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童
“少年”,不是側重指生理年齡的大小,而是側重指心理年齡的大小—縱使少年之形不再,但少年之心不改,他們依然葆有蓬勃的朝氣、旺盛的活力、逐夢的堅定、不變的熱情、純真的靈魂?!皻v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即我們孜孜不倦地走向人生的漫漫征途,跨過千山萬壑,跋涉千山萬水,歷盡千難萬險,流下汗淚,沾滿泥濘,那顆少年之心依然炙熱純真。
“歷盡千帆”,是“少年歸來”的基礎和前提。我們在重重磨難、種種歷練中看盡冷暖,提升閱歷,獲得成長,磨礪心性,使我們更加懂得和珍惜“少年歸來”的意義和價值,褪去稚嫩,走向剛健。
國際登山向導—次落,多年來一次次帶領中國登山隊,在極寒、雪崩、大風、缺氧等惡劣的環(huán)境中登頂珠峰,從未改變過自己的攀登之志,從未動搖過那份“哪怕珠峰比天高,定叫紅旗頂峰飄”的赤子情懷。眼科醫(yī)生—陶勇,在經(jīng)歷了極端的傷害事件后,很難再拿起手術刀,但他依舊滿懷悲憫,仍用自己的方式踐行著自己的初心,觀照現(xiàn)實,更加堅定了自己治病救人的抱負和決心。他們在歷盡千帆、飽經(jīng)挫折后,不改其志,不易其節(jié),不移其心,明白少年歸來之寶貴意義,踐行著少年歸來的初心與熱血。
“歸來仍是少年”,反過來升華“千帆”,為“千帆”的歷盡畫上完整的句號。
神話學家約瑟夫·坎貝爾認為,英雄的成長軌跡分為“啟程、啟蒙和回歸”三個階段,在歷經(jīng)考驗后,必須再次歸來,為這個世界帶來美好。倘若我們行走在求學、成長、進入社會、就業(yè)等路途上,一路風塵仆仆,一路偏離初心,使得人格的底色被污染,純真的理想被拋棄,率真的少年之心變得污濁,那只會迷失于崎嶇巷弄中,為暮氣沉沉的人生畫上無法歸來的省略號。
我國自動化科學技術開拓者之一—陸元九,在烽火硝煙中刻苦學習、立志報國,在遠渡重洋時刻苦鉆研,在我國百廢待興之際拒絕名利的誘惑,克服萬難,沖破阻礙,回到祖國,實現(xiàn)自己“一寸丹心圖報國”的少年初心,為我國火箭、衛(wèi)星、探月、火星等國防科技事業(yè)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梢?,歷盡千帆,抵達各地,歸來仍是少年,是返璞歸真的境界,是擦干汗與淚,內化和升華了磨礪、得失、傷痛后,向靈魂深處返程,回歸到原本的自我,回歸到一種黎明狀態(tài)和原初狀態(tài)。
我們當懷少年凌云之志,出發(fā),抵達,再次出發(fā),山一程,水一程,歷盡千帆,閱遍風景,再以少年之姿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