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總是充滿各種告別。隨著年齡增長,我們似乎已經習慣性地接受從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和一個人相遇又和另一個人道別,但真正面對的那一刻,我們總是記憶深刻。
本期“后窗”誠邀大家分享自己關于“告別”的故事,高考結束、從學校畢業(yè)、工作辭職、親人朋友離去……
高考就像在黑屋子里面洗衣服,你不知道它是否干凈,只能盡力地洗,盡力地洗,一切都將在出屋的那一刻揭曉。
今年高考報考的時候,壓力很大,因為種種原因,要自己來操作報考。在做好幾乎一切充足準備的時候,吃了一根雪糕,雪糕棒上寫著:接下來,就去盡情發(fā)光吧。這給我內心形成極大的震撼,或許一切都結束了吧。
張一陽陽陽陽駝
2023年10月,我爬到追夢谷的山頂,看到了巨大的瀑布,旁邊寫著山高水長,那一刻我確定了,確定了我心里一直想走的路。
我想學法,想成為一名法律工作者,于是我決定考研。跟父母商量過后,決定辭職全職備考,備考一年,希望上岸之后我還可以在這里報喜。
明鏡
父親予我生命,他陪伴我一起度過了14個春秋。我時常會想起在農忙時節(jié)里,他只身走到十多里外的大集上,買回兩把讓哥哥和我惦念許久的黑色玩具手槍;想起他每次放牛歸來,都如“變戲法”一般,從口袋里掏出各種樹上采來的野果、河中捉來的蝲蛄,給小哥倆解饞、解悶兒;想起他明明曾是大字不識幾個的“粗人”,但每每看到我認真讀書時,眼里流露出的慈愛目光;想起住了好久醫(yī)院,臥床已說不出話的他,出院回家看到我的瞬間,“啊啊”指向窗臺上的布袋,要母親從里面掏出留了好久不舍得吃的紅蘋果,笑著遞給我……
千禧年來臨前的某個秋日,父親舊疾復發(fā),永遠地離我們而去。父親名曰守財,但因治病,這位四十出頭的闖關東農夫未留下任何遺產。不過在我眼中,他依然是最好的父親,因為他曾給過我滿滿的、無可替代的父愛。
被父親愛過的孩子如同田地里那綠油油的玉米苗兒,在溫暖陽光的照射下一天天拔節(jié)成長。長大后我知道如何溫柔地去愛人,知道怎樣無懼傷害、不卑不亢,昂首挺胸、闊步向前—上大學、當兵、工作、結婚、有幸也成為兒子的父親……父親離開后的25年里,每個人生重大節(jié)點,我都會不自覺地獨自朝西細碎呢喃,想把這些喜悅與遠方的他一一分享……
鄭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