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ChatGPT給高校教師帶來的機遇、挑戰(zhàn)與應對思路

      2024-06-20 00:00:00陳博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24年5期
      關鍵詞:高校教師人工智能教育

      作者簡介:陳博(1993—),男,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 要]ChatGPT帶來的技術變革為高校教師的外部環(huán)境帶來了顯著的變化,如何利用ChatGPT的技術特點來創(chuàng)造自身競爭優(yōu)勢,成為高校教師需要面對和思考的現實問題。本文討論了ChatGPT為高校教師帶來的機遇,包括在輔助教學和管理、個性化服務、助力科研工作方面帶來的效率提升和賦能;也討論了ChatGPT帶來的挑戰(zhàn),包括信息真?zhèn)味入y以分辨、教學和技術過度依賴化、削減創(chuàng)造力和情感表達、學術造假和技術泛濫等問題,并且給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ChatGPT;人工智能;高校教師;教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0" " " " " "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4) 05-0044-06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八茄芯?、開發(fā)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興的技術科學”,[1]主要特征在于它可以模仿人的思想和行為,從而體現出一種智能的反應。2022年底由美國OpenAI團隊提出的ChatGPT系統,一經問世就迅速席卷全球,上線僅2個月活躍用戶就突破1億。ChatGPT不同于以往的國內外人工智能系統主要是基于深度學習人工智能為基礎聊天機器人的技術升級和功能延展,其核心技術是一種基于文本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系統,在技術路徑上采用通用大模型+交叉預訓練的模式,使其模式更接近于人類語音智能和認知理解,這種變化,不僅對電子信息產業(yè)帶來巨大變革,也很大程度上對于一些傳統行業(yè)從業(yè)人員的工作進行取代、替代和重構。

      ChatGPT能夠取代高校教師嗎、是敵人還是朋友?ChatGPT在因其技術革命所引發(fā)全球關注的同時,也因其對教育、教學、教師、課程帶來的影響逐漸引發(fā)了國內學界的激烈討論和密切關注。當前,對高校教師的影響因受IP訪問限制等特殊原因,一時間在國內雖未完全顯現,但是ChatGPT系統所帶來的顛覆性能力和新技術革命的應用前景越來越受到國內高校教師的擔憂。為此,本文試圖通過對ChatGPT的技術特征和應用特點的分析,在面對新變化的影響下,進一步探討高校教師該如何抓住機遇和應對挑戰(zhàn),從而把人工智能技術革命帶來的影響轉化為自己的工作優(yōu)勢。

      一、ChatGPT

      (一)什么是ChatGPT

      GPT是指“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含義是“生成式預訓練語言模型”,它是一種基于深度學習自我進化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是一款具有較高人工智能的語言聊天對話系統。[2]由美國OpenAI公司提出,ChatGPT核心技術起源于2018年的GPT系列自然語言處理模型,它的核心是使用了一種叫做Transformer的神經網絡結構,具體而言它是一種基于現有文本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并使用了大量的無監(jiān)督學習數據進行預訓練。

      通過預訓練,ChatGPT可以模仿人類語言的結構和規(guī)律,從而能夠以接近人類言說規(guī)律的方式生成和處理自然語言。在預訓練完成后,ChatGPT可以用于人類各種自然語言處理任務,如文本生成、數據分析、問答系統等。

      相比Facebook、Google、Alpha、文心一言等其他人工智能系統,ChatGPT在自然語言的模仿方面,有更加真實、準確和理解人類語言的能力,生成回答的準確率也大大提高,同時作為通用大數據模型的一種,ChatGPT系統的自我學習和預訓練學習能力更是其獨到之處,并且預訓練還具備獨特的自我微調和糾正優(yōu)化策略,促使回答更加精準。

      目前,ChatGPT已經推出了多個版本,其中最新的版本是GPT-4 ,相比其他版本,GPT-4的回答準確性不僅大幅提高,還具備更高水平的識圖能力,且能夠生成歌詞、創(chuàng)意文本,實現風格變化。[3]此外,GPT-4的文字輸入限制也提升至2.5萬字,且對于英語以外的語種支持有更多優(yōu)化,是目前最強大的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模型之一。對于高校教師而言,GPT-4可以生成高質量的文章、進行人機對話、幫助實現復雜數據分析、輔助科研和評估等,但其在知識結構更新、維護算力和回答準確性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優(yōu)化空間。綜上所述,該系統的出現對于人工智能和信息產業(yè)而言是有跨時代的意義,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二)ChatGPT應用的特點

      AI的研究和應用對于我們來說并不陌生,ChatGPT之所以受到各行各業(yè)的關注,是因為它的能力“更上一層樓”。有學者認為ChatGPT是“搜索引擎+社交軟件”的組合,是高人工智能化的聊天機器人系統,也是最接近通過“圖靈測試”的人工智能系統。對比現有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的對話、互動、多場景、問答等特點,結合筆者與ChatGPT-4 系統的多次對話體驗,本文嘗試對ChatGPT技術特征和應用特點做以下幾點歸納。

      一是自我強化學習。人工智能(AI)模型的邏輯能力與輸出能力建立在以海量數據為基礎的計算機學習和虛擬生成之上。ChatGPT相比百度、Google等搜索系統,還采用了來自人類反饋的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Feedback,RLHF)進行訓練,在使用過程中可以不斷地積累和分析數據,以提高自身的智能水平和應對能力。[4]通過對一個問題進行多次對話排序回答,并對回答的內容進行獎勵分明的系統打分,并且敢于質疑自己的回答和承認自己的無知,以達到從RLHF訓練中獲取強化學習和重新思考的能力。

      二是預訓練模型。ChatGPT相比之前的人工智能系統,其基礎就是對現有知識的預訓練式學習,ChatGPT學習內容是對2021年之前系統通用數據庫的整合,在開展人機對話時,通過大量算力對現有語料庫進行篩選和自我更新后,運用Transformer的神經網絡結構的自注意力機制,依據問題序列元素之間的相關性來組合信息,回答具有自我糾正和修改性,并且回答的方式和言語符合人類交流的用語習慣,同時還偏向有迎合性的傾向,以大幅度提升回答的準確度。

      三是自然語言處理(NLG)。相比谷歌推出的聊天機器人Bard,ChatGpt擁有強大的對話生成能力,可以根據用戶的輸入內容和意圖,自動生成合適的回復和對話內容,從而取得更高的交互效果。針對以往AI系統更多地集中在檢索和運算能力上,對于理解能力差不容易解決等問題,該系統也支持上下文理解,大幅度提升對用戶意圖的理解。

      四是廣泛和遷移化。ChatGPT作為一種大型語言模型,相比其他人工智能系統,其在文本生成和通用性上具有絕對優(yōu)勢。因受IP地址限制及兼容等因素的影響,在國內該系統還不能直接通過OpenAI網站直接訪問,但在國外,最新GPT-4版本不僅可以接受文本處理的結果,還可以接受圖像、音頻的分析和理解。同時還可以開展多語言學習,執(zhí)行各種語言任務,甚至與ERP和RPA系統有機結合,提高跨領域和遷移的學習能力,并且還可以通過預訓練和微調方式,提高對特定領域和任務的適應能力,從而創(chuàng)造一些新的應用場景。

      二、ChatGPT為高校教師發(fā)展提供的新機遇

      人工智能作為推動高等教育變革的重要支撐,一些類似于教師角色的智能教師系統也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人類希望人工智能系統像教師一樣指導和幫助教師工作和學生學習。ChatGpt作為一種最新人工智能教育現代化的成功實踐,該系統所具有的獨特優(yōu)勢和特征,在高校教師實際的學習和教育教學及科研工作應用場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輔助學習、教學和管理

      ChatGpt系統不僅能幫助高校教師在課程設計、查找資源、準備課件、批改作業(yè)等方面帶來便利,更提高了高校教師的決策和工作效率。

      一是在輔助學習上。ChatGPT作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在指向性內容生成、對話語言理解、數據分析等領域表現出較高的性能,對現有高校教師學習方式和層次產生很大的影響。首先,ChatGPT可以作為一個輔助學習工具,高校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利用該系統對于一些問題進行問題解答、概念解釋、提供答案參考和建議。對于一些學習資料和文獻,也可以起到輔助閱讀的作用,大大提高了閱讀收集資料的效率,同時對于現有知識庫檢索、收集資料方式也帶來了變革。其次,ChatGPT 可隨時隨地為高校教師提供虛擬輔導,形成新思想和新方法,提高高校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最后,輔助學習外語語言,提高教師的“技”能。對于一些外語基礎較差的教師,可以利用ChatGPT 針對自己實際語言學習情況進行微調,創(chuàng)建交互式語言學習資源,同時也可以進行自我語言測驗及評估,或充當語言翻譯工具。

      二是在輔助教學上。首先,可以促進教學內容的優(yōu)化,通過結合不同專業(yè)學生培養(yǎng)目標和實際情況來協助確立教學目標;有利于教學內容設計,利用ChatGPT 系統在教學內容設計上可以輔助生成對應課程文本,也可以拓展相關課程知識,為教學大綱的編寫提供參考和評估;有利于教學材料生成,幫助高校教師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學習,通過評估教學使用材料信息,以起到補充教學材料的作用。其次,變革教學過程的輔助方式。通過交互式輔助學習方式,ChatGPT 可以從課堂語言、肢體實體交流和反饋的相關數據中,利用深度學習計算和結合課堂教學有關數據,動態(tài)性地掌握大學生的學習狀況,并以此為參照制定互動方式,同時給予精確反饋和個性化指導;教學過程的情感感知輔導,ChatGPT 系統在輔助教學時,會把學生在課堂過程中的情感和行為狀態(tài)納入分析系統,通過情感檢測,了解學生的情感狀態(tài),為情感感知輔導或輔助工具的研究提供依據,以便更好地讓學生得到豐富的學習體驗;此外,ChatGPT 還可用于了解學生風格,通過個性化教學內容的匹配和資源提供,從而支持高校教師的教學過程。最后,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達到人機協同教學。ChatGPT改變了傳統以教師講授式為核心的單一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5]一方面,體現在促進學生之間的協作和團隊合作,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出不同場景下解決問題和實現目標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參與感。另一方面,可以幫助解決特殊情況學生的學習問題,突破跨地域、跨時差、學習基礎差異化等問題的限制,提供遠程輔導。還可以幫助解決殘疾學生全過程參與學習的問題,以提高教育公平性和包容性。

      三是在輔助管理上。主要是提高高校教師教育教學的管理效率和決策水平,以實現看不見的服務和管理。一方面,在信息時代,大學生在學校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學習、上網、就餐、閱讀等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有針對性地分析,可以提高解決學生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問題的科學性。例如:高校利用就餐數據作為助學金評定的重要參考依據。另一方面,可以幫助高校教師完成大量事務性工作,節(jié)省時間和精力。例如:幫助完成通知、成績審閱、數據整合、數據分析等。還可以用于管理決策,通過對相關問題背景的對比分析和評估來輔助決策。

      (二)個性化服務

      ChatGPT 可以通過向高校教師提供個性化服務和交互式幫助,為其職業(yè)發(fā)展和教育教學提供有利條件。

      一是提供個性化虛擬輔導。首先是個性化支持,ChatGPT可以根據高校教師提出的不同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回答,并且給予有計劃性的方案和建議,針對一些錯誤的回答,也能夠展示出一定的批判性思維。還可以根據高校教師個人需求和能力,為他們創(chuàng)建符合自身實際的學習體驗,幫助高校教師保持工作參與性和積極性;其次是實時反饋和支持。針對高校教師在主動獲取學習資料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會給予及時反饋和微調性回答;最后是互動學習和靈活性,ChatGPT可以量身定制學習計劃,通過對話方式與“輔腦”進行互動。與此同時,對話方式也較為靈活,不受一些自然和地理因素的影響,無論他們的位置或日程安排如何,都能更容易地訪問他們需要學習的信息。

      二是提高學習品質和人文關懷。首先,有利于推動從“搜索就是學習”到“對話式學習”觀念的轉變,通過對用戶以往歷史記錄、評價和搜索記錄等數據,來獲取使用者的偏好和習慣,以此提高對話式學習品質。此外,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讓教育和教師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只有不斷地去學習和提高新技能,才能把挑戰(zhàn)轉變?yōu)闄C遇。因此,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其次,ChatGPT也會根據用戶的語言習慣和口音來調整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以便更好地與用戶交流,提高互動率;最后,讓從古到今奉為教育圭臬的“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得到實踐。ChatGPT 可用于創(chuàng)建自適應學習系統,以幫助高校教師依據學生表現為其提供有針對性的支持,這不僅能幫助學生保持行走正軌和助力其在學習中取得穩(wěn)定進步,而且還能給予學生更多人文關懷。

      三是回歸教書育人本分和提升數字素養(yǎng)。一方面,有利于引導高校教師回歸教書育人的本分,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一些新技術的負面影響對于大學生價值觀能產生誤導,這使高校教師更加注重對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塑造,減少大學生受錯誤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教師還更加關注對學生高階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對學生主體性的喚醒。另一方面,ChatGPT 一定程度上倒逼高校教師樹立正確的技術使用觀念,在教育教學科研工作運用上更加具有清晰的認識和選擇;認識到數字意識的重要性,人工智能技術相比教師在某些方面表現得會更精確和高效;引導高校教師在合理使用ChatGPT 系統時實現差異化、精準化施教,進一步提高了高校教師的數字勝任能力及教育深度和廣度。

      (三)助力科研工作

      ChatGPT可通過自動化評估和反饋機器學習的方式,來提升高校教師的科研寫作技能,也可以幫助高校教師開展學術誠信檢測和教學評估。此外,高校教師還可以在沒有專業(yè)知識背景的情況下,利用ChatGPT 來撰寫不同學科的科研論文,且論文結構合理、邏輯銜接緊密、內容豐富,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

      一是有利于提高科研工作效率。文獻材料的整理、歸納、梳理以及數據分析和處理是科研工作開展的前提。傳統搜索平臺對于搜索問題的回答往往都是簡單的數據和文本羅列,而ChatGPT 系統基于通用大模型所生成的文本,不僅可以幫助高校教師從一些機械性、重復性的科研和指導性工作中解脫出來,還可以幫助高校教師將更多時間與精力聚焦于科研工作的核心創(chuàng)新部分,以提高其科研工作效率。

      二是輔助科研和論文寫作。一方面,ChatGPT 可以對不需要專業(yè)知識背景的前提下,通過引導性開展寫作,生成的論文結構合理、內容豐富且系統,并且對于不同語言模式的回答,格式是相同的,具備良好的邏輯銜接和信息覆蓋能力。另一方面,ChatGPT還可以充當論文搜集和潤色助理,ChatGPT可以根據指定論文主題和時間范圍,自動生成一些代表性論文,同時對于論文中包含的理論還會有專業(yè)性的解讀;在充當論文潤色工具上,該系統可從語法、用詞、結構、語氣等各方面對于成型的論文進行修繕,尤其是在對英文論文寫作的幫助更為突出。此外,作為一個多語言的語言模型,ChatGPT還可以幫助高校教師進行跨語言的交流與合作。

      三是學術誠信檢測和評估。一方面,ChatGPT可以對學術論文和學生作業(yè)進行誠信檢測。通過對論文內容相似度的分析和對剽竊形式進行分類,從逐字逐句地復制、翻譯和解釋中,來達到精準識別可疑文檔的作用,以此來應對學術誠信規(guī)范建設帶來的挑戰(zhàn)。另一方面,可對學習和教育質量進行評估。ChatGPT可以在大學生學習效果評價和動態(tài)監(jiān)控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知識追蹤、評價和反饋中的應用更加廣泛。知識追蹤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發(fā)展路徑進行建模,預測他們準確回答問題的能力,以幫助學生確定努力的方向,使為其提供個性化服務成為可能;自動評估在學生學習效果評價中被廣泛應用,不僅能對論文質量進行不同維度的分析和評判,還可以提供形成性的反饋,來幫助教師指導學生提高學習質量。教師教學效果評估,相比傳統評估模式的費時費力,ChatGPT可以通過深度計算學生對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情感動態(tài),來展示對教師評價的滿意度。此外,還可以通過符號回歸的方式來評估作業(yè)結構和協作類型對學生成績的影響,以幫助教師進行自我評價和教學調整。

      三、ChatGPT為高校教師發(fā)展帶來的新挑戰(zhàn)

      ChatGPT在給高校教師帶來機遇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在其技術可靠性方面存在的局限。由于ChatGPT在教育中應用涉及諸多風險和挑戰(zhàn),高校教師如果使用不當,甚至會出現事與愿違的結果。下文從信息真?zhèn)味入y以分辨、教學和技術過度依賴化、削減創(chuàng)造力和情感表達、學術造假和技術泛濫角度分別進行探討。

      (一)信息真?zhèn)味入y以分辨

      通過實驗研究發(fā)現,ChatGPT基于通用大模型+交叉預訓練的模式所生成的內容信息,真?zhèn)味入y以分辨是高校教師面臨最突出和最直接的挑戰(zhàn)。一是難以識別知識信息的真實性。由于ChatGPT系統訓練數據來源的合規(guī)性難以確保,部分學生在使用ChatGPT搜索內容時,對于內容信息的精確度深信不疑,往往都是直接采納其回復的內容,而這些內容會被運用到學生作業(yè)和論文使用上,高校教師在面對學生所交作業(yè)和論文時,很難去辨別信息的真?zhèn)味龋瑥亩欢ǔ潭壬蠐p害了教育公平性,也對日常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評價帶來不利影響。二是數據使用偏見性。ChatGPT系統生成的內容存在一定的偏見性,這種偏見性主要是指生成語言輸出中存在系統性的不準確或刻板印象。由于受到訓練數據的影響,生產內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數據中存在的社會和文化偏見,而這些偏見又會對語言數據庫產生影響,導致帶有錯誤和偏見性的信息永久傳播,造成高校教師在運用系統時,部分偏見性內容會對高校教師的教育過程和結果帶來引導性影響。三是帶來隱私和數據安全。由于人工智能系統在教育領域使用所涉及的法律法規(guī)和倫理指導等方面存在不足,ChatGPT系統在使用時需要輸入大量的信息,對于個人敏感的信息,也會被隨意授權和泄露,而 ChatGPT系統程序開發(fā)和運營團隊大多數來自國外,其開發(fā)和運營缺乏透明度和監(jiān)管,對于高校教師在該系統平臺訪問數據、存儲內容隱私和數據安全性帶來一定的挑戰(zhàn)。

      (二)教學對技術的過度依賴化

      一是導致教育功能變革,產生專業(yè)課程替代。人工智能系統在教育領域的運用對高校教師在教育變革中,由傳統面對面講授和啟發(fā)式教學轉變?yōu)楣噍斒降闹R輸出,這種轉變還會帶來對醫(yī)療、金融、藝術設計等部分專業(yè)課程的替代,這種替代使得高校教師的主體性進一步消解,也會限制高校教師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和因材施教的開展。

      二是喪失學習共同體。[6]高校教師過度依賴人工智能系統帶來的技術便利性,原來的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交流轉變?yōu)橐酝ㄓ么竽P蜑橹行?,個體之間幾乎沒有交流。學習共同體的形成主要是通過真實有效的社會聯系,但是這種聯系被缺少交流阻斷或者削弱,將來一旦脫離學習共同體,極易使人喪失理性、放棄智識,導致語言同質化和思想單一,久而久之很容易被社會淘汰。此外,運用ChatGPT系統生成的教學內容雖經過引導式修改和微調,但還會存在雷同化,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知識碎片化。

      三是對考試評價制度化帶來沖擊?,F有的考試評價制度在技術上已經不能應對人工智能系統對教育領域所帶來的沖擊和挑戰(zhàn)。ChatGPT系統所衍生的虛假知識泛濫和知識真假性難以識別的挑戰(zhàn),是高校教師不得不思考和面臨的問題。當前,部分國內外高校和機構已將運用人工智能系統用于作業(yè)和論文撰寫視為作弊行為,明確禁止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使用ChatGPT等工具。

      (三)削減創(chuàng)造力和情感表達

      ChatGPT系統生成內容的精確性所帶來的便利,容易消弱高校教師的創(chuàng)造力、主觀能動性和情感表達,使高校教師淪為技術的奴隸。

      一是認識結構和思維的同質化。一方面,高校教師在對ChatGPT技術廣泛和頻繁地使用,可能會導致“ChatGPT沉浸”現象的出現,使高校教師在ChatGPT系統知識灌輸下逐漸喪失認識能力,喪失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放棄深入學習的模式。[7]另一方面,由于受到ChatGPT對話模式和場域體驗類同化的影響,高校教師在同場域層次中認知結構和網絡空間中的感受相似,極有可能演變?yōu)榫然?、標準化的人,其思維和表達方式會被通用大模型高效而規(guī)整化的表達磨滅,導致交互性也產生共同傾向,從而形成思維的同質化。

      二是導致價值變異。人類的價值往往以物質資料的多少來衡量,獲取物質資料多少自然成為高校教師的教育目的,容易致使霸權邏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人工智能系統具有自主意識的前提下,高校教師會逐漸成為人工智能的附庸,只局限于價值的追求和實現,教育精神會受到扭曲化,意識形態(tài)也會受到殖民化的影響,從而導致價值觀變異。

      三是不利于健全人格和同理心的培養(yǎng),產生倫理問題和影響師生關系的和諧。ChatGPT所帶來的有限人際互動,一定程度上限制高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人際互動,不利于高校教師同學生之間社交和情感的發(fā)展,導致學生社會化不足,高校教師也可能錯過對學生提供個性化反饋和支持的機會。因此,不利于學生的情感發(fā)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此外,ChatGPT也無法辨別潛在的倫理風險,對于教育領域的真善美等抽象價值是無能為力的,從而說明人工智能難以成為真正的倫理主體。

      (四)學術造假和技術泛濫

      ChatGPT在高等教育中的應用,引發(fā)了學術造假、剽竊、論文真實性和原創(chuàng)性等方面的挑戰(zhàn)。首先,在論文真?zhèn)味壬希咝=處熆梢岳肅hatGPT等人工智能系統有引導性地生成非自己獨立完成的論文,并且還可以規(guī)避大多數現有論文檢測系統的查重,導致對論文作者的真實性和可信度產生疑慮,也嚴重影響了學術道德和研究誠信,以至于對學術權威性帶來挑戰(zhàn)。其次,在版權爭議上,高校教師利用ChatGPT系統所生成的論文,是基于整合現有數據庫資源而生成的,在版權認定上存在一定爭議和分歧,同時對于現有法律和知識產權帶來的挑戰(zhàn)也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最后,在技術霸權和記憶數據商品上,ChatGPT系統在人工智能系統領域帶來的變革,一定程度上對現有人工智能系統領域產生了技術霸權和統治,這對高校教師在技術領域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而且由于ChatGPT在自我學習方面強大的能力,也引起了部分商業(yè)資本的介入,導致記憶數據商品的衍生和泛濫。

      四、 應對思路和啟示

      (一)針對信息真?zhèn)味入y以分辨問題

      首先,建議高校教師在使用ChatGPT輔助教育教學工作時,對于生成的內容不能不假考量地采納,要加以甄別,即使對于看似合理的答案內容,在最終采納之前也要進行分析辨別和源頭信息驗證。其次,對于生成的內容,我們需要更深入地研究,而不是將答案的偏差歸咎于我們使用的AI驅動模型,要花時間去整理,理解和解決系統生成內容中的各種偏差,這樣可以幫助高校教師建立更科學的實踐,從而影響學生和自身。最后,對于隱私和數據安全問題,建議高校教師在與ChatGPT對話時,避免暴露個人隱私和單位敏感信息,同時對于研究意圖和想法,不要采用引導性的直接對話獲取答案,可采用分散的方式多次對話進行獲取,減少平臺對于研究信息的獲取。

      (二)針對教學和技術過度依賴化問題

      首先,高校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技術使用觀,明確ChatGPT的使用范圍和界限,提高自身數字技術意識,在使用人工智能新技術上實現差異化和精準化施教。也要增強人工智能技術勝任力,堅持獨立思考與創(chuàng)造,不過度依賴此項技術而滿足于知識獲取的便利性。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嘗試創(chuàng)建和提供多種模式、進行高階思維的教學活動,以及完成其他不能使用ChatGPT替代的任務。[8]同時也要強化批判性思維訓練,以形成個人獨特的見解。其次,高校教師要不斷地自我塑造以維持自身的合法性,自覺加強個體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不僅關注自身的興趣,更要關注社會問題,以此來維持有效的社會關系;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理性和辯證地開展現實研究性學習,善于做技術的主人,增強自我競爭力。最后,針對考試評價制度化帶來的沖擊,高校要引入多維度考試評價標準,注重考查大學生在批判性和創(chuàng)新思維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對于ChatGPT帶來的虛假知識和信息,要合理地引導大學生以符合道德規(guī)范和富有成效的方式去使用它們。此外,也可以制定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學生學習、考試和教學評價等的教學規(guī)范及標準,充分釋放ChatGPT帶來的技術紅利。

      (三)針對削減創(chuàng)造力和情感表達問題

      首先,保持思維的奇異性,避免跌入認知結構和思維同質化陷阱,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yǎng)更深層次的思考,強化認知層次的提高,敢于質疑人工智能技術所生成的答案,打破人工智能技術所形成的標準壁壘。其次,在價值導向方面,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認識清楚ChatGPT作為一個人工智能工具,最終不能替代教師,不要過度依賴人工智能工具的輔助。高校教師也應該注重對學生的人文關懷,重視學生情感、思維和道德品質的養(yǎng)成,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最后,在健全人格和同理心的培養(yǎng)方面,高校教師本身具有的超越性價值是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所不具備的,高校教師要堅守人工智能倫理,在使用時必須合理、合法使用,善于在基于真實師生關系的基礎上彼此心靈世界的敞開,讓自己的教育充滿愛和溫暖。

      (四)針對學術造假和技術泛濫問題

      首先,增強學術修養(yǎng),提高自身學術水平。引導高校教師自覺遵守學術道德規(guī)范,堅守原則性,明確ChatGPT使用的邊界,自覺維護學術權威性。此外,高校教師還要提高自身對于人工智能邏輯的整體把握能力,把知識教育升級到更高層次的智慧教育。其次,遵守職業(yè)和學術道德規(guī)范,自覺保護知識產權。一方面,高校教師要嚴謹求實,踏踏實實做好學術研究,實事求是寫好學術論文,實實在在做好檢測,對于引用的學術文章注明來源,從思想上認識到學術不端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高校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術價值觀,克服短期利益帶來的麻痹思想。[9]最后,警惕數字霸權和資本化。ChatGPT所基于的通用大模型很容易形成新型數字霸權,這種霸權會影響使用者的想法內容,高校教師在面對這種情景時要采取辯證性的思維,促進其向善的方向發(fā)展,增強其對教育體系的正向支持功能。與此同時,通用大模型還可能產生“注意力經濟”,高校教師在日常使用時,應避免自己的意識和記憶成為數據商品,防止意識形態(tài)輸出帶來的思想控制和空間牢籠。

      當前來看,人工智能取代不了高校教師的職業(yè),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高校教師所具有的情感表達、創(chuàng)造力、社交能力以及自我意識的能力,是人類獨特的優(yōu)勢。此外,人工智能也改變不了教育的本質,對于教育本質也就是“人際關系”只能起到一定的補充作用。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更高智能的“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學中應當是有溫度、有熱情、充滿希望的,然而ChatGPT只是對過去知識的總結歸納,高校教師的工作則應是面向未來、創(chuàng)造未來的。由此可見,未來可以通過與人工智能尋求和解、技藝控制和建立伙伴關系,走向和合共生的人機交互關系,這種關系應當是合和共生、智能強化、數據驅動、靈活應用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系。

      參考文獻:

      [1]梁燕燕.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及對策[J].現代商業(yè),2019 (33):96-97.

      [2]劉勤.ChatGPT及其對會計工作的影響探討[J].會計之友,2023(06):158-161.

      [3]張漫游.ChatGPT火爆出圈 人工智能賦能銀行邁入新時代[N].中國經營報,2023-03-27(B05).

      [4]張華平,李林翰,李春錦.ChatGPT中文性能測評與風險應對[J].數據分析與知識發(fā)現,2023(03):16-25.

      [5]崔宇紅,白帆,張蕊芯.ChatGPT在高等教育領域的應用、風險及應對[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23(05):1-17.

      [6]高奇琦,嚴文鋒.知識革命還是教育異化?ChatGPT與教育的未來[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 (05):102-112.

      [7]鐘秉林,尚俊杰,王建華,韓云波,劉進,鄒紅軍,王爭錄.ChatGPT對教育的挑戰(zhàn)(筆談)[J].重慶高教研究,2023 (03):3-25.

      [8]周洪宇,李宇陽.ChatGPT對教育生態(tài)的沖擊及應對策略[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 (04):102-112.

      [9]王天恩.ChatGPT的特性、教育意義及其問題應對[J].思想理論教育,2023 (04):19-25.

      (責任編輯:王義祥)

      猜你喜歡
      高校教師人工智能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2019:人工智能
      商界(2019年12期)2019-01-03 06:59:05
      人工智能與就業(yè)
      IT經理世界(2018年20期)2018-10-24 02:38:24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數讀人工智能
      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 09:00:59
      下一幕,人工智能!
      南風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1:29
      高校教師平等權利的法律保護
      學習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8
      論高校教師的基本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
      人間(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58
      墨脱县| 汉川市| 新宁县| 南昌市| 五台县| 松原市| 鹿泉市| 南和县| 海原县| 蒙阴县| 扎鲁特旗| 天气| 冷水江市| 玉环县| 甘泉县| 苏尼特左旗| 黄石市| 涟水县| 吉安县| 夏津县| 繁峙县| 兖州市| 古浪县| 罗定市| 阳山县| 康乐县| 牙克石市| 汉中市| 高密市| 麻城市| 视频| 怀来县| 高平市| 枞阳县| 汶川县| 文水县| 张家港市| 宜州市| 绥棱县| 肇东市| 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