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關青
嚴守黨的紀律,是每一名共產黨員入黨時作出的莊嚴承諾。作為一名在黨的長期教育和培養(yǎng)下成長起來的優(yōu)秀黨員干部,焦裕祿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家人和身邊的同志,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守紀律講規(guī)矩的標桿。今年是焦裕祿逝世60周年,在當前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重要時機,回顧焦裕祿嚴守紀律的點點滴滴,對于我們學紀、知紀、明紀、守紀具有重要意義。
焦裕祿曾長期在河南省開封市尉氏縣工作,并在這里結婚,親朋故舊比較多。1962年6月,他從洛陽礦山機器制造廠回到尉氏,擔任尉氏縣委書記處書記一職。為避免日后親屬打著自己的名義謀取私利,剛回來的第三天晚上,他就來到愛人的哥嫂家,對他們進行了“約法三章”。他說:“我已來咱縣工作。可有一點要注意,咱們的親戚關系近,你們可不要仗著說俺妹夫是縣委干部,就到處耀武揚威,那可千萬使不得。一來影響不好,二來今天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新社會。你們要是不聽,做出違反政策的事來,大事你們自己負責,小事你們可要受批評?!?/p>
1962年12月,焦裕祿又臨危受命赴蘭考主持縣委工作。隨著職務的升遷,想找他辦事的親戚越來越多。
焦裕祿愛人哥嫂的兒子響應黨的號召從城市回到農村,在大隊當會計,能寫會算,哥嫂希望焦裕祿能給孩子在縣委謀個好差事,也被他婉言拒絕,他說:“農業(yè)上需要知識青年。孩子申請回來,立志搞農業(yè),做得對,有志氣!現在國家安排人員是有計劃的,我是縣委書記,我不帶頭違反政策,把自己的孩子安置上,把人家的孩子踢掉?!?/p>
焦裕祿的大女兒焦守鳳初中畢業(yè)后沒有考上高中,很多單位都爭著搶著要給她安排工作,而且都是坐辦公室的“好活”,他都沒有同意,只希望大女兒能找個體力勞動比較重的職業(yè)去鍛煉鍛煉。
后來,焦守鳳去了醬菜廠工作,焦裕祿知道后還專門找到廠長說:“我的女兒在這里做臨時工,分配工作時一定要把她安排到醬菜組,這樣對改造她怕臟怕累的思想有好處。你們不要因為她是我的女兒,就另眼看待,應該對她要求嚴格些?!?/p>
就這樣,焦守鳳留在了醬菜廠,每天挑水、推磨、洗辣椒、賣醬油……什么臟活累活都干,確實受到了鍛煉。
焦裕祿赴任蘭考時,當地連年災荒,風沙、內澇、鹽堿“三害”肆虐,部分干部的思想很不穩(wěn)定。為盡快扭轉這一不良風氣,焦裕祿一到任就把加強紀律教育放在了突出位置。
1962年12月24日,在縣委擴大會上,焦裕祿安排完生產工作后,針對干部隊伍中存在的問題明確強調,各級黨委和各部門負責同志,要帶頭執(zhí)行黨的紀律,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生活不能搞特殊,家屬也不能搞特殊。
1963年春節(jié)前夕,為了以身示范,焦裕祿不僅謝絕了酒廠送來的四瓶酒、縣委辦公室送來的一塊肉和縣委機關黨支部給他發(fā)放的救濟款,還親自起草了一份《關于鼓足干勁,搞好生產,勤儉過春節(jié),防止浪費的通知》,其中明確要求全縣黨員干部要切實做到“十不準”。“十不準”內容規(guī)定得十分細致,大到“不準用國家或集體的糧食大吃大喝,請客送禮”,小到“不準送戲票,禮堂座位靠前的戲票不能光賣給機關干部”,涉及當時黨員干部廉潔自律的方方面面。
其間,焦裕祿還主持嚴肅處理了一批黨員干部違紀違法案件。1963年1月1日,焦裕祿收到群眾來信,反映城關區(qū)盆窯公社個別干部不執(zhí)行黨的按勞分配政策,存在貪污多占等問題。他力主深入調查并進行嚴肅處理,之后向全縣發(fā)出通報,嚴厲批評少數人已經沒有一點共產黨員的氣味了,他們的所作所為和過去的地主、保長無大差別,簡直壞極了。
1964年5月14日,由于長期過度勞累,焦裕祿肝病復發(fā),病逝在了工作崗位上。臨終前,他心中除了惦念沒有完成黨交給他的任務以外,最牽掛的就是自己的家人。
焦裕祿臨終前叮囑愛人徐俊雅說:“你要堅強,要聽黨的話,好好學習,好好工作。這么多年,你跟著我沒少操心、受罪。咱們還有兩個老人、六個孩子,這擔子卻壓在你一個人肩上了。困難會有的,組織會照顧你的,但你不要給組織找麻煩,不要伸手向領導要錢要東西?!?/p>
焦裕祿去世那年,徐俊雅才32歲,上有兩位年邁的老人需要贍養(yǎng),下有六個年幼的孩子需要撫養(yǎng),其中最小的孩子焦保鋼才4歲,一家九口人全靠她每月50多元的工資和每個月13元的撫恤金艱難度日。但不管生活多難多苦,她都始終牢記丈夫的遺言,從來沒有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
不僅如此,徐俊雅還經常告誡孩子們說:“你們要是做錯了事,別人不會說是我徐俊雅的孩子,而會說是焦裕祿的孩子。所以,你們一定要時時記住,不要打著父親的名號來為自己謀私利,那樣會糟蹋了你們父親的一世英名?!?/p>
這就是焦裕祿,一個時刻把黨的紀律規(guī)矩看得比自己生命還重要的黨員干部。也正因如此,他才在黨和人民的心中成了永恒豐碑。
(摘自《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