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晴
云南是一個“四季鮮花開不敗”的神奇地方。這個位于我國西南邊陲的省份,地形復雜,南北海拔差異大,擁有多樣的氣候類型和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是世界上同緯度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qū),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
云南省是我國世居少數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的省份,有哈尼族、白族、傣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布朗族、怒族、基諾族、獨龍族等25個少數民族在此世居,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省總人口三分之一以上。他們長期與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互動,與各種動植物相熟相知,相處方式多種多樣,形成了異常豐富的生物文化多樣性。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承擔著延續(xù)生命的重任。云南是全球主要花卉分布中心之一,野生花卉植物超過5000種。當地百姓對花的利用,不僅體現(xiàn)在觀賞、裝飾,還有口腹之歡、健體之用,也鑲嵌在許多民族的文化與習俗中。
以花為美
大多數時候,花承載著一株植物全部的浪漫。在云南的大小城市中,各種花樹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據統(tǒng)計,昆明市的道路綠化中應用了27科33屬43種觀花植物,如藍花楹、葉子花、荷花玉蘭以及市花山茶等,使得全年都有鮮花次第開放。在西雙版納、普洱等云南熱區(qū)的道路兩側或建筑物前,鳳凰木和火焰樹碩大鮮艷的紅花在春天充盈枝頭,象征著當地人紅火的日子、熱鬧的生活。
云南人愛花也愛美。在鄉(xiāng)村的傣族、佤族、納西族等少數民族人家偏愛在房前屋后圈出小小庭園,種上常吃的果蔬,也種花。家里有女孩子的傣族人定要在庭園里種上姜花、緬桂花、雞蛋花,小女孩兒喜歡把花戴在頭上、別到衣服上。在昆明等城市街頭,常有人將茉莉花穿成串兒出售,或作為手鏈,或圍于項脖,茉莉花攤前總是圍滿了女孩子。
在云南,花經過包裝輸送到全國各地甚至海外,就成了一筆可觀的財富。2022年,云南鮮切花種植面積35.1萬畝,產值157.76億元,帶動了10余萬農戶增收;被譽為“亞洲花都”的斗南花卉市場鮮切花交易額121億元,作為亞洲最大的花卉交易集散中心,地位穩(wěn)固。如此龐大的鮮切花產業(yè),為云南的經濟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鮮花入饌
各種各樣的花不僅涌動在云南大小城市的路邊、綠地和花店,也出現(xiàn)在云南人的餐桌上。“鮮花當蔬菜”是云南人的日常。據最新民族植物學研究顯示,云南各民族采集食用的花卉植物涉及84科231屬425種之多。當地人既可能食用整朵花,如茶花、石斛花,也可能僅食用花的某些部位,如苞片、花梗、花托、花萼、花瓣、花蕾、雄蕊(花粉),或吸食花蜜。當地人既將花與其他蔬菜或輔料一起炒食、煮湯,也涼拌、包燒、煎炸、腌漬、浸酒或泡水代茶。以鮮花為食材做成的飯菜、糕點、零食、飲料,充斥在云南人飲食的方方面面。
海菜花是云南食花植物的代表性物種之一,全省多地均有食用,以大理食用最多,食用歷史最為悠久。當地白族人習慣食用它的全花,特別是細長的花梗,有時也會附帶一點莖葉。食用方式以炒食和煮湯最多,菜肴有海菜芋頭湯、豆米海菜花、海菜豆腐湯、素炒海菜花等,清爽可口。
白花也是云南多地的食材,主要指豆科的粉花羊蹄甲(俗稱老白花),還有杜鵑花科的大白杜鵑和云上杜鵑(俗稱大白花),皆可用于炒食、煮湯,味道鮮美。白花在云南很多民族中有獨特的意義,西雙版納的基諾族將粉花羊蹄甲稱為“杰波”,當地有“杰波花開了,知了叫了,該播種了”的古諺。類似的,在大理等食用大白花的地區(qū),人們把食用白花當作春天開始的標志。
藥食同源現(xiàn)象在云南各地各民族中普遍存在。花除了作為食物,也可以成為良藥。在425種云南食花植物中,有308種有民間藥用記錄。如木棉的花入藥能清熱涼血、解熱祛濕,臭牡丹能祛風活血、清熱解毒,密蒙花和荷包山桂花都有明目的功效。以前,云南很多地方因地理位置偏僻而交通不便,經濟落后、缺醫(yī)少藥,是這些藥食植物幫助百姓維持身體健康、緩解隱性饑餓。
與花同在
在云南,花承載著很多民族或地區(qū)的文化。西雙版納易武鎮(zhèn)的瑤族人每逢二月二“龍?zhí)ь^”,定要吃上一盤芭蕉花炒肉,祈禱來年風調雨順,有個好收成;傣族人每到傣歷新年“潑水節(jié)”,家家戶戶用密蒙花染出黃米飯,用云南石梓的花制作糯米粑粑“烤糯索”食用。棕苞花是棕櫚樹嫩花序的俗稱,在騰沖有“不吃棕苞花就不是騰沖人”的說法。
花樹也是很多云南人的社交場所。白族人每年陽春三月都要相聚梨園共度“梨花會”;西雙版納基諾族的年輕人向來習慣在老白花樹下談情說愛,哪個基諾族小伙兒爬老白花樹爬得高,采得的老白花多,就會更受姑娘的青睞。
在很多少數民族的傳統(tǒng)信仰中,花是圣物,是吉祥美好的象征。彝族以滇山茶花為圣花,每年都要向茶樹祈禱;白族認為茶花可以帶來好運,大理當地多有人家種植;滇西北藏族視格?;樾腋<榈拇~。受南亞、東南亞佛教影響,也有一些云南人認為蓮花、文殊蘭、黃姜花、黃緬桂、雞蛋花和地涌金蓮是與神靈關系密切的神圣之花。
花盛放在每個云南人的生命中,是他們幸福生活的注腳,更是他們永懷期待、不斷向好的美麗映射。
作者單位 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