協(xié)會等相關媒體新聞報道融入稅法教學。通過結合“稅法”教學內容融入新聞時事、新聞報道教學,既有助于實現(xiàn)學生帶著最好的老師——興趣來學習“新、近、用”的稅法內容,促進解決前述教學痛點尤其是“點多變快”問題,也有助于學生關心熱點時事。
“新、近、用”稅法內容新聞時事教學:如在“綜合所得”與“經營所得”教學中,以新聞“某知名網絡主播通過隱匿個人收入、虛構業(yè)務轉換收入性質虛假申報等方式偷逃稅款6.43億元,其他少繳稅款0.6億元,收到稅務行政處理處罰決定,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共計13.41億元”相關內容展開教學與分組討論。該知名網絡主播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存在以下違法行為:(1)通過隱匿其從直播平臺取得的傭金收入虛假申報偷逃稅款;(2)通過設立上海某企業(yè)管理咨詢中心等多家個人獨資企業(yè)、合伙企業(yè)虛構業(yè)務,將其個人從事直播帶貨取得的傭金等勞務報酬所得轉換為企業(yè)經營所得進行虛假申報偷逃稅款;(3)從事其他生產經營活動取得收入,未依法申報納稅[10]。該網絡主播違反法律規(guī)定,未如實申報和繳納稅款,結合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經營所得及其他所得的具體征稅依據、稅率、稅額計算方法等稅法教學內容,圍繞案例中各種所得的“客觀實際”,具體結合其實際收入來源、性質、對銷售業(yè)績的責任等對該網絡主播的收入歸屬進行討論與分析,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與分析?!熬C合所得”具體項目中包括勞務報酬所得,與“經營所得”在某些情況下難以區(qū)分,而對于網絡主播收入的界定既要考慮稅法的規(guī)定,也要考慮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收入新模式。為便于學習,可將視頻置于超星學習通“資源”中,如教師保留觀看記錄可置于超星學習通“章節(jié)”下,如是新聞報道的鏈接可發(fā)在微信群,便于學生快速高效獲取新聞報道內容。通過新聞時事教學,既有助于解決“點多變快”的稅法教學痛點問題,也有助于結合新聞時事潤物無聲地融入思政育人要素,更好地踐行課程思政。
(三)“一活躍”教學設計
“一活躍”指采用競猜游戲教學、微信群新式搶答等特色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與活躍度,從內源提升學生學習動力,以解決前述教學痛點尤其是課堂“低頭族”現(xiàn)象。
“定時競猜游戲”教學:首先,教師需提前將增值稅、消費稅、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征稅對象、稅率、征管等方面與稅法教學相關的內容做好PPT設計,為便于PPT快速翻頁可設置每一頁PPT放一個詞,設計需簡潔醒目。然后,課堂教學期間在緊張的教學之后可適時適度采用定時競猜游戲教學,按每一小組在規(guī)定時間內(根據經驗可設置三分鐘,因一分鐘時間太短能猜中的數量較低,激勵效果有限,而時間太長不利于多個組的參與及其他教學任務的進行)猜中的數量進行相應平時成績加分。小組的選擇可以通過超星學習通“選人”“搶答”或微信群“搶答”等實現(xiàn)。具體競猜游戲教學包括兩種形式:第一種形式是兩名學生一組,其中一人解釋一人猜;第二種形式是一名學生和教師一組,一方解釋另一方猜。猜對的數量即為小組學生每人可以加的平時課堂表現(xiàn)分數。定時競猜游戲教學既有助于學生加強對稅法相關內容的理解與掌握,也是以一種相對輕松活躍的方式開展教學,以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與活躍度。
“微信群新式搶答”教學:微信應用廣泛,為大學教學改革提供有利條件[11]。受微信“搶紅包”的思路和速度啟發(fā),結合“稅法”教學內容,采用“微信群新式搶答”教學,教師在課堂上會有提問、課堂單選及多選練習、討論等,學生在班級微信群發(fā)信息回復,每個(次)問題答對的前五名加分,每答對一次加一分。經過多番測試發(fā)現(xiàn),設計為“答對的前五名加分”,既避免名額太少導致學生參與度不高,又減少因名額太多存在部分復制粘貼“假答對”現(xiàn)象。另外,為降低學生因復制粘貼別人的答案而加分的概率,教師會對滿足“答對前五”的學生抽查其是否理解方法或原理等。這種設計仍然會有部分學生復制粘貼答案,對于少部分學習積極性與參與度較低的學生來說,在這種方式下也可能“答對”加分,因此有動力參與到課堂,從而逐漸引導其專注于學習。另外,存在部分學生發(fā)不同的答案“撒大網”現(xiàn)象,對于這類學生規(guī)定以最后一個答案為準,也可制定一定形式的懲罰機制。每次課后統(tǒng)計加分,并將記載了每次課加分情況的統(tǒng)計表發(fā)到微信群,有助于學生核對,同時促進學生及時關注,趕超激勵,以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活躍度。
二、稅法教學實踐分析
從稅法教學實踐及問卷調查結果來看,基于移動應用的稅法“一真一新一活躍”特色教學促進解決稅法教學痛點。在2020、2021、2022下半年對應的三個學期,稅法課程教學人數分別為129(3個班)、99(2個班)、77(2個班),課堂表現(xiàn)加分統(tǒng)計結果顯示平均值約為21、25、25,意味著平均每位同學在一個學期約有21次、25次答對相關問題或參與加分事項。結合超星學習通及微信群的互動記錄,統(tǒng)計數據顯示平均一個班師生每次課的互動信息數量達到180~210次,平均每人3~4次互動量,一學期平均互動量約3 000次左右,相比于教師點名提問或學生舉手回答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下僅少數學生參與互動,“一真一新一活躍”特色教學較大程度提升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與活躍度。結合真實案例教學和新聞時事教學,學習成績的提升以及學生在工作中(如在校期間兼職工作、競賽獲獎等)遇到稅務問題的處理、相關咨詢的深度與數量等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生加強了對稅法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實踐應用的掌握。
三、改進對策
結合上述分析及已有研究,要進一步提升稅法教學質量和效果,需在以下方面進一步提升與完善:一是實時更新與完善超星學習通“資源”或“章節(jié)”下的“稅法知識學習”“稅收法律規(guī)定”“稅法前沿研究”等系列資源內容,目前已有相關資源但稅法變化快的特征要求學習資源也需同步更新與完善,尤其是注意國家稅務總局等政府官方網站的最新稅收規(guī)定變化。二是改變與優(yōu)化移動設備與移動應用在稅法教學中的應用,如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幫助教師提升課堂管理水平,有學者提出結合OpenPose算法提取人體姿態(tài)全局特征融合YOLO v3算法提取交互物體局部特征,從而設計出一種行為識別模型與識別方法,對課堂教學中學生玩手機、書寫等常見行為的識別有助于更準確判斷學生的學習投入情況,從而使教師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管理[12]。三是優(yōu)化實時精確量化評價設計,雖然“一真一新一活躍”特色教學中平時表現(xiàn)評價方面含每次課統(tǒng)計加分情況,實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實時精確量化評價,但由于加分項主要針對每次答對的前五名或參與相關加分項,尚未做到對每名學生課堂表現(xiàn)的精確衡量與評價,后續(xù)需針對不足優(yōu)化平時表現(xiàn)的精確量化評價設計,以更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促進教學效果進一步提升。
結語
針對“稅法”課程“點多變快”、教學與市場需求脫節(jié)、課堂“低頭族”現(xiàn)象突出等教學痛點,基于超星學習通、微信等移動應用,采用具有“一真一新一活躍”特色的教學設計,并將其應用于三個學期的稅法教學實踐。實踐應用與統(tǒng)計分析表明,“稅法”教學過程中的學生參與互動量較高,較大程度提高了課堂活躍度,也提升了學生對稅法知識的掌握及稅法應用能力??偟膩砜?,基于移動應用的“稅法”課程的“一真一新一活躍”教學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知識掌握與應用能力,提升學生的興趣與課堂參與度、活躍度,進而提升稅法教學效果。另外,基于移動應用的“稅法”課程“一真一新一活躍”特色教學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應用到“納稅籌劃”“稅收管理”“中級會計”“高級會計”“審計學”等相關課程教學,以促進教學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楊露,丘民明.稅制改革背景下稅法課程教學范式改革研究[J].科技資訊,2022,20(20):157-160.
[2]陶世林.破產企業(yè)“新生稅款”征收制度研究[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22.
[3]葉金育.知識整合視域下的財稅法教學:一種體系化的分析[J].稅收經濟研究,2016,21(3):85-90.
[4]劉劍文,江利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稅收法治建設的成就與未來展望[J].國際稅收,2022,112(10):11-21.
[5]鄭曉婧.“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稅法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財會學習,2021,302(21):161-163.
[6]侯學良,魯萍.大學課堂教學中“低頭族現(xiàn)象”的原因分析及其對策[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10(6):117-121.
[7]楊曉宏,鄭新,何繼齡.教育戰(zhàn)“疫”之中國智慧及對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啟示:在線教育視角[J].中國電化教育,2023,434(3):46-54.
[8]林麗菲,楊夢濤.移動終端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3,19(3):134-136.
[9]葉莉娜,龍英鋒,孔志強.財經類院校非法學本科生比較稅法學教學經驗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20,493(47):317-318.
[10]國家稅務總局杭州市稅務局:杭州市稅務局稽查局有關負責人就黃薇偷逃稅案件答記者問[EB/OL].(2021-12-20)[2023-02-26].https://zhejiang.chinatax.gov.cn/art/2021/12/20/art_17746_529545.html.
[11]程亮.微信在高校教學中應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18):37-39.
[12]王澤杰,沈超敏,趙春,等.融合人體姿態(tài)估計和目標檢測的學生課堂行為識別[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222(2):55-66.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 of Tax Law Based on Mobile Application
CHEN Yuan-yi, SHAO Jing-kui
(School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uhai, Guangdong
519088,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design with “one real, one new and one active” characteristic is adopted and put into practice to solve teaching pain points of “numerous knowledge points and fast changeable”, “seperate teaching form market demand”, and the phenomenon of “phubbing” in class, based on mobile applications such as Super Star Learning App and WeChat.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show that this teaching design of tax law based on mobile application closely integrates the tax law theory with the “real” practice. The teaching design with “one real and one new and one active” characteristic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enhance their learning motivation from endogenous sources, and then enhance students’ activity and participation in clas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tax law; mobile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