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世紀80年代初,豐昌隆老哥的作品已經(jīng)在《詩刊》發(fā)表過。當年老哥哥是開汽車的,《詩刊》王燕生老師為他發(fā)出來的作品,就是和他開汽車有關(guān)的《我是汽油》,1983年獲得首屆趙樹理文學獎。
1986年秋,山西省里的詩歌會議和《詩刊》社每年一屆的青春詩會在太原召開。
在一個會議室,兩邊詩人們見面。我們這些山西詩人在會場剛坐好不久,王燕生老師和劉湛秋老師就帶著參加青春詩會的詩人們來了,有于堅、韓東、阿吾、伊甸、曉樺、宋琳、翟永明、閻月君、車前子、水舟、吉狄馬加、葛根圖婭,山西有潞潞、陳建祖(老河)、張銳鋒。
王燕生老師對這些詩歌新星的推崇與熱愛,尤其是對韓東和于堅,是師生情誼,更近乎一個惜子老父,可歸入“溺愛”一類。
坐在我身邊的豐昌隆老哥說:“看,王老師就像端大蛋糕一樣,把這些青年明星捧在手掌心里?!?/p>
豐昌隆老哥一生熱愛詩歌,為了寫詩,吃盡苦頭,要講山高水遠、情深意篤,王燕生老師就是他常在心中惦念的人。豐昌隆老哥感激王老師以詩為鑒,古道熱腸。
二
一次開詩會,豐昌隆老哥來后,在報到處見了他第一面,人顯得格外精神。他拎著黑包,穿了一身嶄新的衣服,腳上是一雙挺給勁兒的深棕色皮鞋。他面孔紅潤,微笑可親,頭發(fā)用水梳過,則不顯亂。
寫詩這么多年,詩友結(jié)交無數(shù),有幾個能像豐昌隆老哥這樣,情投意臺,弟兄交厚,知根知底,無話不談的?
稍往遠處講,1989年我去外面流浪,第一站,就是到大同找的他。
我和豐昌隆老哥交朋友,和酒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
我和豐昌隆老哥相識的那天,詩人朋友周典,上午專門到紅溝酒廠為他一個老師打酒。可他騎了車子從酒廠出來便想,這么大一桶酒,整四十斤,也許送給柴然更合適,至少柴然比老師對酒的渴求更高。
而這桶酒,好像就是為了我結(jié)識豐昌隆老哥專門預(yù)備的。這日中午和晚上都有朋友來,喝去幾斤,但從門后往起一拎,仍有很多。夜間九點半,我穿了白大褂正在樓上,但聽樓梯上眾聲喧嘩,豐昌隆老哥來了——和他一行的詩人、作家,少說有十四五位。
帶豐昌隆老哥來認人的,是詩人雪野。不覺中已在午夜,太原的朋友要回去,大桶內(nèi)的酒已下去三分之一。
大致就是那次從太原回去后,豐昌隆老哥搖身變成了闊氣的商人。他開了間鋪子,做汽車配件生意。
是生活讓他作出了抉擇。這也讓他一下子翻了身。
后來他來太原,偶或塞給我和雪野一二百元。
由于生活所迫,他反變成山西詩人中最早實現(xiàn)“萬元戶”夢想的一個。不過他生意沒干幾年,后來也就不干了。
三
追述與他的往事,有一次在迎澤賓館開會,我和劉文青請幾個相熟的詩友小聚,最初幾人中,就有豐昌隆老哥和秦嶺(鄭寶生)。
秦嶺后來回了北京,早先知道他在《中國煤炭報》工作,卻和這邊的朋友聯(lián)系極少。他的《燃燒的愛》,是當年《詩刊》的獲獎作品。
想當年,在大同的詩歌中,他二人和非默分屬三個年齡段,代表三個不同的進取方向。
豐昌隆,那自是一路打拼過來的老詩人,帶著滿身傷疤。
秦嶺為開闊的中堅力量,鐵肩道義,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非默立于潮頭,堅持在創(chuàng)作前沿。
豐昌隆老哥和秦嶺,二人因詩歌聚首,在那些年間建立了很深的個人情誼。秦嶺是豐昌隆詩歌上的知音,對他的理解和欣賞之余,尤敢指出他創(chuàng)作中的不足。兩個人身上的共同處,是都具有剛正不阿的品格。不同的地方在于,秦嶺一身浩然正氣,一派君子之風,凡事認真、嚴肅,事必躬親;豐昌隆精明、強悍,豪爽仗義之外,多似一頑劣兒童。
與對王燕生老師那種惦念有所不同,對于秦嶺,豐昌隆老哥是不停地掛在嘴上,嘮叨個沒完沒了。
秦嶺所處現(xiàn)實,包括家庭、事業(yè)、孩子、讀書、住房、收入、生活癖好等,都有相應(yīng)了解;更突出的,是他愛詩,愛詩人,盡可能地幫助青年詩人。為了詩,為了《云崗》文學期刊,為了大家的創(chuàng)作,他付出太多……
秦嶺也愛酒,只是量不是太大,還因他那嚴肅的秉性,不會把自己喝得亂七八糟。
四
豐昌隆老哥和同代詩人的交往,我們可以來看他對早逝的文武斌的深厚情誼。
秦嶺在給豐昌隆老哥第一部詩集所寫的序言中嘆喟:“忘不了那個炎熱而冷酷的夏季,他是怎樣把非親非故、身患絕癥的山西詩人文武斌從北京護送到太原,一步步背出站臺,送回家中……武斌英年早逝,他揮淚寫下了《致亡友妻》,并至今牽掛和接濟著亡友那含辛茹苦的遺孀和一對兒女?!?/p>
豐昌隆老哥為文武斌寫過兩三首詩,能記起的有《詩人之死》,最后的詩句是:
他讓妻子把錄音機打開
重復(fù)播放那首貝多芬名曲
右手握著的拳頭徐徐松開
半截紅鉛筆忽然滾落床下
文武斌生前,我未曾與之謀面,是我作為山西詩人的憾事。但能通過豐昌隆老哥的講述和他的一些善舉,對文武斌的人品、詩品有所了解,也算對這樁憾事有了幾分彌補。
文武斌是活在豐昌隆老哥心中的詩人。清晰地記得兩件事,一是豐昌隆老哥帶我到文武斌家中去看武斌的遺孀和孩子。那是在和平南路大眾機器廠宿舍。當時因交通不便,去時感覺還挺遠。武斌的家,雖不能講家徒四壁,也能看出我們早逝的詩人生前的日子過得多么清貧。如豐昌隆的詩中所寫,文武斌的遺孀是一位堅強而善良的女性。確實是這樣,一個婦道人家撐著那個破碎的家,過了幾十載。那日豐昌隆老哥沒怎么喝酒,卻在文武斌家中大哭了一場。我們離開之前,豐昌隆老哥還放了一些錢。孤兒寡母最困難時期,豐昌隆老哥也為他們寄過錢。還有一件事,就是為了文武斌女兒的工作,他也是費盡心思。
五
豐昌隆老哥早慧,十五六歲就在學校開始了自己的詩歌創(chuàng)作;二十出頭作品便上了《人民日報》。比我們這代人更年輕的詩人,70后甚至80后,讀他的詩,也不會感到陳舊、枯燥,尤其在詩歌意識方面。他的詩鮮活,有老詩人那顆頑強跳動著的心。他的詩充滿著對生活的深刻理解。
我
在漆黑的夜幕下狂奔
街燈像扔掉的煙頭
漸漸暗淡
我向所有的朋友發(fā)布信息
今夜,不想睡覺
睡覺有什么意思
無非想把卑微的反抗
壓在枕下
把困苦寄托夢中
十足的怯懦!
于是,我坐在城市的中央
街心花園的草坪上
一邊喝著啤酒
一邊望著星星
此刻,我如同在家里一樣
但,四周沒有墻壁
這首《今夜,我不想睡覺》,出自豐昌隆老哥的《我的自選詩》一書。這是他的第二部詩集,是他從1994年至2004年所寫的作品中挑出的精品。他在北京的三兒子豐曉冰為書做的裝幀設(shè)計,連同印刷、用紙,都是高水平。我在拿到詩集的第一時間就通讀過。
這些別于他們那代人的詩歌,從側(cè)面也證明了他的堅強和不服輸,他有“一顆打不垮的心”。
豐昌隆老哥的詩在山西,是他那一代人中寫得最年輕、最鮮活的。他的表現(xiàn)手法不算出眾,甚至不如張承信的看上去顯得有張力,不像張不代那樣富有激情和思想,不像梁志宏那樣有歷史使命感,但他卻從舊我中更新出來,表達的是他真實的人生意識,一個詩人的思想和心靈。他已盡了自己的努力,向前一點兒,再向前一點兒。而那么豐盈的詩酒年華,那么真誠地與年輕一代的交往,都是他實現(xiàn)這些詩歌目標的重要途徑。有歡欣,卻包含著更多的苦澀。
在《我的自選詩》中,可和《今夜,我不想睡覺》并舉的,還有《快淹死的時候,我學用了游泳》《父親的酒壺》《我的兵馬俑》《我家沒有窗簾》《玻璃后邊的魚》《致最后一個舞者》。
豐昌隆老哥本來就是一部山西詩歌傳奇,那在爛泥中打滾的生活,并沒有把他身上更多的才思奪去。他敢于自救,救自我于水火無情之中。
文學是他一生的事業(yè),他一生沒有服過輸。
我們不會忘記,三晉大地曾活躍著這樣一位詩人:豐昌?。?943-2016),山西朔州山陰人。1964年肄業(yè)于山西省財經(jīng)學院。曾干過泥瓦匠、裝卸工、鍋爐工,拉過板車,當過民辦教員、汽車司機,改革開放后,干了個體戶,賣汽車配件。1963年開始發(fā)表作品。200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著有詩集《豐昌隆詩選》《我的自選詩》?!段沂瞧汀芬辉娫@首屆趙樹理文學獎。
本欄責任編輯 蘇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