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說難》是《韓非子》中的一篇政論體散文,此篇在《韓非子》中是較為出名的文章。本文對這一篇中藝術特色進行探析,能對經(jīng)典著作《韓非子》中政論體散文藝術特色的闡釋有所拓展。
《韓非子·說難》(下引《韓非子》只注篇名)是《韓非子》的傳世名篇。在這一篇文章當中,韓非運用冷峻的書寫手法,細致入微地刻畫了游說者在游說過程中阿諛奉承、卑躬屈膝以得到君主歡心的面孔,以及深入地分析了君主捉摸不定、喜怒無常的內(nèi)心世界。探究本篇文章所蘊含的藝術特色,有助于理解《韓非子》中其他政論文的特點。《說難》中蘊含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xiàn)在內(nèi)容和藝術形式上。在內(nèi)容方面,文章具有獨樹一幟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對游說者以及君主的典型形象刻畫,其二是法學家獨特的理性之美。在藝術形式方面的體現(xiàn),也主要分為兩個方面,其一是工整對仗的句式,其二是鮮明個性的語言,以下筆者將分而論之。
《說難》中的典型形象
文學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是指那些在文學作品中呈現(xiàn)出明顯特征的、富有審美魅力的、蘊含著豐富歷史底蘊的人物形象,高超的作家能夠通過對時代敏銳的洞察和精妙的寫作技巧,來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韓非無疑便是這樣一個高超的作家,他在《說難》這樣一篇政論為主的文字中,塑造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游說者以及君主的人物形象。
一、游說者形象
《說難》中對游說者形象的刻畫,主要體現(xiàn)在文章的第四段內(nèi)容上:
凡說之務,在知飾所說之所矜而滅其所恥。彼有私急也,必以公義示而強之。其意有下也,然而不能已,說者因為之飾其美,而少其不為也。其心有高也,而實不能及,說者為之舉其過而見其惡,而多其不行也。有欲矜以智能,則為之舉異事之同類者,多為之地,使之資說于我,而佯不知也以資其智。欲內(nèi)相存之言,則必以美名明之,而微見其合于私利也。欲陳危害之事,則顯其毀誹而微見其合于私患也。譽異人與同行者,規(guī)異事與同計者。有與同污者,則必以大飾其無傷也;有與同敗者,則必以明飾其無失也。彼自多其力,則毋以其難概之也;自勇之斷,則無以其謫怒之;自智其計,則毋以其敗窮之。大意無所拂悟,辭言無所系縻,然后極騁智辯焉。此道所得,親近不疑而得盡辭也。伊尹為宰,百里奚為虜,皆所以干其上也。此二人者皆圣人也;然猶不能無役身以進加,如此其污也!今以吾言為宰虜,而可以聽用而振世,此非能仕之所恥也。夫曠日離久,而周澤既渥,深計而不疑,引爭而不罪,則明割利害以致其功,直指是非以飾其身,以此相持,此說之成也。
韓非在本段中,提出“凡說之務,在知飾所說之所矜而滅其所恥”,即游說的要領在于,粉飾游說對象自夸的事情而掩蓋他所自恥的事情,這就要求游說者要巧言令色,了解游說對象的態(tài)度并做出貼合的游說。不難看出文章中游說者的游說之說是與君主的想法相對而言的,因為游說是否成功主要是看君主的態(tài)度,游說者在游說的過程中加入過多私人情感,游說的內(nèi)容大概很難得到君主的認可,甚至會為此遭受刑法。韓非敏銳地捕捉到游說的本質(zhì),以君主對待事情的態(tài)度作為標準來要求游說者,積極地去肯定君主,而不能批評他,這樣游說者的謀略才能夠真正地被付諸行動。
本段通過對游說者游說要領詳細內(nèi)容的描繪,側(cè)面描繪出游說者阿諛奉承的形象。但文章最后一段也通過伊尹和百里奚的游說事例補充道,游說者通過一定的手段取得君主的信任,經(jīng)過長時間與君主的和諧相處之后,其在游說過程中也能據(jù)理力爭,明確剖析國家政策的利害,以此來端正君主的言行,成為一個成功的游說者。韓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但他本身具有口吃的身體缺陷,這使得他沒法像其他學派中能言善辯的代表人物那樣,在游說活動當中對自己的學說思想有好的口頭闡釋,導致游說的失敗,例如韓非自己曾無數(shù)次游說韓王而沒有成功,他的思想也多以文字的形式出現(xiàn)。這雖然能讓他站在較為客觀的角度,審視游說過程中的游說者與君主,從而理性務實地塑造出游說者與君主的典型人物形象,但這也可能使得他對那些巧言善辯的游說者帶有一絲別樣的個人情緒。
二、君主形象
《說難》中對君主形象的刻畫,主要體現(xiàn)在文章的第三段內(nèi)容上:
夫事以密成,語以泄敗。未必棄身泄之也,而語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彼顯有所出事,而乃以成他故,說者不徒知所出而已矣,又知其所以為,如此者身危。規(guī)異事而當知者揣之外而得之,事泄于外,必以為己也,如此者身危。周澤未渥也,而語極知,說行而有功,則德忘;說不行而有敗,則見疑,如此者身危。貴人有過端,而說者明言禮義以挑其惡,如此者身危。貴人或得計而欲自以為功,說者與知焉,如此者身危。強以其所不能為,止以其所不能已,如此者身危。故與之論大人,則以為間己矣;與之論細人,則以為賣重。論其所愛,則以為借資;論其所憎,則以為嘗己也。徑省其說,則以為不智而拙之;米鹽博辯,則以為多而交之。略事陳意,則曰怯懦而不盡;慮事廣肆,則曰草野而倨侮。此說之難,不可不知也。
王玨、胡新生在《試論<韓非子·說難>的反諷性質(zhì)》中說:“其實《說難》的重點并不是寫辯論方法而是寫如何揣摩君主心理?!北径瓮ㄟ^描寫君主在受游說過程中的復雜心理,刻畫出君主的人物形象具有自私自利、捉摸不透的特點。從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韓非囚秦,《說難》《孤憤》”的記載可知,本篇文章寫于韓非被囚于秦國之時。此時的韓非一腔孤憤難以抒發(fā),被囚的尷尬處境也使他看清了,君主那種捉摸不透的復雜心理,故在文中韓非才能站在君主的角度,對游說之事加以深刻的思考,從而總結(jié)出游說的困難,在乎于君主陰晴不定的態(tài)度之上。其描繪出的君主形象特點,可謂深入人心,對后世理解君主的復雜心理有深刻的影響。
《說難》的理性之美
韓非作為法家的集大成者,務實理性的法家觀念自然會在他的文章中顯現(xiàn),這也使得文章呈現(xiàn)出一種理性之美。這種理性的觀念在韓非的政論文中,具體表現(xiàn)在嚴謹結(jié)構(gòu)和敷衍事理的嚴密邏輯上。《說難》在論證問題的過程中講究絲絲入扣、嚴謹周密,從而使本篇具有令人嘆服的氣勢,體現(xiàn)出符合法家思想的理性之美。
《說難》的主要目的在于闡述游說君主之難,并具體分析游說失敗和成功的原因。韓非在本篇文章中采用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形式,先以“凡說之難”四字總領全篇,然后逐層論述。首先說到游說者需要先懂得“所說之心”,然后說進諫足以危身,連續(xù)舉出十五種游說者所要面臨的情況,說明游說之難,繼而談游說應該遵循的要領以及所要避免之事,再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失敗的教訓和成功的關鍵,最后一段以龍的逆鱗為喻,指出游說者如果能做到不觸犯君主的逆鱗,則可以“狎而騎也”。全文的層次十分清晰,對游說失敗和成功的原因分析得細致入微,論述中對各個方面都有所顧忌,理由列舉上也十分豐富,推理上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十分嚴密,通篇讀起來令人感到氣勢充沛,引人深思。這樣清晰嚴謹?shù)恼撟C過程正體現(xiàn)出理性之美。
獨特的藝術形式
一、《說難》的句式特點
《說難》中的句式呈現(xiàn)出工整對仗的特點。如文章中的第一段“凡說之難,非吾知之有以說之之難也;又非吾辯之能明吾意之難也;又非吾敢橫失而能盡之難也。凡說之難: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以及文章中的第二段“故與之論大人,則以為間己矣;與之論細人,則以為賣重;論其所愛,則以為藉資;論其所憎,則以為嘗己也;徑省其說,則以為不智而拙之;米鹽博辯,則以為多而交之”,可看出《說難》中的句子之間對仗得十分整潔有序。這樣的句式安排,帶有法家理性務實之觀念,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法家說理議論時大氣磅礴的氣勢。
二、《說難》的語言特點
《韓非子》所輯錄的散文,都十分重視對語言的運用,講究語言具有較強的表現(xiàn)力,而對語言運用要求較高的政論文則更能體現(xiàn)出這一特點?!墩f難》作為其政論文名篇,韓非在其中的語言運用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
《說難》的語言特點是形象生動,用詞精準,表達深刻。文章中充滿了各種修辭手法,如比喻、夸張、反問等,使得文章更加生動有趣。例如文章的最后一段“學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君主比作長逆鱗的龍,平日里可以戲弄它,但一旦碰觸到它的逆鱗,則后果不堪設想。將君主那種捉摸不透、深不可測的形象描寫得繪聲繪色,使得君主的人物塑造變得更為立體。
雖然文章為了使所要塑造的對象更為生動形象,使用了一些修辭手法,但《說難》的語言并不拖沓冗長,而是凝練簡潔地突出觀點。韓非在表達觀點時,往往能夠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描寫,這也使論點一目了然。例如:“凡說之務,在知飾所說之所矜而滅其所恥”“凡說之難;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等句,只用了短短幾字就表達出韓非的論點,使讀者很容易理解。
《說難》的語言特點還體現(xiàn)出嚴密的邏輯,使得論證更加有力。韓非在政論文里表達觀點時,往往能夠通過合理的推理和論證來支持自己的觀點。以文章的第四段為例,作者在論證“凡說之務,在知飾所說之所矜而滅其所恥”這一論點時,列舉了七種不同的情況,并以伊尹和百里奚的進說經(jīng)歷為實例,這些嚴絲合縫的論據(jù),大大加強了論點的可信度。
總的來說,《說難》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xiàn)在其獨樹一幟的內(nèi)容和獨特的藝術形式當中。內(nèi)容方面,《說難》刻畫了阿諛奉承的游說者和捉摸不定、自私自利的君主這兩種典型人物形象,另韓非作為法家集大成者,他的法學觀念也在《說難》中也有所體現(xiàn),使文章呈現(xiàn)出一種理性之美。藝術形式方面,首先《說難》在句式方面呈現(xiàn)工整對仗的特點。其次《說難》整篇在語言運用上,具有形象生動、凝練簡潔和邏輯嚴密的特點,使得文章讀起來一氣呵成的同時,也通俗易懂。
作者簡介:
黃佳,2000年生,男,廣西省河池市人,碩士,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作者單位:南寧師范大學。